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那些消逝的年味

那些消逝的年味

或許是因為年紀漸長,越發懷念兒時的春節,那個有紅包有糖果有新衣,那個小小的心容易滿足的年代。

01

春節前夕,總是屁顛兒屁顛兒跟在奶奶後面,徒步走向鎮上的集市,光看著琳琅滿目的年貨和擁擠的人群,就能收穫到滿滿的幸福感。奶奶認真地左挑挑,右嘗嘗,那些小獅子,小魚兒,小手槍似的糖果甜膩了整個童年。

過年的前幾天,家人就會把年貨置辦得滿滿當當。那些好吃的零食等著我一個個去寵幸,過年長個十幾斤不在話下。爸爸總在春節的前幾天把院子打掃得一塵不染,媽媽虔誠地迎接眾神和逝去的先人。那些調皮的熊孩子把響炮扔到街道一邊,嚇得小狗狗們肆意亂跑。

大年初一的早上有著很多講究,比如,早上必須要起得特別早,才能在新的一年裡勤勤懇懇,不會懶惰。

早上太陽沒出來時不能上廁所,據說是怕驚擾到管廁所的大神。

還不能開柜子和抽屜,否則容易招老鼠和蟲子。

不敢高聲語,恐驚天上的神靈。

大年初一一整天也不能拿剪刀,不能動針線。那些帶著神秘色彩的東西,讓整個新年披上一層奇幻的紗衣,成為了一種傳承。

02

小時候老師讓寫有關春節的作文,辭彙量貧瘠的我憋到撞牆。於是四處摸索,死盯著七點的新聞,八點的春晚,看主持人們如何妙語連珠,然後記下來成為寫作的素材。可是,如今新聞聯播主持人換了一輪又一輪,看著生疏的面孔,突然懷念羅京的字正腔圓。

陪伴我們一年又一年春晚的朱軍和董卿,今年卻少了他們的身影。開始害怕那個毒蛇似的蔡明,每年必來一句「我想死你們了」的馮鞏,會不會有一天也會被新鮮的血液所替代,淡出我們的視線。可那是承載著我們兒時歡聲笑語成長的回憶啊!

以前會討厭群發祝福信息,覺得我們應該保留心底的那份真。後來發現,即使是群發祝福簡訊,收到的也越來越少了,原來是祝福的人越來越少了。生活中我們各自為營,以至於過年的一些祝福都變得奢侈而寡淡。

以前能吃一頓香噴噴的肉菜,穿上幾件新衣都覺得是過新年,現在集五福才是春節的必選。春晚變得可有可無,搶紅包才是調動大家興緻的開關。

網友曾說,如今的春節變得越來越沒年味,是因為小時候過年還有一個星期,爸媽就會給我們買一身新衣服,只有在過年的那一天才允許穿,而現在天天淘寶天天拆貨,過年只不過是比平常多了幾筆訂單而已。

我想說的是,以前過年走親訪友,兜里塞滿了瓜子糖果和壓歲錢,而如今這個尷尬的年紀,吃膩了糖果,沒有人會給壓歲錢,反而冒出幾個叫你小姑姑和小姨的熊孩子。以前我們會守歲通宵,現在都等不到十二點就困意來襲。以前春晚是必備的年夜飯,如今變成了搶紅包的背景音。

原來不是過年少了年味,而是我們的年齡不再是過年最開心的人

03

如今,家裡的廚具已然不是印象中的模樣,「媽,你結婚時用的鍋哪兒去了?」去年已經漏了。」原來那些見證著自己成長的東西,一直以為堅不可摧的東西,終有一天也會壽終就寢。

物質生活越來越豐富,然而很多東西變得越來越隨便。為了重溫年味,除夕那天,一家人一起坐在桌前包餃子,包得是一種氣氛,更是一種儀式,生活需要儀式感。

憶往昔爸媽的青蔥歲月,幫他們一起懷念剛認識時的羞澀與靦腆,感慨緣分的奇妙、時間的荏苒。我們一起貼窗花,粘春聯,「這個再高一些,那個再往下移一點」,好像只有這些才能帶我們穿越到兒時,因為不知道還有幾次能像現在這樣和家人一起做這些事情。

年味是什麼,是靜姐姐心靈手巧剪下的窗花,是奶奶做的香噴噴的大鍋菜,是媽媽一閃而過忙碌的身影,是爸爸打掃庭院的塵土味,是一家人坐在一起吃的團圓飯,哪怕菜不香酒不濃,但一家人在一起一個也不能少

不是年味越來越淡了,而是心態變了。不是朋友的關係疏遠了,是我們變得懶了。願我們的春節不再是普通的一天,不再是日曆上面目模糊的一天,而是我們心裡最虔誠,最有儀式感,最富有期許的一天。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全球大搜羅 的精彩文章:

人生的出場順序有多重要?
羽生結弦:我就是風暴

TAG:全球大搜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