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流年不利?聊聊開年就不順的三大車企

流年不利?聊聊開年就不順的三大車企

[汽車之家技術]  每年的年底都是有人歡喜有人憂,畢竟又到了員工秀年終獎車企秀銷量的時候。今天的這期《七日聊科技》,就跟大家來聊聊2018開年來就不怎麼太平的三家車企。看看在萬家燈火其樂融融的過年時分,這三家具有代表性的美、德、日車企巨頭們都經歷了些什麼。

● SpaceX與特斯拉,只是一場浪漫的商業演出?

汽車與航天業總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而這一點,淋漓盡致的體現在了伊隆·馬斯克身上。同時做為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和特斯拉汽車公司CEO的他,終於在北京時間2月7日凌晨完成了自己的夢想:獵鷹重型火箭在美國肯尼迪航空中心成功發射。

而現役最強並不是這架火箭的唯一看點,它還將一輛紅色特斯拉Roadster送上了宇宙。有人說馬斯克是一個有情懷的科技瘋子,我非常贊同。這輛特斯拉上乘坐了名為Starman的假飛行員,車內循環播放著「Space Oddity」,而車中處處都在向給他啟發的《銀河系搭車客指南》致敬。

然而,動人心魄的火箭試飛雖為兩家公司造勢不少,可之後展現在我們眼前的,卻是特斯拉不健康的財政狀況。在公開的年度財報中,特斯拉2017年營收117.6億美元,凈虧損則達到了22.5億美元。與此同時,特斯拉公開在去年交付的103181輛汽車中,Model 3僅佔一千餘輛,預計的交車時間再度被延後。目前,特斯拉正面臨著產能不足、產品擴張太過且多個高層離職的重重考驗。

Model 3產能不足的主要原因在於電池模塊的生產不能順利進行,而諷刺的是,這一模塊恰好是特斯拉的擅長之處。馬斯克也意識到了這個問題,他坦言,從Model 3的設計到生產製造都給了他很多教訓,整個企業也曾一度存在著過於自負的問題。目前,特斯拉已重新部署了生產線,但距離預計的Model 3生產計劃(每周生產5000輛)仍需至少6個月。

馬斯克的航天夢也並不順遂。獵鷹重型的中央助推器回收失敗,墜落在了大西洋,送往宇宙的特斯拉Roadster也錯失了火星軌道。他依然活在質疑聲中,有人說他是「美國賈躍亭」,有人說SpaceX和特斯拉只是一場浪漫的商業演出,對於航空航天業並無意義。但不知為什麼,我總是想起起馬斯克在一次採訪結束時說的話,他說:「我不放棄,我不知道什麼叫做放棄,除非我被困住或者死去。」

● 猴子實驗再踩雷區,不斷陷入風波的大眾集團

記得上學的時候,有一次班裡的小哥跟我說:「我家新換了一輛"霸道",燒柴油的。」那時候他臉上隱隱有一種自豪感,然而我並沒給他應有的反應,因為那時候的我根本不知道柴油車跟汽油車有什麼區別。等到後來我有了更深的了解時,卻發現醜聞頻頻的柴油車早已不如當年那樣風光。

2017年剛結束,大眾的汽車尾氣排放醜聞就成了焦點。據曝光,大眾、戴姆勒、奧迪和博世四家公司參與了用長尾獼猴進行柴油車尾氣測試的實驗。參與試驗的十隻長尾獼猴每天要在充滿汽車尾氣的密閉空間里待滿四個小時以上,同時工作人員通過播放動畫片來吸引猴子的注意,讓它們保持安靜。隨著事情的日漸發酵,大眾終於對此事公開道歉,並表示這一實驗主要是為了推翻世衛組織「柴油車尾氣可能致癌」的言論。

人們對柴油車常常會有一種誤解,認為它的尾氣排量大且污染嚴重,而這其實是不科學的。事實上柴油機比起汽油機更高效也更清潔,在歐洲,它被工程師用作汽油車向電動車轉變的一種手段,與我們了解到以日係為首的混動系統的目標是一致的。

但由於工作溫度較高,柴油機的排放物中的氮氧化物確實高於汽油機,因此各個國家都出台法規政策要求對其尾氣進行再處理。然而為了控制成本,即使可能面對高額的罰金,也出現了鋌而走險的企業。2月6日,正在極力擺脫猴子醜聞的奧迪,被德國慕尼黑檢察院突襲了總部。在這次搜查中,奧迪被查出在3.0升V6柴油車上安裝尾氣排放作弊軟體。室測試氮氧化物排放數值與實際上路測試值相差巨大,危害環境和公眾健康。

在國內,由於油品、政策等原因,柴油車已經漸漸的退出了市場,那個曾經向我炫耀柴油車的小哥也早就換了車。但在歐洲,柴油車依然是市場的主力。2015年的排放門事件曾嚴重影響了大眾柴油車在美國的投放,而這次德國檢察院的一系列動作,又都表現出歐洲政府對於柴油車排放問題的重視。不知大眾集團的一錯再錯,會不會讓柴油車的未來舉步維艱。

●本田的維權路,是為了轉移公眾視線?

一直以黑科技著稱的本田在這個冬天遭受了不小的打擊。從東北的齊齊哈爾開始曝出大量關於機油增多的投訴事件開始,這一問題在國內大面積爆發。這些問題集中出現在搭載1.5T發動機的車型上,其中以CR-V和思域最為突出。目前,本田已作出官方聲明,將召回搭載問題發動機的車輛,對車輛實施ECU升級,並更換新的機油標尺,在下限不變更的基礎上,追加確認機油增量的刻線(具體內容請點鏈接)。

就在機油增多事件的風波還未平息之時,本田又與中國品牌長城打起了官司。這一次,本田向北京知識產權法院起訴了長城汽車的兩項專利侵權。面對本田停止生產、銷售並賠償2214萬元的要求,長城汽車在第一時間做出了回應。在官方聲明中,長城汽車表示所有的產品開發工作均為正向設計,不存在任何的侵權現象,同時也稱會使用法律手段來維護公司的權益。

這次的起訴並不是針對某一款具體的車輛,而是一場關於技術侵權的糾紛。本田所持有的「車輛的後部車門結構」專利,主要涉及以鉸鏈安裝的掀背式尾門結構,在謀求車身輕質化的同時具有足夠的剛性,同時減少製造時的作業工序,降低製造成本。而「車輛的裝飾物安裝結構」專利則涉及從車頂側部到車窗玻璃側部的安裝結構,通過靈活的改變安裝結構來適應製造場地的變更。這兩項專利的相似之處,在於它們都具有非常獨特的設計結構,因此在投訴舉證中也更具有說服力和代表性。

一直以來,只要涉及到知識維權,就是一個複雜而且漫長的過程。本田曾在2004年起訴中國品牌雙環汽車生產的來寶SRV在外觀設計上抄襲CR-V,這場長達12年的官司以本田敗訴告終,不僅如此,本田還因雙環汽車的反擊被判賠償1600萬元。除此以外,路虎也曾就專利問題起訴中國品牌陸風X7在外觀設計上抄襲路虎攬勝極光,而這一起訴最終被判雙方專利均無效。

長城汽車的銷量在近幾年突飛猛進,設計上也開始逐漸有了自己的特色,本田此次的起訴之路越顯艱難。但不得不說,在剛好出現機油增多事件之後,本田和長城的這波官司來的太巧,就如之前的思域事件一樣,於關鍵時刻轉移了大家的視線。至於最終的結果如何,還得等到雙方都拿出證據來才可蓋棺定論。

編輯總結:

資本的市場風雲變幻,今日的行業巨頭也可能明天就被別人取代,不論是特斯拉、大眾、還是本田,堅持著造車的初心才能贏得用戶的好口碑。這一期的《七日聊科技》就聊到這裡,請在下一期與我們再次見面吧。(圖/文汽車之家高荷雯)七日聊科技經典發動機巡禮實用型技術手冊您怎麼看

做汽車達人,不做汽車盲人!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汽車之家 的精彩文章:

中控屏升級沒頭緒?索尼發布新款車機
亞洲之最 2018東京改裝車展內容前瞻

TAG:汽車之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