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走出回憶中的陰霾——書與電影分享

走出回憶中的陰霾——書與電影分享

2017年諾獎文學獎得主——石黑一雄,他的出現使人們產生了對於文學的新認識,或者說對於我們這些不常閱讀的人,會讓我們重新審視自己逐漸遠去的記憶。回憶構成了一個人的過去,也會指引自己直面將來,但最重要的,我想一個人應該能夠正視那些回憶——不引人注意的,無意忘卻的,刻意避開的,微不足道的——背後的真相。

《遠山淡影》文如其名,講述一個人的過去和回憶,亦真亦幻,虛虛實實,如作者所言:

回憶,我發現,可能是不可靠的東西;常常被你回憶時的環境所大大扭曲。

整本書構建了一個失去女兒的母親,關於自己與女兒所飽受的磨難,所想起來的迷霧重重、充滿矛盾的遙遠過去。在故事的最後,憶者撕下面具,袒露真相,悲情滿篇。

故事背景發生在戰後的日本長崎,作為日裔英國人,石黑一雄卻解釋說,長崎雖作為他的家鄉,但並不希望讀者將他的作品與某個特定的歷史時期對號入座,他更希望人們把他的小說看成是隱喻和象徵。

長崎和平紀念碑

恰巧,身為八、九十年代出生的中國人,我倒是會不由自主的將自己所處的環境與作品中的環境背景聯繫起來。小說的關鍵詞是:改變。如果七十年代以前中國的社會趨於逐漸安穩,那八十年代至今,對於恪守「齊家、治國、平天下」的普通人中國人來說,在思想上無疑是翻天覆地的驟變。

「我們獻身教育,確保優良的傳統傳承下去,確保孩子形成正確的國家觀、民族觀。以前的日本有一種精神把大家團結在一起。想像一下現在的孩子是怎麼樣的。在學校里他學不到什麼價值觀——也許除了說他應該向生活索取任何他想要的東西。回到家裡,他發現父母在打架,因為他母親拒絕投票給他父親支持的dǎng。這是什麼世道?」

軍國主義的傳統教育將日本帶向毀滅,而作為文中保守派教師的緒方先生,卻只肯承認日本只是吃了敗仗,他認為凝聚整個民族的精神尤為重要,不能被西方新的思想所破壞。但是日本人在重建家園的過程中,恰恰摒棄了舊傳統,接受了西方更加民主的教育思想,這就使得緒方先生感到及其痛心。

「我離開日本的動機是正當的,而且我知道我時刻把景子的利益放在心上。」

「我一開始就知道她在這裡不會幸福的。可我還是決定把她帶來。」

作為母親的悅子,一邊安慰自己動機是正當的,在飽受磨難的時候別無選擇,一邊又責怪自己當初不應該將女兒景子帶離家鄉,這體現了主人公內心的矛盾,她在回憶中逐漸反思,想要自我救贖。雖然最終景子的死無可避免,但作者就是想通過這些早已決定的命運,來體現社會變遷對人性的拷問。

「媽媽,你總是關心別人幾歲。人重要的不是年齡,而是經歷。有的人活到一百歲也沒經歷過什麼事。」

「你知道,妮基,我很高興你有處得來的好朋友。畢竟,現在你要過你自己的生活。這是自然的。」

「我幹嘛要結婚呢?太愚蠢了,媽媽。那麼多女人被灌輸這種思想,認為生活就是結婚,然後生一大堆孩子。」

「不管怎樣,人有時候就得冒險。你做得完全正確。你不能看著生命白白浪費。」

「說真的,妮基,我不知道你那麼在乎人們對你的看法。」

「我並不為你感到羞恥,妮基,你應該按照自己的想法生活。」

這是一些關於母女兩的談話,妮基是悅子的第二個女兒,也是景子同母異父的妹妹,景子和母親從日本搬到英國,由於走不出災難的陰影,將自己關在房間里,最後上吊自殺。而悅子一直為這件事感到愧疚,從這些隻言片語中可以看出,悅子在對待自己二女兒妮基的時候,採取了更加包容的態度,也是對自己痛苦靈魂的救贖。

縱覽全篇,沒有寫一個悲字,沒有感情起伏,沒有刻意描寫傷痛,但故事逐漸接近尾聲,內心暗流涌動,不能自拔。我漸漸能感覺到,那個叫做景子的小女孩,似乎就是自己心底里不願觸及的陰影。

電影《請以你的名字呼喚我》,劇情梗概就不介紹了,也不想做多餘的評論,但是很喜歡裡面的台詞,也估計是電影中最意味深長的部分吧:

為了更好地痊癒,我們從自己身上剝奪了太多。

以至於人到而立之年,感情就已經乾涸。

之後每開始一段新的感情,所能投入的心力都愈發微薄。

如果為了避免為情所困,就封閉自己所有的情感,是何等的浪費。

總有無所謂事物,讓我躊躇,又或是阻攔我的腳步。

你想怎樣去生活,由你自己做主。

但你要記住,我們的心靈和身體,都是獨一無二的恩賜。

而在不經意間,你的心就會消耗殆盡。

而你的身體,總有一天將無人問津,更不會有人願意靠近。

當下你所禁受的悲傷和疼痛,不要輕易扼殺掉。

因為與之相連的是彼時純粹的快樂。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全球大搜羅 的精彩文章:

中國花卉植物園
日本比特幣交易所面臨破產?中國投資者損失慘重

TAG:全球大搜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