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大年初五 志願者和記者一起 陪空巢老人吃餃子迎財神

大年初五 志願者和記者一起 陪空巢老人吃餃子迎財神

大年初五吃餃子迎財神,在到處充斥著噼里啪啦鞭炮聲的熱鬧節日,更加凸顯空巢老人的寂寞,家住于洪區紅田翠園的胡芳菊就是一位獨居老人,81歲高齡,膝下沒有子女並喪偶多年。2月20日,遼寧愛心志願者協會的愛心志願者甘雪帶著米、面、油及牛奶,老幫老協會的志願者李嬌及張會英,瀋陽晚報記者崔平、李遠及王江,一起來到胡芳菊老人家陪她吃餃子、聊天唱歌、一起接財神。

記者和志願者教會老人使用微信聊天

2月20日上午,按照約定的時間,大家幾乎同一時間到達的胡芳菊老人家。開門的胡芳菊老人跟想像中的差距很大,老人雖已81歲高齡,但是老人身體健康,行動自如,熱情開朗。屋內布置有些陳舊,但是屋裡屋外被胡阿姨收拾得乾淨利落,一塵不染。

看到一下子來了這麼多人,胡阿姨嘴裡不停地說著感謝的話語:「大過年的,家裡都有父母和孩子需要陪,還過來陪我,我心裡暖極了。」「真不用來陪我,我這些年自己一人都習慣了,把生活安排得特別好……」說話間,胡阿姨眼眶就濕潤了,「對我這麼好,我心裡就受不了,內心激動。」

胡阿姨說,雖是空巢老人,但把自己的生活安排得井井有條,「我早上五點起來收拾屋子,吃完早飯就出發去怒江綠地公園,和老同志們練太極拳,中午再回到家,趁著陽光正好的時候曬一會兒陽光浴,下午我就去大合唱練歌。」胡阿姨對於自己的生活很滿意,甚至她形容自己的生活很充實,一點閑著的時候都沒有,「別看我年紀這麼大,我還經常跟團出去旅遊,哪都去。」

胡阿姨家中還是老式座機,今年過年外甥女剛給自己買了一部智能手機,但是還不會用,志願者和記者一起指導胡阿姨如何找到微信圖標,打開微信,選擇要找的人,點開進行語音對話。第一次體會到不用撥號,不用對方接通就可以把想說的話發送過去,「真是太神奇了,這樣對方就能收到?還能來回回復,那溝通豈不是很簡單了?」會使用微信功能後,胡阿姨高興得合不攏嘴。

胡阿姨展示歌喉不禁唱起「最美不過夕陽紅」

「我母親活到110歲,我父親99歲,我雖然有長壽的基因,但我自己有一套健康的秘訣,就是心態好,我保持好心態就是唱歌抒發感情。你看,張會英今年74歲了,看起來跟60歲似的,因為我們都愛文藝愛唱歌。」說著,胡阿姨和張會英給在座的人唱了一首《最美不過夕陽紅》,歌聲婉約動聽,唱出了自己的生活裝熱愛,每一個人不禁跟著鼓起了掌。「每周大合唱兩天,唱歌就能讓人心情好,這也能長壽。」胡阿姨說。

又聊又唱一上午,不能忘記今日的主題——吃餃子迎財神,記者把給老人買來的兩袋餃子煮上,不一會兒熱氣騰騰的餃子就煮好端上了桌。第一個餃子由記者親自喂胡阿姨吃,希望她感受一下有晚輩照顧的氣氛。「我吃餃子為討吉利,你們吃過這餃子來年都能發財!」胡阿姨風趣地說。

一生的追求就是為祖國做貢獻

整個交談中,胡阿姨言語間都能透露出她年輕時候是個能幹的人,「我1956年參加工作,在印刷廠當輔導員,後來國家大辦無線電行業,從各個企業抽調五好青年,當時我單身,就被抽調去了。年輕時候一心想為國家為單位為人民做貢獻,一干就是20年,自己的終身大事就耽誤了,38歲才找對象成家。」退休後,由於胡阿姨勤勞能幹能力又強,被居委會聘用,挨家挨戶普及計劃生育,一干又是20年。

胡阿姨的丈夫有一子一女,按照當時一對夫妻只能有一對孩子的政策,胡阿姨不能再要孩子了。雖然終生沒生育,但胡阿姨不後悔,「我們那個年代為祖國做貢獻是畢生追求,現在這個年代的人可能理解不了。我雖然沒有子女,但是我外甥女等晚輩經常來看我陪我,我又身體健康,料理好自己的生活,就能安心愉快度過晚年生活。」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光明網 的精彩文章:

埃及發掘一座4400年前古墓 內現罕見猴舞壁畫
女子做美容手術不滿意 給醫生寄條血淋淋的『斷手臂

TAG:光明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