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幫助孩子解決學習中的不利因素

幫助孩子解決學習中的不利因素

微信號:shijinsem

關注

2018 / 2

19

每日動腦

不記個人得失(打一字)

(答案見文末)

家庭教育|生活百科|人生感悟

正文開始

GIF

只要孩子能以積極的態度和正確的方法對待學習中的不利因素,提高自我心理素質,拋棄不良的學習習慣,改進自己的學習方法,那麼偏科、厭學、怠惰、急於求成、忽冷忽熱、自暴自棄等學習障礙就會一個個消除,邁向成功的坦途就會打通,學習效率一定會大大提高,學習成績一定會不斷提升。從此,學習對你來說,不再是一件苦事,而會給你帶來無窮的快樂。

1.對症下藥:找到造成學習障礙的根源

要解決學習問題,就應了解學習障礙如何形成,並找到排除學習障礙的有效方法,從而使學習一路暢通,高效,快捷。

造成學習障礙的外在原因,主要是老師的教學方式以及考試的方式等。而內在原因,主要是學習者自己的心態、學習習慣、學習方法、學習態度等。一般的,克服了學習的內在障礙,那麼外在障礙便容易克服了。所以,消除學習障礙,重點是需要學習者從提高自身素質上下一番工夫。

要讓孩子克服學習障礙,就要冷靜思考,找出造成障礙的根源,對症下藥,問題就會迎刃而解。

有不少孩子因為不知道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結果導致學習效果不佳,進而產生學習問題與障礙。我們經常聽到的問題和抱怨如下:

我的頭腦不好;

對這門課沒有興趣;

沒有這方面的天分;

這門課很難學;

很用功,但學不好。

這些問題和抱怨只要成為學習者的認知,那將一輩子擺脫不了,嚴重影響學習者的學習效率。

教學造成的學習障礙主要有兩個方面:上課的形態及考試的方式。在上課的形態方面,教師在講台上講課,學生在下面聽講做筆記,一直是教學的主要方式。這種教學方式的特點有二:其一,以教師為主體的教學;其二,以聽講為主的學習方式。在第一種情況下,不管是教師的教材內容學生不易吸收,還是教學方法學生不能適應,都會形成學習障礙。第二種情況,人的學習形態可分為三類,聽講型、互動型及實作型。也就是說,有人適合聽講方式學習,有的則適合其他方式。以聽講為主的教學方式對非聽講型的學習者當然會造成些許學習障礙。

教學造成的學習障礙,責任可說是在教育者(制度)而非學生。因此,教育工作者有責任減少上述的學習障礙。我國台灣已有不少學校朝此方向努力,例如淡江大學每學期均會對任課的教師進行「教學評鑒」,評鑒成績全校排序,最後20名的授課教師,屬於兼任教師者將不續聘,專任教師則有配套措施;元智大學在上課後兩周,進行授課教材及方式評鑒,學生得以反映教材及教師的進度,讓教師能在以後的授課中適當地調整。

學習者造成的學習障礙可分為兩種,其一是受教學方式影響造成的學習障礙,其二是自己採用不當的學習方法所造成的。教學所造成的學習障礙會間接影響學生認為自己的學習能力有問題。一個教學優良的教師,能啟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與潛能,讓學生在課程上豐收,不僅減少學習障礙,還可增加自信心。但是,一個教學方法不佳的教師,不僅學生學習效果不好,也容易讓學生誤以為自己頭腦不好或是不適合學該課程。一旦錯誤的觀念形成,那就變成學習者本身的學習障礙。所以,無論是教師或是父母,一定要記住,不要隨便罵小孩或學生「你是豬啊!」「你怎麼這麼笨?」若小孩或學生因此認為自己很笨時,那學習的障礙就形成了。

2.學習「借口症」害處多多

「借口症」的實質是錯誤地認識成敗的原因,要麼片面強調成敗的某一外部條件,要麼片面誇大成敗的某種內部因素。「借口症」是學習失敗的重要原因,非治療不可。

學習失敗者患有一種通病,那就是「借口症」。每個失敗者的病情都相當嚴重,而我們一般人也或多或少都有那麼一點癥狀。史華茲說:「一個人的成功與否,和他是否有『借口症』有很大的關係。你會發現,愈是成功的人,借口也就愈少。」反之,一事無成、胸無大志的人,往往卻有一籮筐的借口。

在學校里,那些學習好的學生,很少有什麼抱怨;如果考不好,他立即從個人方面尋找原因,很快就能糾正。倒是那些學習不理想的孩子,有一大堆理由,諸如,「老師出題大難了」,「考得大偏了」,「周圍太鬧了」,「老師沒講好課」,「家庭條件不好」,「自己太笨了」,等等。

「借口症」很有害。一是有了「借口症」,遇到挫折就推諉責任,找借口,使自己落入陷阱,不能自拔:二是患者屢找借口,找的次數多了,借口就嵌入患者的潛意識中,其病症就愈頑固,自己的頭腦也就愈不清醒。患者初次找借口,只不過騙騙人好過關,或找個台階下,以求得心理平衡,這樣對個人有一定好處。如果經常找借口,乃至找借口的次數多了,使之成為連自己也深信不疑的真正原因了,那便病入膏肓,成為「借口症」。

學習「借口症」患者口頭上和內心深處都認為自己不行,從而主觀不努力,因此學習上不去是毫無疑問的。患者通常有三個錯誤態度支配著自己:

一是低估自己的腦力和智力,否認自己有巨大的智慧和潛能;二是看不到態度、自我概念等非智力因素的巨大作用,不相信個人勤奮努力、講究策略方法是成功的重要原因;三是高估他人的能力,不敢與之競爭。

因此,此類患者常會自貶身價。他們長期處於落後狀態,也心安理得,安於現狀。他們安心於才智不行的誤區,不願意去認真思考如何改變現狀,如何力爭上遊。

3.糾正孩子對待不擅長學科的錯誤心態和做法

一個學生如果「瘸腿」,也就是說他有了不擅長的學科,就如同一項工程中有一部分質量不合格,必然影響到整個工程質量。及早糾正,是明智的選擇。否則的話,必然造成嚴重後果。

現在大學錄取學生,看的是學生的綜合成績,即總分數,如果哪一科成績不理想,必將影響總成績,從而導致你進入不了理想的學校,甚至使你終生抱憾。所以,偏科是非常不可取的,你誤它一時,它可能就會誤你一生一世。

那麼,怎樣才能有效地糾正偏科呢?

01

不能急於求成。

有很多孩子在對待不擅長學科時,總是急於求成,經常給自己定下一個目標,要在多長時間內攻克難關。有這樣的計劃固然是不錯的,但這樣的孩子往往是心急求快,結果欲速則不達,最後弄得自己對這一學科越學越糊塗,越來越缺少興趣和信心。

把一門不擅長的學科變得擅長或是比較擅長,這絕對不是短時間就可以完成的事情。因為不擅長,你先前對這一學科的知識肯定有很多欠缺;導致學科不擅長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是缺少對它的興趣。既要培養興趣,又要補充過去的不足,這都需要一點一點慢慢來。所以要想改變自己的現狀,使各科成績都優秀,必須沉得住氣,有耐性。

02

不能虎頭蛇尾。

下定決心糾正偏科,必須要有毅力、有恆心,虎頭蛇尾肯定是不能解決問題的。

比如,前兩天還發奮用功讀書,可堅持不了幾天,就中途放棄了;作業一開始做得還正確、整齊,可不是越來越好,而是越來越差勁兒。學習講究善始善終,始終如一,如果半途而廢,好的開始及前一段過程中所付出的努力全部付諸東流,豈不可惜?

這樣的學生,並不是他智力上的問題,相反他們的智力都不差;最根本的原因,就是缺少耐性、恆心和毅力。他們慣於三天打魚,兩天晒網,自然不能學好。

對待各學科,尤其是自己不擅長的學科,孩子們應該做到像馬拉松長跑運動員那樣,以堅強的意志堅持跑到最後的終點。

03

糾正學習方法經常變化不定的毛病。

有很多孩子為了改變自己目前的現狀,征服不擅長的學科,會很積極地尋找一個最好的辦法。而這最好辦法的得來,無非是通過不斷的試驗:今天用用這種方法,感覺不好;明天用用那種方法,還是不怎麼樣。就這樣不斷地改變著學習方法,不僅浪費了許多時間,同時也可能浪費了許多機會。

要想征服不擅長的學科,其實並沒有什麼特別深奧的秘訣,與其忙於探尋合適的方法,不如專心於一種較平凡的普通的方法。普通的方法一般都適合很多人。一旦選中了,就始終堅持著,相信會有不錯的收效。如果想更好地學習,可以在使不擅長的學科得到改善以後,再去尋找一種更好、更有效的方法。

04

採取措施,立即行動。

有很多孩子經常是這樣:今天晚上說,明天我要做什麼什麼,可第二天他們卻什麼也沒有做。這樣的人,不斷地給自己定下目標,但卻遲遲不見行動。對不擅長的學科,他們也是如此,想征服,但卻沒有去征服;定下目標,但卻不能去實現目標;即使有所行動,也是三分鐘的熱情,不能堅持下去。

要使這樣的人得到改變,最關鍵的就是讓他們馬上行動起來。

萬事開頭難,這個道理我們大家都懂。但只要把頭開了,以後的事情就會相對好辦一些。斷然採取行動,養成良好的習慣,這樣才能使自己及自己的處境得到改變。

05

克服自暴自棄的態度。

「我的邏輯思維能力太差了,學不了數學」,「我的語言表達能力不行,學不了語文」

左一個理由,右一個理由,給自己下個「反正我學什麼也學不好,努力也沒有用」的結論。這樣在無形中,就會給自己一個暗示,並在潛意識裡產生一種抵觸情緒。

這樣的人,自暴自棄,對自己沒有信心,即使掌握了好的學習方法,也不一定能夠取得好的成績。他們若想獲得改變,首先要做的,就是戰勝自己,樹立堅不可摧的自信心。要知道,每一個人都不是天生就做什麼都行的。行與不行,只有通過努力,積極地投入,真正地去做了才知道。

一個學生整個學習的過程,就是一項大計劃完成的過程。而其中不擅長的學科,就是計劃中出錯的那一個小環節。如果對這個小環節採取置之不理的態度,到最後很可能會功虧一簣。如果只是很隨便地採取一些並不能真正而又實際地解決問題的辦法,到最後的結果也不會太盡如人意。所以,最好的選擇,還是徹底地解決問題,不讓它留有一點隱患。

4.幫助孩子擺脫學習中的「高原現象」

學習過程中,人們常常會有這樣一種感覺:當學習一段時間,取得了較大的進展後,學習速度開始變得緩慢,甚至停滯不前,學習效率也開始降低。就好像費了許多勁,爬上了一個很高的坡度以後,發現自己離頂峰還十分遙遠一樣。我們把這種現象稱為「學習高原」現象。

出現這種現象是不奇怪的。因為學習開始時的內容一般都比較簡單,學習起來自然很快。而且,在開始階段,學生對學習的內容感到新鮮;由於好奇,學習的勁頭很大,自然感到進展神速了。學到後來,內容變難了,新鮮感也沒有了,就感到有些吃力了。一般來說,學習新課後的第三個星期之後,很多人就可能感覺到這種學習上的停滯不前。這種感覺,短的只有幾天時間,長的有可能是幾周、幾個月,甚至一年以上。這種「學習高原」現象危害極大,有必要及時加以克服。

一旦出現了「學習高原現象」,莫灰心,莫喪氣,把它踩在腳下,抖擻抖擻精神繼續前進。

當感到學習進展緩慢時,你可以採取以下方法:

如果是因為疲勞和厭倦而出現了學習上的停滯不前,就應該果斷地放下書本,休息一會,可以參加一些文體活動,如唱歌、野營、踢足球等,或者放一段自己喜歡的音樂聽一聽,也可以看一看連環畫或少兒雜誌,直到疲勞和厭倦消失為止。

如果是基礎知識不紮實而使自己學起新的內容來感到困難,可以找出自己不懂的問題,帶著問題回過頭來看一看過去學過的內容,有哪些是與當前的學習有關的,重新學習一遍,直到把過去的學習內容全部弄懂為止。這時,再進行新內容的學習,將不會有困難。

如果是過去使用的學習方法不能適應學習新內容的需要,就應該在學習方法上動動腦筋;看看學習的新內容有哪些特點;自己的學習方法哪些地方不適應這種特點,找到了就馬上改正;試著用新的方法來學習。經過一段時間的摸索以後,你自然就能克服學習中的困難了。

如果是自己各方面的能力不適合學習內容的要求,就不應該強求。

常常見到許多小朋友沒有音樂天賦,卻苦練鋼琴,結果沒有什麼收穫,也浪費了時間。詩人艾青年輕時在杭州的一個藝術學院學習美術,沒有取得什麼成效,而他卻日漸顯示出文學創作的才能。當他的詩作發表後,他就重新選擇了學習的目標。從此從事詩歌創作,最終成為名噪一時的詩人。

GIF

每日一帖

家庭教育中家長易犯的錯誤

孩子經常受到大人的恐嚇

當孩子調皮搗蛋時,家長為了制止孩子胡鬧,經常恐嚇孩子說,「你再鬧就讓老虎把你吃了」,「你再不聽話,晚上魔鬼會把你抓走的」等等。雖然這樣做在一定程度上能讓孩子安靜下來,殊不知,這些話對於一個辨識能力不強的孩子來說,會帶來相當大的心靈創傷。

要讓孩子自信有激情,家長首先必須糾正經常嚇唬孩子的做法。家長要有意識地為孩子創造外出活動及與他人交往的機會,尤其是由祖父母、外祖父母帶養的孩子,更應從家庭的小圈子裡解放出來。應經常帶孩子到公園或其他公共場所去,讓他們走向社會,接觸外界,認識社會,適應社會。家長還應帶他們走親訪友,去各地旅遊,以開闊他們的視野,豐富他們的知識。

有些孩子本來就性格內向懦弱,不喜歡多說話,更不善於爭辯,尤其在陌生人面前、大庭廣眾之中,更是如此。如果你再經常嚇唬他,勢必會影響其健康成長。對於這種孩子,家長應多為孩子創造條件,為其提供大膽講話的機會。

編輯 | 文進

圖 | 網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家庭生活節節高 的精彩文章:

家長要善於從孩子的行為中發現其興趣
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特長,及時發現培養得當將來就可能成為某方面的專門人才

TAG:家庭生活節節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