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解密令日偽高層震動的淪陷區「農民起義」:衝擊封鎖線,襲擊軍警,搶燒糧站

解密令日偽高層震動的淪陷區「農民起義」:衝擊封鎖線,襲擊軍警,搶燒糧站

原標題:解密令日偽高層震動的淪陷區「農民起義」:衝擊封鎖線,襲擊軍警,搶燒糧站


本文作者馬振犢,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館長、研究館員。南京大學中華民國史研究中心、南京師範大學「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研究中心、浙江大學「蔣介石與現代中國」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員、研究生指導老師。國務院特殊津貼獲得者。季我努學社講座嘉賓。


陸軍,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副研究館員,曾發表民國檔案與民國史論文多篇,參與編輯《日本侵華圖志》。

「清鄉」之初,偽省府曾借口籌措「清鄉」經費,徵收25%的營業附加稅,此事僅由汪精衛口頭同意,偽行政院並未下過正式命令,而各縣商會因「清鄉」的原因也不敢反對。現在,高冠吾下令停止「清鄉」服務隊的給養,總商會便乘機提出中止營業附加稅。這筆稅款,僅蘇錫常澄虞五縣一季就有270餘萬偽幣之多,如果中斷,對高的偽省府財政是一個巨大的打擊。高做出此決定前,並未徵求日本顧問金子的意見,金子事後大發雷霆,要求高不得中斷「清鄉」服務隊的給養,命其在營業稅或田賦中扣除,這使高的政府財政更加困難。



日偽「清鄉」相關書籍


緊接著,李士群列舉高的十大罪狀向南京偽監察院提出彈劾,陳群親往蘇州調解也未成功。

高、李兩人斗得滿城風雨之際,南京、上海的日軍卻作壁上觀,始終不表態。這是為什麼呢?佐佐木幫助李士群倒高,這本是日本軍部的意思,但日本人一貫陰險,慣於借刀殺人,他們拉攏中國商人倒高也是一種掩護。


江上達等人也深知其中奧妙。江上達到南京與梁鴻志一番溝通,首先取得了維新派人物的諒解,然後再向日本人建議由李士群主政江蘇,使江蘇軍政統一,復興經濟,確保治安。這一建議得到了日本人的同意。


1942年10月,偽行政院下令免去高冠吾江蘇省保安司令一職,改由李士群接任,同時,命駐防蘇南地區的偽和平建國軍第一方面軍歸李指揮,這下,任援道也被拉進了高李爭鬥的旋渦。


任援道指使私人秘書吳觀蠡在上海小報上著文攻擊李士群,其文為《愚園路某公館的秘聞》,影射李士群夫婦荒淫無恥的生活。李聞之大怒,派特務搗毀報社,打傷報社人員。吳觀蠡負責任援道的私人往來信函和接待工作,平時住在上海愛棠路愛棠新村任宅,李士群又派特務前往此處搜捕吳觀蠡,但吳早已聞風而逃。任援道及其子任祖萱當時都不在上海,家中所藏白粉鴉片都被李士群的特務順手牽羊,一掠而空。


汪偽國民政府


高冠吾大勢已去,其手下一幫趨炎附勢的小人紛紛倒戈。偽吳縣縣長孫靖華便是其中一個,他不惜向李士群出賣高冠吾勾結蘇州大毒販販毒一事來討李歡心,李士群得此情報果然大喜過望,立即派特務將毒販小金寶抓獲,並搜出大批毒品。據毒販交代了他與高冠吾的關係,由省政府一名趙姓秘書居中拉線,趙秘書帶領省政府的警衛人員負責到碼頭提運毒品,高冠吾所得贓款也由趙秘書領取。


咄咄逼人的李士群這些舉動使高冠吾無路可走,便先下手為強,將趙秘書毒斃滅口。日本人不肯放過高,又到蘇州「清鄉」辦事處來提審毒犯小金寶,而此時小金寶已被李士群秘密轉往上海76號特工總部。日本人轉而追到省政府調查趙秘書的死因,高冠吾情急之下要自殺。


恰在此時,常州無錫交界處的橫林鎮發生了老百姓搶奪軍米事件。


橫林鎮是京滬線上一個糧食集散地,此地的日商大丸洋行是日偽軍糧採購總站。當地民眾因不堪日偽糧食統制,千餘老百姓衝擊了「清鄉」封鎖線,襲擊軍糧站,搶走軍米400~500石,燒毀房屋數十間,並打死日偽軍警,燒毀軍糧倉庫,群眾也有數十人死亡。日偽雙方都搞不清事件的真相,有人認為是新四軍進攻南京的先聲,有人說是農民抗售軍米,而高、李雙方都抓住此事大做文章,高竭力散布說是李士群縱匪搶米,李士群聞之氣急敗壞。


李士群(左二)向汪精衛(右一)彙報工作


李士群又與江上達等一幫商人商量對付高的辦法。當時,汪偽實行糧食統制,偽政府人員與日本軍人、商人相勾結,低價向百姓收購軍糧并吞沒配給物資,轉手高價拋出牟利。日軍收購軍米的價格一般低於市場價的30%~40%,再以公定價格配給肥皂、火油、食糖等統制物資,但這些配給物資往往被經手人員層層侵吞。江上達等人認為,橫林事件正是老百姓受到偽政府壓迫後的反抗,責任應在江蘇省府,高冠吾應負主要責任。這一說法得到了日軍的肯定。


馬振犢、陸軍著,《76號特工總部》,重慶出版社,2017年10月第1版。

編輯:南京師範大學近現代史碩士生雷曉凡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軍官團 的精彩文章:

汪精衛回南京組織偽政府,第一件事做了什麼?
洋務運動失敗的四大原因,第一條就顛覆你的歷史常識

TAG:軍官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