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是體脂不是體重,增加了乳腺癌風險

是體脂不是體重,增加了乳腺癌風險

導讀

美國疾病控制中心(CDC)認為肥胖或超重是絕經後女性患乳腺癌的危險因素。在很多指南中,都把身體質量指數(BMI)當成一個衡量乳腺癌風險的指標。在肥胖/超重人群中確實觀察到乳腺癌風險增加,所以此前並沒有引起爭議。

事實上肥胖和超重並不等同,體脂和體重是兩回事。在美國癌症研究協會(AACR)1月27~30日召開的特別會議「肥胖和癌症:病因學機制和結果「上,公布了一項研究結果,發現超重並不是唯一的風險因素。

研究內容

這是一項觀察性研究,研究者根據婦女健康提倡協會(WHI)的數據,對50~79歲、BMI正常(18.5~25)、未患乳腺癌的絕經後婦女進行健康追蹤。在中位16年的隨訪期間里,研究者對3460名參與者進行了評估,如果參與者診斷為浸潤性乳腺癌則進一步評估雌激素受體(ER)狀態。

使用Cox比例風險回歸分析體脂與浸潤性乳腺癌風險之間的關聯,並測定參與者的胰島素、CRP、白細胞介素-6、瘦素、性激素結合球蛋白(SHBG)、HDL-膽固醇和甘油三酯等循環代謝標誌物及炎症因子的水平。

在研究中還使用了雙能X線吸收法(DXA)來評估參與者的體脂水平,這種技術可以測量體內不同元素的組成,從而可以準確地將體脂和其它影響體重的物質區分開。

研究結果

在隨訪期間,共有182名參與者發展為浸潤性乳腺癌,其中146名患者ER陽性。

在多變數分析中,與全身脂肪量最低四分位數的女性相比,最高四分位數的婦女ER陽性乳腺癌的風險大約增加一倍。

與軀幹脂肪量最低四分位數的女性相比,最高四分位數的婦女胰島素,CRP,IL-6,瘦素和甘油三酯循環水平更高,HDL-膽固醇和SHBG更低。

研究還發現,儘管BMI正常,但全身體脂每增加5kg,ER陽性乳腺癌的風險增加了35%。

小結

研究表明,BMI正常的絕經後婦女,高體脂水平增加ER陽性乳腺癌風險,也與循環代謝和炎症因子水平改變相關。這意味著BMI不是一個代表絕經後婦女乳腺癌風險的充分指標。

BMI是體重與身高平方的比值,因為其易於計算,所以通常通過BMI來衡量身體脂肪水平。但它並不是確定全身脂肪水平的確切方法,如體重包含了肌肉重量和骨重量等,並不能將脂肪重量區別開來。

本研究給那些體重正常但實際上體脂超標的女性敲響警鐘。體脂含量較高的女性往往運動量較低,這部分人群更需要體育鍛煉,而不是一味追求體重計上的數字。

該研究的一個局限是,研究者無法分析體脂與癌症風險的時間變化關係。同時作者指出,這個分析僅針對絕經後婦女的浸潤性乳腺癌風險,暫不能推廣到其他癌症或其他人群。

研究結果意味著通過BMI評估乳腺癌風險的模式將面臨變革,將引起更多的醫生關注體脂的重要性,我們期待更多的補充結果來全面闡述體脂與乳腺癌的關係。

參考文獻:http://www.aacr.org/Newsroom/Shared%20Documents/Obesity18_Press%20Program%20Abstracts.pdf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乳腺癌 的精彩文章:

乳腺癌可能是一種職業病!三大類職業女性「躺槍」
告別 「乳腺癌」?這雙 「不一樣色號」 的新粉噴是你的菜嗎?

TAG:乳腺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