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年輕時被鄉親們稱為「賊王八」的無賴少年,奮發逆襲成為一方明主

年輕時被鄉親們稱為「賊王八」的無賴少年,奮發逆襲成為一方明主

王建這個姓名,實在太常見,古人有,現代人也有,甚至外國人也有,比如朝鮮半島統一之後的第一位君主、高麗王朝的開國國王就叫這個名字,我們今天說的這個王建,是五代十國時期的前蜀高祖。

那些成功之後被人稱為高祖太祖的人士,年輕時候,名號可能不怎麼的,比如漢高祖估計就被人們叫做劉三(劉季),咱們這位王建更是不堪,因為他是個以殺牛、偷驢、販賣私鹽為業的不折不扣的無賴少年,所以鄉親們給了一個非常生動有創意的外號——「賊王八」。

年輕時被鄉親們稱為「賊王八」的無賴少年,奮發逆襲成為一方明主

(前蜀高祖王建,847—918,字光圖,許州舞陽人,五代時期前蜀開國皇帝)

幸運的是,無賴少年王建遇到了生命中的一個貴人。

這是一個法號叫處弘的和尚,處洪和尚遇到王建,對他說:


子骨法甚貴,盍(何不)從軍自求豹變?

有的記載中處弘和尚的話是:


子他日位極人臣,何不從戎別圖功業,而夜遊晝伏,沾賊之號乎?

不管是什麼內容,總之是激勵王建上進投軍去改變自己的命運。

王建很聽處弘和尚的話,於是到忠武軍(今河南省周口市淮陽縣)從軍,從軍之後,王建苦學軍事技術特別是騎兵技術,於是節度使杜審權就提拔他為列校,之後從征王仙芝有功,以騎將身份在軍中逐漸脫穎而出。

話說後來王建在蜀地割據一方之後,處弘和尚帶著門徒入蜀,王建為他特地建了一座叫弘覺禪院的寺廟,用來安頓這位年輕時候的人生指路人,這是後話,按下不表。

年輕時被鄉親們稱為「賊王八」的無賴少年,奮發逆襲成為一方明主

(唐末農民起義)

黃巢起義軍攻破長安之後,唐僖宗逃往巴蜀,輾轉之下,王建等五位將領入蜀護駕,面見唐僖宗之後,被把持朝廷大權的大太監、十軍觀軍容使田令孜收為養子,唐僖宗將王建等人的部隊納入田令孜麾下,賜號「隨駕五都」,王建本人也官拜衛將軍。

之後的一段時間,王建一直擔任保護唐僖宗的禁軍首領,立下了不少護駕的功勞。

這時,大權獨攬的田令孜激怒了大部分朝臣和將士,田令孜眼看自己已不為天下所容,只好自任為西川監軍使,到成都(今四川省成都市)投靠自己的哥哥陳敬瑄。

王建因為是田令孜的養子,被田令孜認為是親信,這時被外放為利州(今四川省廣元市)刺史,作為心腹武裝來保障自己的安全。

但是田令孜和陳敬瑄畢竟信不過王建,所以朝令夕改,一會兒要王建率兵去成都支持他們,一會兒又後悔要王建退軍,結果惹惱了本來就有野心的王建。

王建雙管齊下,一方面威脅朝廷派來的宰相韋昭度把符節留給了自己,並獲得了所謂「知三使留後兼行營招討使」的任命,等到韋昭度走後,王建派兵扼守劍門(今四川省廣元市劍閣縣北),切斷了中原與兩川地區的聯繫,擺脫了唐朝中央政府的控制;另一方面,王建繼續加緊派兵攻打成都城,眼看城池將破。

走投無路的田令孜登上成都城頭對王建道:


老夫與公相厚,何嫌而至此!(我與您這麼好的關係,什麼仇什麼怨到了這個地步?)

王建一本正經地說:


軍容父子之恩,心何可忘!然兵討不受代者,天子命也。(您和我的父子之恩,心中如何能忘!但是我討伐不接受朝廷任命的人,是天子的詔命。)

田令孜無可奈何,只好當夜進入王建軍營,交出西川節度觀察牌印,次日,陳敬瑄開門投降,王建將陳敬瑄送往雅州,又任命田令孜為監軍,但不久便派人將二人都給殺了。

年輕時被鄉親們稱為「賊王八」的無賴少年,奮發逆襲成為一方明主

(前蜀在全國中的位置)

就在王建攻下成都的大順二年(891),唐昭宗任命王建為檢校司徒、成都尹、劍南西川節度副大使知節度事、管內觀察處置雲南八國招撫等使,從朝廷角度,這只是對王建已經獲得的地盤和權力的確認,從王建角度,他實質性的反叛行為得到了合法性背書,從此勢力更加強盛。

後面的幾年裡,王建以西川為根據地進一步奪取了東川,夔州(今重慶市奉節縣東)、施州(今湖北省恩施市)、忠州(今重慶市忠縣)、萬州(今重慶市萬縣)和歸州(今湖北秭歸縣)等地都落入王建之手。

王建本人被朝廷封為司徒,進爵蜀王,儼然已經是雄踞一方的霸主,只是名義上還是大唐的臣子。

後梁開平元年(907),朱溫篡位,建立後梁。王建出道的時候,就曾經擊敗過還是黃巢部下的朱溫,也就是說,朱溫投降唐朝還是在王建投軍之後,此時這個名義上的唐朝將領最終撕下了最後的遮羞布,王建怎麼可能服他這個新皇帝。

王建自然而然另有打算。

同年九月,王建召集將佐,商議稱帝之事,眾將都十分知趣:


大王雖然忠於唐朝,但是唐朝已經滅亡,現在正是天意要大王稱帝?

於是,王建率領官員、百姓痛哭三日,隨即即皇帝位,國號大蜀,這就是五代十國歷史上的前蜀。

曾經的「賊王八」自加尊號為英武睿聖皇帝,鳥槍換炮,非常嘚瑟。

不過,王建本人確實不失為一個成熟的政治家:

首先,史稱他禮敬人才、知人善任,不拘一格選用布衣李景、道士杜光庭、僧人貫休等人擔任官職,並任用文學家韋莊為宰相,一時間,不論三教九流,只要你有才,王建都能用其所長;司馬光子啊《資治通鑒》里這麼說:


蜀主雖目不知書,好與書生談論,粗曉其理。是時唐衣冠之族多避亂在蜀,蜀主禮而用之,使修舉故事,故其典章文物有唐之遺風。

其次,王建還減輕賦稅,招募流亡,大力恢復和發展生產,前蜀成為了當時社會最穩定的天下富國和強國。

最後,王建十分注重發展軍事,組建了一支強大的騎兵部隊,但是他的發展軍事是以保境安民為目的,不窮兵黷武,並不去挑釁當時的中原政權。

年輕時被鄉親們稱為「賊王八」的無賴少年,奮發逆襲成為一方明主

(前蜀時期成都街道商業場景)

前蜀的都城成都以繁華著稱,這一點,就和王建早就謀劃的布局有關。

當初他攻打成都的時候,圍困了很久還沒有打下,面對自己那些勇悍絕倫又匪氣十足的部下,王建展開來了大忽悠:

西川號稱錦花城,一旦打下城池,玉帛子女你們大家隨便拿,爽不爽?

結果等到田令孜、陳敬瑄投降之後,王建卻變了臉:


我和你們出生入死,之後就是一家人,大家可以共同富貴,但不許橫暴搶掠,我派人做斬斫馬步使監督軍紀,如果被抓到我面前我還能寬恕你們,如果當場被斬殺,那就只好怪自己倒霉了。

這樣一來,成都雖然剛剛經過戰爭,卻得到了保全。王建的這次「耍無賴」功德無量。

有一則故事,也頗說明王建此人的有趣之處。

王建年輕時,曾經犯事被官府杖打過,但背上沒有杖痕。待到王建在蜀地割據之後,得到了唐朝吏部尚書馮宿之孫馮涓為官,馮涓以敢諫著稱,又性滑稽,語多譏誚,王建看到他有點怵,怕被他輕視,所以有一次借故馮涓說:


我聽外面傳言,說我受過徒刑,有這回事嗎?

馮涓直言不諱答道:


有這回事。

王建自恃沒有杖痕,又覺得在大庭廣眾之下馮涓不至於不給面子,便把背部露出來給馮涓看:

你看你看,有曾經被杖責過,但肌膚皮肉如此完好的嗎?

不想馮涓撫摸著王建的背部感嘆道:


太奇怪了,你當時從哪裡得來這麼好的膏藥(才能讓背部恢復得如此完好)?

在場的臣僚賓客都大驚失色,但是馮涓神色安祥自若。

年輕時被鄉親們稱為「賊王八」的無賴少年,奮發逆襲成為一方明主

(宋代常見的刺配唐末和五代前期本已經廢止,如果杖其背以外還刺其面,王建就更尷尬了)

史料中沒有記載王建的反應,不過從馮涓後來的經歷看,王建雖然一時面子掛不住,但沒有小心眼報復,可見昔日的「賊王八」此時氣度之不凡。

還是這位馮涓,曾經作《生日頌》向王建反映人民的疾苦,王建愧謝道:


如君忠諫,功業何憂。

更可見昔日的「賊王八」此時已經完全脫胎換骨。

年輕時被鄉親們稱為「賊王八」的無賴少年,奮發逆襲成為一方明主

(位於成都市金牛區的永陵博物館是前蜀國開國皇帝王建的陵墓,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王夫之在《讀通鑒論》中這樣評價王建:


當是時,人各自以為君,而天下無君。民之屠剝橫屍者,動逾千里,馴朴孤弱之民,僅延兩閑之生氣也無幾。而……王建從綦毋諫之說,養士愛民於西蜀;……此數子者,君子酌天地之心,順民物之欲,予之焉可矣。存其美,略其慝,……不得以僭號之罪罪王建,……非王建不能保兩川於已亂,……且其各守一方而不妄覬中原,以糜爛其民,與暴人爭衰王。以視朱溫、李克用之竭民肝腦、以自為君而建社稷,仁不仁之相去豈不遠哉?

在王夫之看來,王建比同時代的朱溫等人仁義得多也高明得多,這是相當公允公正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