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世間種種誘惑猶如毒蛇,你還要執著嗎?

世間種種誘惑猶如毒蛇,你還要執著嗎?

毒蛇喻

【原文】

昔佛行田間,見遺橐在地,指之曰:「毒蛇!毒蛇!」言已徑去。有耕夫荷鋤往擊之,則遺橐也。持而歸,得金數鎰,大喜過望。俄而聞於王,責令輸官,以為獻少匿多,楚掠備至。征索無已,並其恆產俱盡。他日遇佛,泣曰:「瞿曇誑我,瞿曇誤我!」佛言:「向汝道毒蛇,是毒蛇否?」

嗟乎!今之螫於毒蛇者眾矣!螫而無悔,而復受其螫者亦眾矣!豈獨一耕夫哉?

【注釋】

橐:袋子。

鎰:古代重量單位,二十兩或二十四兩為一鎰。

瞿曇:印度剎帝利種族中之一姓。為瞿曇仙人之苗裔,即釋尊所屬之本姓。因而諸經論中多稱之為瞿曇,或喬答摩。

【譯文】

《大莊嚴論經》中記有這樣一則故事:有一天釋迦牟尼佛經過田野間,見有人遺失袋子在地,佛指著袋子說:「毒蛇!毒蛇!」言畢徑自離去。有一農夫聽佛叫喚有毒蛇,便帶著鋤頭過去欲將毒蛇擊斃,但走近一看,原來是一隻袋子。農夫把袋子帶回家,打開一看,內有黃金數鎰,不覺大喜過望。不久農夫拾金的消息傳出,國王知道後,責令農夫把拾到的黃金繳納官府,官府以為他獻少匿多,於是對他嚴刑拷問,征索不休,最後連全部家產都破盡了。這農夫流落街頭,一日又遇見佛,就對佛哭訴說:「都是你這釋迦族的人騙我,都是你這釋迦族的人誤我!」佛言:「我早就給你說過那是毒蛇,現在你想想是不是毒蛇?」

唉!當今世上被毒蛇咬過的人可多著呢!雖被咬過,仍不後悔,屢次被毒蛇所咬的人也不在少數啊!豈只有農夫一人而已呢?

【學文解讀】

這個故事,我們在學習因果故事的時候學習過。那麼對於世間來說,貪慾、貪嗔痴都是毒蛇,都是毒!可以毒害我們的身心,毒害我們的方方面面。如果我們對這些貪慾不能認清楚它的實質,不知道這些貪慾實際就是毒蛇,會咬傷我們,會使我們中毒、受害,我們很可能會冒著被毒蛇咬的危險,去貪慾不止,而結果呢,必然受害。

所以說人世間啊,六道之內,人們都容易被貪慾戰勝,被貪慾吸引,而受到貪慾的害處。這個啊不僅僅是黃金,不僅僅是金錢。其實是非常多的方面,方方面面都容易啊被毒蛇咬傷,被貪慾傷害,非常的多啊。

所以佛告訴我們這個原理了,我們對於世間這些誘惑,我們要懂得不去執著它,不去貪求它,而是要隨緣,自己有福,一定會得到,不是自己的,即使靠貪慾,靠其他手段得到了,也終究要會失去,不僅失去,很可能會受到更大的傷害。所以我們要真正地明白:佛指向黃金,告訴我們這是毒蛇這樣的意義,一定要明白這樣的道理。否則我們可能以為是好東西,當你手伸出去的時候,就會被毒蛇一口咬住,會中毒的。

∞ 精彩推薦 ∞

∞ 本源法師弘法視頻 ∞

∞ 認識彌陀寺 ∞

弘法 實修 安養

教遵天台 行歸凈土

1、東台彌陀寺每年舉辦佛七、短期出家、傳三皈五戒梵網經菩薩戒。

2、每月六齋日傳授八關齋戒,農曆正月、五月、九月整月傳授八關齋戒。

3、每月十五、三十誦戒、學戒。

4、每月不定期放生2次。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東台彌陀寺 的精彩文章:

普佛能不能消災延壽,諸事吉祥嗎?
采寶返航遇險,居士自刎救眾

TAG:東台彌陀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