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意識決定物質?理論物理新研究方向給我們的啟示

意識決定物質?理論物理新研究方向給我們的啟示

相對論和量子論是現代物理的兩大基石,這一點想必眾所周知。不過比起牛頓力學,這兩種理論卻不是那麼容易理解。就比如出鏡率很高的質能公式E=mc^2,細細一想,現實生活中實實在在的物質怎麼就和摸不著的能量掛鉤了?實際上,現代科學已經不再處於牛頓力學,也就是高中物理的那個階段了,我們有必要了解一下最新的科學方法,這對我們日常生活中的思考有很大幫助。

波粒二象性:意識決定物質?

1927年,德國物理學家海森堡提出,你不可能同時準確地知道一個微觀粒子的位置和速度。這條規律被稱為「海森堡不確定性原理」,又稱「測不準原理」。這與我們的日常生活背道而馳,怎麼解釋這種情況?於是,以丹麥物理學家玻爾為代表的哥本哈根學派提出了一種詮釋方式,即「粒子的波粒二象性」。

何為波粒二象性?當不觀測一個微觀粒子時,我們永遠無法計算出它的準確位置,只能通過大量觀測統計出它出現在每個位置的概率,計算這種概率的函數被稱為波函數。此時的粒子呈現出波的特徵,有速度(速度包括速率和方向)卻沒有準確位置。而一旦我們開始觀測這個粒子,它的波函數就瞬間坍縮了,粒子變成了一個確切的點,有位置卻不知道它的速度不知道接下來它會往哪兒跑。

聽起來是不是很玄乎?原子中的電子就是以這樣的方式運動的。通過大量觀測,科學家們發現,每個電子可能較大概率地出現在某一個區域中。我們把這個區域稱為這個電子的軌道。不同的電子有不同的軌道,於是人們又總結出了1s,2p,3d等各種類型的電子軌道,以及σ鍵、π鍵等不同的軌道雜化類型。這些都是在測不準原理下成立的理論,也是現代化學的基礎。後來,人們又陸續發現了光子各種粒子的二象性。

那麼問題來了:因為我看了那個粒子,所以它的波函數坍縮了,這是否可以認為,是我的意識導致了粒子發生變化呢?答案當然是否定的。

歸納法與演繹法

中學時我們做過許多物理實驗,比如驗證自由落體定律,驗證慣性定律等,這些實驗都是在已知結論的基礎上進行的。那麼對於科學家來說,是否可以通過實驗結果總結出未知的結論呢?

答案是,在創立理論的階段,也就是科學不發達的過去,這麼做是可以的,比如亞里士多德、托勒密,就是在觀察記錄的基礎上,歸納出了結論。但是,當科學發展到一定水平,以至於最新的統計結果不符合過去的理論時,歸納法就漸漸不靈了,因為人們總會傾向於認為過去的理論是沒錯的,想辦法迎合過去的理論。

舉個例子:按照地心說觀點,所有星星都是以圍繞地球運行的。後來人們發現,有些行星(尤其是內側的水星和金星)會在某段時間內逆向運動。但那時沒有人認為地心說是錯誤的。為了修補地心說,人們提出了「均輪」理論,即行星圍繞著繞地軌道上的一個點運動,而這個點又圍繞著地球中心運動(類似我們現在單純看月球繞太陽運動的軌跡)。

可是,公轉最快的水星,逆行實在太頻繁了,以至於人們在水星軌道上畫了一個又一個均輪,還不能解釋所有的逆行……你或許已經知道了,所謂「水逆」,就是這麼來的,「均輪」為它續了好多年命,以至於今天還充斥於各種占星學理論中。

歸納法失靈了,演繹法登上了舞台。科學家們直接演繹出新的理論,再想辦法來驗證它是否有誤,從而做出修改。

中學物理中有提到過「油滴實驗」,美國物理學家密立根發現油滴所帶電量均是某一電量的整數倍,於是提出了元電荷的理論。但是,有人翻看當年的實驗論文,發現密立根當年做了一百多次實驗,只有三分之一的次數符合整數倍規律!!!

這難道就說明,元電荷理論是錯誤的?顯然不是,雖然這個理論不能完全符合實驗數據,但它的確成為了現代電學的基礎,方便了大量的計算。

於是我們發現,只有大膽演繹,科學才能發生變革。這種演繹當然不是瞎猜,數學計算才是最有效的演繹方式。我們今天聽著很玄乎的黑洞視界、超弦理論、11維度、量子泡沫等理論,都是在大量計算的基礎上演繹出來的,雖然不一定就能完全正確,但也絕不是因為它們不符合肉眼所見就能否認的。

波粒二象性就是如此,並不是意識決定物質,只不過它是目前對於測不準原理的最佳詮釋而已。微觀世界本身就是那樣的不合人類的常理,未來對此會不會有更好的詮釋,也不好說。

舉個例子:我們在高中學過,同向的速度可以相加。100km/h的列車上射出一顆200km/h的子彈,在外部看來是300km/h的速度,感覺上也是很符合事實的。但愛因斯坦在廣義相對論中就提出,同向速度不能直接疊加公式是這樣的:

由於分母上比原來多了東西(原來的分母相當於1),因此合速度比直接相加小了一些。

先別急著說它錯了。我們把上例中的速度代入愛因斯坦的公式(記得把300000km/s換算成1079252848.8km/h),就會發現,分母上多出的那些東西,小得可以忽略不計了。同時,兩個原速度中一旦有一個為光速,最後的合速度就必定為光速,超光速不能實現。

由此可見,牛頓定律只能用於日常生活的低速運動中,不能用於高速世界,證明光速最快原理;而廣義相對論則適用於很多情境,比如我們無法用肉眼見到的、接近光速的運動。

超弦理論被認為是最可能統一理論物理學的學說之一

實際上,這些看似玄乎的理論,已經在現實生活中為人類造福了,只不過我們並非專業人士,不知道其中的道理罷了。說了這麼多,這些物理學的新研究方向給我們的啟示,總結下來就是以下幾點:

以上。

相關資料參考:

《平行宇宙》——【美】加來道雄

《假設的世界:一切不能想當然》——【日】竹內薰

高中物理必修1,選修3-1,化學選修3原子結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全球大搜羅 的精彩文章:

心中的狼圖騰
怎麼吃可以不長肉,從此告別「每逢佳節胖三斤」

TAG:全球大搜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