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廣西地區漢族文化與壯族文化的交融歷史——以銅鼓的演變歷程為例

廣西地區漢族文化與壯族文化的交融歷史——以銅鼓的演變歷程為例

前言:

春節回老家,閑來無事地找了找祖屋的閣樓,發現一個直徑大概30厘米的小銅鼓,銹跡斑斑,其上紋路大多不可見,隱約看得出有十二生肖的圖案,翻過來,在鼓內壁有一行模糊不清的小字,「道光二十年秋九月制」,看來也有將近兩百年的歷史了。在這麼古老的壯族器具上竟有十二生肖這種充滿漢族文化色彩的圖案,引起了筆者的興趣,於是到廣西民族博物館深入調查後就做了這份報告。

銅鼓的發展時期,主要分為前期(春秋戰國至南北朝),中期(唐朝至明末),後期(明末至民國)以及現代四個時期。這根據四個時期的劃分標準可以看出銅鼓的演變歷程,由此也能一窺廣西地區漢文化的傳播和其與壯文化的交融。

(一)前期(春秋戰國至南北朝):

春秋戰國時期,以萬家壩文化為主,銅鼓開始出現,當時的銅鼓線條簡單,造型粗糙,具有濃厚的原始社會色彩和部落文化色彩,但是如青蛙圖騰等基本民族要素已經開始出現。到後來的南北朝,造型愈加精美,線條也更加繁複,但其獨有的高度抽象化的紋飾卻一直沒有改變,此段時期受漢文化的影響較少,具有自己獨特的美學體系和藝術體系。

(二)中期(唐朝至明末):

隋唐時期,技藝達到頂峰,現已出土的這一時期的銅鼓,紋飾上出現了複雜化,精細化的趨勢,數量上也開始激增,並開始受到漢文化的影響,鼓面上出現了漢字,紋飾上出現了銅錢紋等具有漢文化、中原文化特色的圖案。宋朝至明末,漢文化要素地位越來越高,比例也越來越大。出現了以典型的漢族故事和漢族圖騰作為鼓面的銅鼓。如明萬曆年間的孔明出行圖銅鼓和南宋年間的十二生肖銅鼓。

(三)後期(明末至民國):

此時漢文化與壯文化的交融趨於穩定,在傳統的壯族文化特點,如蛙圖騰、雷雲紋、太陽紋的基礎上通常有大量的漢文化要素,如漢字,生肖,龍虎等,造型和紋飾也漸漸統一,完成了標準化的過程。

(四)現代:傳統技藝受到保護和傳承,銅鼓也從一開始的節日祭祀器具變成了一般的裝飾品。

從中不難看出兩種文化的交融歷史。事實上,儘管有關廣西地區的記載很早(戰國時期開始),但是真正意義上與中原文化的交流確實同銅鼓反應的情況一致,從大約隋唐開始,此時廣西人開始參與中原地區的政治事務,最早的廣西舉人,進士等就出現在這段時期,最早的孔廟也建於此時(隋煬帝大業十三年)。南宋至明末,最為頻繁。明末至清,已經完全變成了一個不可遺漏的漢文化區域。這段時間出現了大量的有關鄉賢舉人等具有漢文化特色的記載。

結語:

現代銅鼓本身就是兩種文化交融的產物,我們可以看出想要保持文化的生生不息,一味的保護,甚至是保守是不行的。在新的歷史時期,筆者認為,最好的保護應該是發揚和創新,讓手工業者、匠人們能夠運用現代色彩來重新打造銅鼓,及至所有傳統器物,從而避免被近年來風行的文化保守主義在社會中的輿論壓制,才是現在我們最應該做的。

相關資料和參考文獻:

1.廣西民族博物館銅鼓介紹

2.廣西民族博物館銅鼓館藏

3.廣西民族博物館銅鼓館藏

4.《廣西通史》鍾文典等編著(廣西人民出版社)第67頁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好老師好媽媽M 的精彩文章:

TAG:好老師好媽媽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