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那些你不知道的寧夏人的「秘密」

那些你不知道的寧夏人的「秘密」

所謂「最美家鄉,魚水情深」,家鄉風俗文化你可知多少?而位於祖國西北地區的寧夏回族自治區,如果你對她的印象還只是停留在是某省的一個市,那你可就low爆啦!想了解更多關於這個神秘而又古樸地方的風俗文化的嗎?那就跟隨小編一起,隨著艾麥拉團隊的腳步,一同領略她們家鄉的那些「不為人知的秘密」吧,後排注意,小編髮車啦!

節日篇

既是回族自治區,那就免不了要談談回族的那些事兒,這就繞不開回族最具特色的節日啦

開齋節

開齋節,也叫肉孜節,是全球穆斯林慶祝齋月結束的節日。開齋節這天,穆斯林一般很早起床,早祈禱後就可以吃一些東西,象徵齋月結束。然後出去團拜,互相擁抱問候,恢復朋友和親友之間的聯繫。穆斯林在這一天都穿節日衣服,喜氣洋洋。開齋節不僅是齋月結束,而且是感謝安拉(真神阿拉)使他們信仰更加堅定,是和平歡樂的節日。

會禮

莊嚴肅穆的開齋節會禮結束後,穆斯林要集體向阿訇(教長)道安。全體穆斯林要互致道(色倆目)平安詞,以表示節日的宿願:祈求平安、吉祥、富貴、和諧! 會禮結束後,由阿訇帶領或各戶分散游墳掃墓,為逝者祈禱。隨後串親訪友,恭賀節日。

節日期間,穆斯林家家戶戶都準備饊子、油香、油餜餜、花花等富有民族風味和特色的傳統食品,同時還要宰羊、雞、兔等,做涼粉、燴菜等,互送親友鄰居,互相拜節問候。在節日的第一、二天,已婚和未婚的女婿都要帶上節日禮品給岳父母拜節。許多穆斯林青年男女還選擇在開齋節舉行婚禮,更添節日氣氛。

油餜餜

和饊子

隨著經濟社會和文化發展,穆斯林的開齋節也在增添著不少新的內容。人們除了節日參加會禮外,還參加一些健康的文體娛樂活動,如獅子舞、踩高蹺、唱花兒、表演武術、摔跤、打撲克,城市遊園、遠足等活動。

古爾邦節

古爾邦節,在伊斯蘭曆十二月十日,阿拉伯語為「爾德·古爾邦」或「爾德·阿祖哈」意思均為為「宰牲、犧牲」。因此,寧夏回族中也有稱此節日為「宰牲節」的。

古爾邦節期間大家都要相互串門賀節,每到一戶,主人必會為客人端上來一盤清燉大塊羊肉,而客人即吃得再飽,也得嘗嘗主人家的羊肉。

宰牲節,源於伊斯蘭教這樣一個故事:古先知易卜拉欣,夢幻中得到真主的旨意,令其親手將自己僅有的愛子伊斯瑪儀獻祭,以驗其對真主的誠意。易卜拉欣決意照辦,這一天他徵得兒子的同意,父子兩來到了曠野,當他舉刀砍向兒子時,只聽咔嚓一聲,響聲伴著刀光,這時卻聽到兒子的喊聲:「這是怎麼回事呀?父親。」卻見一支羊頭摔落在地,兒子易思麻義安然無恙。原來是真主在考驗其父子誠意屬實後,便鋪派了一隻仙羊,在刀起刀落的瞬間,仙羊由天而降,撞到了易思麻義,那刀正好砍在仙羊的脖子上。穆罕默德聖人依這個神奇的故事發生那天,確定伊斯蘭教的古爾幫節[也就是宰牲節],它的意義就在於以宰牲代替宰人行祭。從此,古老的阿拉伯永遠結束了以人獻身而祭神的愚昧習俗。

穆斯林在古爾邦節這天清晨沐浴更衣到清真寺做禮拜,上墳緬懷先人。節前穆斯林家家戶戶打掃乾淨製作各種糕點、油香、炸油饊子為節日做好準備。

聖紀

聖紀,又叫爾麥里,是中國回族穆斯林三大宗教節日之一,隆重程度不亞於於開齋節。清真寺全體坊民為感贊真主特而倆的宏恩,緬懷穆聖的豐功偉績,紀念先賢,誠頌古蘭經。祈求世界和平、國泰民安、民族團結。

頌古蘭經

眾人集會聽講「卧爾茲」、做「杜瓦」(祈禱),祈求偉大的真主特爾倆賜憫!其籌辦程序是:先由清真寺主持阿訇在節前數日向教民講述節日的重要性和節慶需要做的準備工作;之後,穆斯林自願捐贈麵粉、食油、牛羊肉和錢物,並指定若干志願者具體負責採購、備料、炸油香、煮肉、烹調菜肴等。固原穆斯林通常都把過聖紀視為神聖之舉,因而這一天的勞動也被看做是行善和做好事,因此,那天的參加者人人爭先恐後,個個不亦樂乎。第二天,來自各坊的穆斯林齊聚當地最大的清真寺做討白(仟悔)。做討白(懺悔)的目的是痛改前非,求主饒恕,有過就改,誓不再犯,決心立功,矢志不移。紀念儀式結束後,穆斯林開始聚餐。經濟條件較好的地方以桌菜為主,規模可達幾十桌,上百桌;經濟條件一般的地方,吃「碗兒菜」,即每人一份,分餐制;經濟條件差的地方,每人一份「油香」。對於那些節前出了「乜貼」(饋贈)、捐了東西而沒有進餐的人,清真寺一般也會托其親友鄰居帶去一份「油香」或一盆燴菜品嘗。

等待聚餐

美食篇

民以食為天,臨近春節,先嘗嘗固原花樣繁多、口味獨特的民俗風味小吃,來享受一次美食之旅!

生汆面

牛羊肉肉丸汆湯,佐以回鄉秘制佐料,色香味俱全,酸辣醇厚,是回鄉非常有特色風味的麵食,是固原人經常款待親友貴客的美味,可謂面中的經典美食。

羊雜碎

羊肚、心、肝、肺均切條雜燴,質綿,爽口,味美,營養豐富,難得一嘗的家鄉味道。

蒸雞

採用當地土雞為原材料,回鄉烹飪風格,營養又美味。把土雞肉切成塊,裹上特製麵粉,擀兩塊麵餅,將肉塊加在麵餅中間,並在邊緣捏出花紋造型,最後放在籠屜中蒸熟。一股濃濃的鄉土味上桌了!

羊羔肉

俗話說:「冬吃羊肉賽人蔘,春夏秋食亦強身。」羊肉「暖中補虛,補中益氣,開胃健力,益腎氣」,是助元陽,補精血,益勞損的佳品,一年四季皆宜食用,當然冬天吃則大補。固原的羊羔肉是出了名的美味鮮嫩,再加上當的特有的回鄉烹飪技術更是錦上添花,不容錯過的美味佳品。

蕎面餄餎

風味獨特,口感柔韌,湯汁飽滿,原料正宗。

燕面糅糅

棕色誘人,口感柔韌,配料講究,無可替代的回鄉風味小吃。

牛、羊肉泡饃

烹制精細,料重味醇,肉爛湯濃,肥而不膩,營養豐富,風味別具一格,遵循回鄉烹飪風格,地地道道的西北味兒

油香

來一口金燦燦的油餅,酥脆的表皮兒沿口角落下,在地上砸出滿地的喜慶。

民俗篇

花兒

即興山歌為主,河湟花兒的曲調有快調和慢調之分:快調里的襯句教少,拖腔也相應減少,較為簡潔緊湊。劇本的唱詞以花兒的曲令為基調格式,並援引信天游等西北地方民歌等演唱形式和對仗等我國古典詩詞的修辭方式。花兒劇本的唱詞大多採用比興的修辭手法,並在段落中較多地運用疊字、疊句的手法,以及諸如「者」、「嘛」、「呀」、「哈」、「哎」等虛詞來做襯字。

口弦

通稱「口口」,是一種以吹奏口弦並伴以即興表情動作的民間娛樂形式。口弦分兩種:竹製長三寸,扯線發音;鐵制長一寸半,撥鉤發音。口弦兩端亦可繫上絲穗、珠子等墜飾。「口弦」主要流行在寧夏回族自治區的西海固一帶的回族婦女中間。

剪紙

固原回漢族人民非常喜愛、且沿襲了很久的民間手工藝品,多為婦女剪制。剪紙多在冬季農閑時進行,到了春節貼窗花、做花燈時達到高潮。

源於漢唐時期的「踏腳舞」最初屬於「彈腿」,曾在陝西渭南、西安等地回族群眾中流傳。當時純屬武術項目,有完整的套路,回族男性青年在沐浴禮拜之前,先練習一套「彈腿」,然後再去做禮拜。陝西一部分回族群眾遷徙到寧夏涇源縣,「彈腿」在當地逐步演變為「踏腳」。

踏腳舞

方棋

西海固叫「下方」。勞作的農民,在田間地頭,叉開手指,橫豎四次各七道,便可划出「方棋」盤來,一方用小石頭,土塊,另一方則用小樹枝作棋子。

文案|艾麥拉團隊

排版|沫沫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南民大勤工助學 的精彩文章:

TAG:中南民大勤工助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