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如果甘肅省博物館參加《國家寶藏》……

如果甘肅省博物館參加《國家寶藏》……

如果甘肅省博物館

參加《國家寶藏》……

中央電視台文博探索節目《國家寶藏》從故宮博物院起航,歷時72天,於2月11日收官。由觀眾投票和特展評選委員會共同選出的玉琮、雲夢睡虎地秦簡、闕樓儀仗圖、雲紋銅禁、大克鼎、唐摹王羲之一門書翰卷《萬歲通天貼》、大報恩寺琉璃塔拱門、皿方罍和石鼓等9件文物入選《國家寶藏》特展。

《國家寶藏》集結了故宮博物院與八大國家級重點博物館,分別是上海博物館、南京博物院、湖南省博物館、遼寧省博物館、河南博物院、陝西歷史博物館、湖北省博物館、浙江省博物館。之所以選擇這八家博物館,是因為他們都屬於首批中央、地方共建國家級博物館。雖然甘肅省博物館不在其中,但作為國家一級博物館,甘肅省博物館館藏國寶級文物16件(組),國家一級文物721件(組),二級文物2637件(組),三級文物48241件(組),若今後有機會參加類似《國家寶藏》的節目,必定可以拿得出hold住全場的重量級文物。

從《國家寶藏》可以看出,各個博物館在推選參與節目的三件文物時,並不一定要所謂的國寶級文物。一方面,節目統籌各個博物館的文物,保證節目中出現的文物種類不要太過重複;另一方面,還要從歷史文化傳承的角度去緊扣時代主題,要注重文物的歷史性、文化性、故事性和科學性。

我來開個腦洞,推薦下心目中的三件文物。

人頭型器口彩陶瓶

推薦理由:陶器是代表人類文明起源時期的重要物質創造。甘肅陶器,尤其甘肅彩陶的發展脈絡,是判斷華夏文明起源的重要標誌之一。甘肅彩陶從距今8000年前的大地灣一期文化起,經師趙村一期文化、仰韶文化、馬家窯文化、齊家文化,直至辛店文化、沙井文化,時間跨度長達5000多年,其經歷了產生、興起、繁盛、衰退的發展階段,構成了一部完整的彩陶發展史。甘肅彩陶起源時間早、延續時代長、分布面積廣、出土數量多,造型獨特、色彩瑰麗、發展脈絡清晰,特別是馬家窯文化的彩陶(馬家窯文化是仰韶文化向西發展的一種地方類型),大氣磅礴,達到了「彩陶藝術的巔峰」,代表著中國彩陶藝術燦爛輝煌的成就。

人頭形器口彩陶瓶

這件人頭型器口彩陶瓶是仰韶文化廟底溝類型彩陶,距今7000至5000年,1973年出土於甘肅秦安邵店大地灣。高31.8厘米,口徑4.5厘米,底徑6.8厘米。這件人頭瓶,塑造了一位端莊、典雅、古樸、大方的美女形象,體現遠古先民源於現實又超越現實的藝術表現手法,把人頭與葫蘆瓶巧妙地結合在一起,有趣生動,是我國史前時期集彩陶、雕塑、造型於一身的傑出藝術品。在大地灣遺址出土的上千件陶器中,塑有人像的彩陶瓶僅此一件,該器物也許和原始宗教祖先崇拜有關,或是母系氏族崇拜的「祖先神」。

銅奔馬

推薦理由:1983年10月,銅奔馬被國家旅遊局確定為中國旅遊標誌,解釋其含義的時候,稱其「天馬行空,逸興遄飛,無所羈縛,是奮進的象徵,象徵著中國數千年光輝燦爛的旅遊文化歷史,顯示文明古國的偉大形象」。

銅奔馬

銅奔馬出土於甘肅武威市雷台漢墓,通高34.5厘米,長45厘米,寬13.1厘米,重7.3千克。造型矯健精美,作昂首嘶鳴、疾足賓士狀。塑造者攝取了奔馬三組騰空、一足超越飛鳥的剎那瞬間。讓飛鳥回首驚顧,更增強奔馬疾速向前的動勢。其全身的著力點集注於超越飛鳥的一足上,精確地掌握了力學平衡原理,具有卓越的工藝技術水平。銅奔馬是按照良馬式的標準去塑造的,集西域馬和蒙古馬種的優點於一身,特別是表現出河西走馬秉賦的對側步特徵。構思巧妙,藝術造型精鍊,鑄銅工藝卓越。銅奔馬被認為是東、西方文化交往的使者和象徵,被確定為中國旅遊的標誌。

如果要講述銅奔馬的今生故事,可以邀請故宮青銅文物修復團隊。當年銅奔馬送修時黯淡無光,僅頸部就有7個1平方厘米的孔洞,馬鬃缺失,馬尾也斷了。故宮文物修復專家趙振茂憑藉高超技藝對銅奔馬進行了修復。2016年北京日報《王有亮:守護青銅時代》一文,對此事有詳細介紹。

這兩件文物參加《國家寶藏》的話,應該不會有太多爭議。人頭型器口彩陶瓶(或選擇鯢魚紋彩陶瓶也可)既是甘肅地區頗具特色的文化表達,又是先民精湛手工藝和精神追求的表現,可以從很多角度立意講述前世今生。銅奔馬形象作為中國旅遊標誌,深入人心,還可以從文化精神、軍事等多個角度講述前世今生。那麼第三件文物要推薦什麼,可真是令人糾結的問題。我覺得在甘肅,與敦煌藝術、石窟藝術有關的文物無疑是很具代表性的,因此推薦唐代彩塑坐佛與脅侍菩薩。

唐代彩塑坐佛與脅侍菩薩

推薦理由:唐代彩塑坐佛與脅侍菩薩來自武威市天梯山石窟,中間的坐佛恬靜安祥,兩側的脅侍菩薩身姿優雅,氣度端莊。一方面,這件彩塑可以稱得上是盛唐時期造像中的精品,彩塑技術值得稱讚。另一方面,天梯山石窟雖然在旅遊名勝中並無太大名氣,但是在石窟藝術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天梯山石窟是雲岡石窟、龍門石窟的源頭,在我國石窟發展史乃至整個佛教發展史中,佔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唐彩塑坐佛與脅侍菩薩

中國的佛教石窟大致的傳播路線是天竺到西域經河西走廊到中原。如果單從年代上看,新疆的許多石窟都比敦煌石窟和中原石窟要早,但它對中原石窟沒有產生直接影響或影響甚微。天梯山石窟從始鑿年代上雖比莫高窟略晚,但開鑿天梯山石窟的涼州僧人們,以曇曜為代表,後來成為了中國內地另兩大石窟雲岡石窟和龍門石窟的主要技術力量。從影響和源流關係上探索中國石窟的發展脈絡,真正影響中原石窟風格的非天梯山石窟莫屬。北京大學原考古系主任、中國著名石窟專家宿白先生稱為「石窟之祖」。

講述此件文物的前世今生,可以從石窟藝術、佛教藝術等多角度選擇。

其實甘肅省博物館還有諸多國寶級文物,我只是從歷史性、文化性的角度和避開已播《國家寶藏》文物的重複性而言,根據個人喜好所推薦。一家之言,歡迎討論。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阿爾弗智德 的精彩文章:

TAG:阿爾弗智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