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三年閱讀計劃之36:精準積累

三年閱讀計劃之36:精準積累

老師經常給孩子布置日記和周記的任務,很多孩子不知道怎麼寫。漫無目的的寫確實是很難的。我小學時曾經心血來潮自發寫了一個星期,老師給了我極大的鼓勵,讚不絕口,但即便如此,我還是只堅持了一個星期。不是不想寫,而是實在是不知道寫什麼。

所以你給孩子一個大而不當的任務——日記或者周記,孩子因為腦子裡沒有東西,所以就會痛苦的不行。未必他不想寫,也未必是他沒有能力,就是不知道寫什麼。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我們的原版閱讀課就設計了底層借鑒這個環節。你在學習一個故事之後,可以根據這個故事的底層代碼或者模式,寫一篇類似的東西。這樣就可以起到一石三鳥的作用。加深了對於所學內容的理解,同時還起到練筆的作用,也可以給老師一個交代。

不要小看小時候寫的東西,這是一筆特別珍貴的財富。《大衛不可以》這個繪本的作者,他的靈感來源就是五歲時的塗鴉。人的記憶是很容易消失的,有多少人,還記得自己十歲前發生的事情呢?那些寶貴的經歷,如果不記錄下來,就會真的忘記了。所以少兒寫作不僅僅是練筆,也是對於自己生活的記錄。這是一筆珍貴的財富。

開始階段,是底層借鑒,接下來,就可以自由發揮了。因為前面你打好了基礎,此後遇到一件事,就可能喚起你頭腦中的那個積累。你會有一種恍然大悟的感覺:這件事,不就是那個底層代碼嗎?很多事情如果你沒有這個底層代碼的意識,你很難覺得這是一個寫作的素材,但是你有了這個意識,靈感就來了。所以靈感這東西不是平白無故就冒出來的,得有一定的積累之後才可以。

用一個特別好的筆記本,把自己的寫作積累下來。同時要有一個電子版作為備份。可以發到網校的日誌,也可以私藏在自己的電腦。最好是狡兔三窟,防止因為忘記保存地址給弄丟了。

從2009年開始,我幾乎每天寫一篇教育和教學方面的隨筆,現在已經是第九年了,將近三千篇。將來我把這些內容整理成冊,是很好的沉浸式閱讀的材料。很多事情就是習慣。我寫這個,每天會花一些時間,但是如果我不寫,這個時間其實也不知道哪裡去了。尤其是寫的時候,越來越感到一種快樂和充實,所以這個事情就成了我的一個好癮。孩子其實也可以做到的。開始先從簡單的模仿起步,然後逐漸進入自由寫的狀態。養成習慣,回過頭來再看,沉甸甸的。如果一個孩子真的能夠把童年時候的事情都記錄好,將來大了之後,隨便整理就是很好的兒童讀物。很多兒童文學作品,實際上大人是沒有孩子寫的好的。大人的回憶怎麼可能比得上孩子原汁原味的記錄呢?

所以從小孩子就要以小作家的標準要求自己,誰是作家,誰不是作家?誰能寫出大家愛讀的好作品,誰就是作家,不管你年齡大小。

網校的寫作訓練是一步步的。剛接觸寫作的孩子,可以通過化用或者引用唐詩的方式來練筆。所謂化用,就是不直接引用,而把原詩的意思用上。能力強了,就可以試著寫一些評論和賞析,還可以寫讀後感、課後感等等。總之,創造各種條件,讓自己每天能夠形成一些作品出來。筆記本里每天都得有所產出,不能空著。不管文字多少,只要是自己動腦筋創作出來的,都是作品。

積累要精準,落到實處。泛泛的,漫無目的的往往不是真的積累。比如那些千篇一律的作文——小草偷偷從土裡鑽出來——這類文字,幾乎每個孩子都在寫,這種東西將來回頭看,又有什麼價值和意義呢?你的獨特經歷,真實感觸,才有價值。那種背的作文,直接照搬的作文,沒有任何價值。將來孩子長大了,回過頭看這些作文,看都懶得看,更別說讀者了。

蕭愚 2018-2-19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蕭愚教育評論 的精彩文章:

奧數學習也需要靜待花開

TAG:蕭愚教育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