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中國軍隊種菜做飯技術令外軍前來武裝蹭飯:巴鐵軍人學會飯前唱歌

中國軍隊種菜做飯技術令外軍前來武裝蹭飯:巴鐵軍人學會飯前唱歌

中國軍人以吃苦耐勞,不畏艱險而著稱,無論是人跡罕至的高原無人區,還是海浪肆虐的西沙南沙島礁,都有他們堅實的守候。我們普通人都知道民以食為天,軍隊中也有兵馬未動糧草先行的說法,能否解決艱苦地區駐軍吃飽吃好的問題,不僅僅是生存問題,也是關係到能否維持戰鬥力的大事。

作為一個有著上萬年耕種歷史的古老文明,中國人從很早就開始將耕作和作戰聯繫到一起,平時為農,戰時為兵的體制曾實行了幾千年之久,就連中央7套農業軍事頻道也被網友們親切的稱為:耕戰頻道,可以說,在中國人的潛意識中,軍人打仗和種地,都是理所應當的事情。

在由珊瑚組成的島礁上,是沒有適合植物生長的土壤存在的,只能長期食用缺乏維生素的罐頭類食品,造成守衛島礁的戰士患上了夜盲,骨骼變形和脆化,嚴重的可導致壞血病,對戰鬥力影響很大。這個問題怎麼解決?相信大家都看過類似的報道,那就是每個人利用休假的機會,從大陸一點一點,一包一包的把土壤帶上島礁,從一分,兩分地開始,發展到一畝,兩畝地,再到人工蔬菜大棚和大片的灌木林帶,中國軍人將種族天賦發揮到極致,不但滿足了自身對新鮮蔬菜的需求,更創造了海上綠洲的奇蹟。

走出去執行任務的解放軍,每到一地安頓好設備和物資之後,第一件事情就是拿出鐵鍬鋤頭開墾菜地,搭建大棚。在肥沃的非洲,我軍種植出來的蔬菜個頭特別大,幾乎不用過多施肥蔬菜自己就瘋長,吃不完就送到附近的非洲村落。當地人很驚訝你們是來打仗還是來開荒的,居然種出這麼大的西紅柿和黃瓜,但是當地人只會生吃。而經過我軍炊事班的巧妙烹飪變成可口無比的飯菜。外軍維和軍官團聞訊之後兩眼放光,能在遙遠蠻荒的非洲吃到地道的中國菜將是多麼幸福的事情,於是一群西方軍官不惜驅車幾百公里前來武裝蹭飯,臨走還又拿又帶,紛紛表示要在自己營地推廣種菜技術,可惜一個都沒成功。

這其中最幸福的外國軍隊要數我們的好兄弟巴鐵。因為中國維和工兵營的護衛任務基本上都是巴基斯坦來承擔,再加上兩國深厚的友誼,串門吃飯這種事情都不叫事情。所以,每到飯點,只要聽見中國軍人開始列隊唱歌,就知道要開飯了,很自覺的排隊來吃。最後搞的巴軍自己開飯也學會了飯前一支歌的規矩。

很多網友對此十分不解,軍隊是國家暴力機器,是執行作戰任務的單位,如此兵農不分,是不是有點「不正規」?

其實,一支軍隊如果可以自給自足,恰恰是保障戰鬥力的有效手段。在蒙元時代,蒙古騎兵每人配備兩匹戰馬,而且都是母馬,隨身攜帶可以長期保存而不腐壞的風乾肉,這樣在漫長的征伐過程中,餓了可以吃風乾肉,渴了直接喝馬奶,如此才能保證他們對後勤的依賴降到最低,在廣袤地域實現機動作戰而不受掣肘。

我軍在抗戰時期,為打破日偽的經濟封鎖而開展的南泥灣大生產運動,便是自給自足的又一例證,至今「自己動手,豐衣足食」的名言還在廣為流傳。我軍大規模種菜和養殖應該源自於上世紀六十年代,那是一個天災人禍的時代。甚至到了七十年代以後,幾百萬軍隊每人每天的伙食費也只有可憐的四毛五分錢,這要是放到其他國家,估計早就揭竿而起了。

其次,在枯燥封閉的守邊過程中,種菜種樹能夠舒緩戰士們的心理壓力,陶冶性情,同時還能改善營區居住環境,好處非常多。最近,就連長年不下雨的吉布地,我軍戰士也在這片海洋荒漠國度種植出了瓜果蔬菜。上圖為我軍種植的香瓜。

圖為我軍種植的西瓜。距離我軍基地僅幾公里的美軍基地,聽說中國軍隊種出了西瓜,表示不可思議。儘管由於土壤貧瘠,種出來的西瓜個頭比較袖珍,但這也足夠令我們驕傲,只有中國的軍隊能創造沙漠變綠洲的奇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閱無疆 的精彩文章:

這款運輸機外號寡婦製造機:幾乎葬送中國所有的頂尖預警雷達專家
俄羅斯這款火箭炮以專門縱火著稱:射程12公里 8個國家搶著採購

TAG:大閱無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