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講道理,《西遊記女兒國》真這麼難看嗎?請先看懂以下幾點

講道理,《西遊記女兒國》真這麼難看嗎?請先看懂以下幾點

不太記得從什麼時候起,《西遊記》出現了改編熱潮,逐漸挖掘主角背後的「人性」or「獸行」,是的沒錯,就是這倆詞,後面還會出現。於是,我們看到孫悟空在成為斗戰勝佛前也曾戀愛過,也曾傷情過,也曾叛逆過,甚至也要毀滅蒼生;唐僧不再是一尊從始至終的石佛,彷彿他的佛性是從無數次的擁有而後失去之中練就的……無所謂好壞,老版讓我們在「朦朧里」感悟自我的哲學,而新版則將主角刻畫的更立體,和符合現代價值觀,甚至說,新版就是無數作者從老版中感悟到哲學後的輸出。

賀歲片《西遊記女兒國》評價褒貶不一。講道理,它是真的很尷尬。單憑一個男扮女裝的婆婆還要找孫悟空求抱抱;少女搖身一變成了髮際線到頭頂的國師……就足夠毀掉大部分人對「搞笑」與「浪漫」的定義。

要知道,老版的西遊記(無論是原著,還是86版本電視劇),裡面管理落胎泉的道長正是牛魔王的兄弟。為了給紅孩兒報仇才處處為難孫悟空。可是《女兒國》里把這麼一個有寓意or自帶線索的角色換成了惡意搞笑的反串。這種新舊對比,著實令人失望。

可是,尊重一部作品,首先就是要不帶偏見和先入為主的心態去評價它。感受《女兒國》則要先忘記曾經的女兒國……

電影《西遊記女兒國》講的到底是什麼?於是,我們在人為過濾掉那些「沒營養」劇情後,只看它的精髓。不得不說,這樣一來,精髓就所剩無幾了。但它也是精髓:

?唐僧與國王相遇,國王對他一見鍾情。國師想要殺掉唐僧,國王幫他逃脫,臨走問了一句「你愛不愛我」,唐僧乾脆到「不愛」。

?可是發生了意外,師徒四人沒能走,因為有結界。突破結界的唯一辦法,就是知道「情為何物」,但是出家人從未動情,也就不知情為何物。這裡,為電影第一個哲學埋下伏筆,即想要真的放下,必須曾先拿起。

?第二個意外就是,唐僧懷孕了!與以往不同,這個版本誰也不太想打掉孩子。因為國王問了一句「他不是眾生嗎?」,唐僧猛然醒悟,我自命守護眾生,可是我懷裡的也是眾生。這裡又引齣電影第二個哲學思考:一人和眾生,哪個更重要?

?唐僧和國王在海上漂泊,共患難,想要相守。但是唐僧痛苦,因為他要守護眾生。結界打開那一剎那,我們知道,唐僧終於明白情為何物了,他動情了。

?最後的最後,唐僧救下河神的靈魂,終於醒悟:愛一人和愛眾生是沒有分別的。

因為沒有分別,所以當他見到一個人困難時,也會救。因為沒有分別,所以他對國王是愛的。他依然要西行,依然要忍受舍愛之痛,只是這次的痛裡面不再有疑惑和心結了。這樣說,可能不太好理解,舉一個例子吧:

曾經有一道題,難倒了世界上所有人:你是一個火車司機,火車失控必須分軌,可是在另一條鐵軌上站著一個人,你要不要分軌;簡練點,殺一救百,是不是正義的?角度不同,答案也將不同。我知道,很多司機會選擇,分軌。但是他們心中必然是痛苦的,因為這樣害了一個無辜人。但,若這世界上有一法門,可以教育你,讓你想開,你再撞上去的時候,雖然心痛,但是沒有猶疑和不解了。《女兒國》里那一句「愛一人和愛眾生沒有區別」就是唐僧的法門。

唐僧面對的,也是一道選擇題:想要走出結界,必要知道情為何物,知道何為情,必先動情(觀音說的,沒有真的拿起,怎麼真的放下)。可是一旦動情,未必就再願意走出結界了,他要選擇愛一人還是愛眾生。誠然,即便他心中還是沒有選擇好,由於使命慣性,唐僧會帶著疑惑上路,所以觀音才會告訴他「重披袈裟之日,就是重新上路之時」。披上袈裟,意味著心結打開。

這就是這部電影的精髓,有人說「切,老版唐僧是不會動情的,動情就low了」。不要忘記我前面的話,評價眼前的女兒國,要先忘記曾經的女兒國。

最後,分享幾個淚點:

?女兒國流傳著「有個女孩她愛上了一條河」,這句話一出來,我想「我去,好浪漫,如果能相知,我也願意愛上河。」

?這河名忘川。人死以後,必先過忘川河,喝了孟婆的湯,方才放下執念。可見,河神是執念之神。

?重披袈裟之日,就是啟程之時。你能想到,這袈裟是國王親手為唐僧披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青簡拂塵 的精彩文章:

算時間,甄宓完全有機會先愛上曹丕的
同樣是瑪麗蘇神劇,《鳳囚凰》為何就沒有《獨步天下》的即視感?

TAG:青簡拂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