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古代打仗又沒衛星,怎麼知道對方有多少人馬?其實很簡單

古代打仗又沒衛星,怎麼知道對方有多少人馬?其實很簡單

中國的歷史有一半是戰爭的歷史,自從戰國時代結束貴族的戰爭遊戲之後,每次戰爭參戰人數開始飆升,大型會戰中,雙方人數加一起往往更是超過百萬,那這麼多人他們是怎麼知道對方的確切數據的呢?總不能對方說多少就是多少吧?

其實方法也簡單,那就是派人去看啊!沒錯,這就是偵查兵,古代又叫斥候,探馬,哨探,夜不收等等。古代雖然落後,但打仗絕對不是瞎打的,斥候就是軍隊的眼睛,無論是行軍還是駐紮,斥候是從來都不會斷的。所以偵查對手在哪裡,有多少人就是斥候的基本工作。

但是接著新的問題出現了,一場戰役下來,對手參戰的人數上十萬也是非常多見的,這光是站在那裡數數都得一兩天,何況對手也是在不停調動的,恐怕就是真要去數也是數不清的。那要怎麼才能知道對方到底有多少人呢?斥候其實有自己的方法。

第一種方法就是看營地,在古代,軍隊駐紮也是有一定講究的,多少營地能駐紮多少人,幾個帳篷能睡多少人,斥候只需要看清一部分營地或是帳篷中有多少人,再乘以營地和帳篷數量就可以得出駐地人數的大概數字。甚至一些熟練的人,光是看對方駐地大小稀疏就能知道對手的大至人數。

第二種方法就是看後勤。多少兵就要吃多少飯,多了浪費,少了要餓肚子,而一個鍋一個灶能做多少飯都是有大至數量的,所以到吃飯的時候一數炊煙數就知道多方有多少人了。高明一點兒的,還可以去數後方的運糧隊,看頻率和數量也能知道這大概是要供給給多少部隊食用的。

第三種方法就是看編製了。古代軍隊也是有固定編製的,每個編製還各自有自己的旗幟,所以斥候只需要數一數有多少旗幟,多少編製,也可以大至確定對方的人數。

當然,斥候知道的事,對手也是知道的,所以為了掩藏自己的真正實力,很多時候也會針對性的迷惑對手。比如造假營,建空灶,豎假旗等等,歷史上就有這麼一場戰役,孫臏就曾故意減灶讓龐涓判斷失誤,最終中計兵敗。

所以,為了得到準確的數量,斥候們不但要多種方法齊用,還儘可能的抓到對方的俘虜,以便拷問出自己想的信息。好在,古代戰爭也只需要大概的數字,不需要精確到個位數。所以這些方法也就夠用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