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敘利亞政府真要出兵支援庫爾德人抗擊土耳其軍隊?

敘利亞政府真要出兵支援庫爾德人抗擊土耳其軍隊?

作者:申浪

就在土耳其發動針對敘利亞庫爾德人的「橄欖枝軍事行動」即將「滿月」之際,敘利亞又出現令人出乎意料的消息:據敘利亞通訊社19日報道,支持政府的敘利亞武裝將進入阿夫林地區幫助抗擊土耳其軍隊。但此消息尚未得到敘利亞政府方面證實。

土耳其支持的敘武裝組織向敘庫爾德組織開火,圖片來源:newsweek.com

土耳其副總理博茲達立即警告敘利亞政府不要介入阿夫林戰事,否則將給敘利亞的分裂「開綠燈」,並在該地區造成「災難性後果」。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當天便與俄羅斯總統普京通電話,重申土耳其推進阿夫林軍事行動的決心,反對敘政府介入該地區戰事。

敘利亞政府軍是否真的準備軍事介入阿夫林戰事? 

長期邊緣化

長久以來,敘利亞政府像土耳其政府一樣採取對庫爾德人邊緣化和同化的政策來維持政局穩定。在法國委任統治時期,庫爾德人處在較為寬鬆的環境之下,比如可以建立政治和社會組織、自由使用庫爾德民族語言、參軍等權利。

但好景不長,1946年敘利亞獨立之後,隨著阿拉伯民族主義的興起,阿拉伯民族主義者反對承認庫爾德人作為少數民族所享有的權利。此時的敘利亞政府並沒有強制性的措施去壓迫庫爾德人,依然允許閱讀和出版庫爾德語作品,但要求庫爾德人的孩子必須接受阿拉伯語教育。

從1950年代初開始,嚴厲壓制的邊緣化政策便時刻威脅著庫爾德人的地位。首先,敘利亞政府剝奪了庫爾德人的公民權,並否認其少數民族的身份。1962年敘利亞政府頒布的93號法令就明確認定敘境內的12萬庫爾德人為非法移民,這一法令導致庫爾德人不能參加選舉,不能在敘利亞政府的醫院裡就醫,更不能擁有自己的財產,敘利亞庫爾德人完全喪失了基本的公民權利。

敘利亞庫爾德兒童手持旗幟,圖片來源:AFP

其次,嚴密監視並打壓庫爾德人的政治運動。敘利亞庫爾德民主黨一成立就受到敘利亞政府的嚴密監視,當2004年伊拉克庫爾德地方政府成立時,敘利亞政府為防止產生溢出效應,立刻派出安全部隊進入庫爾德地區嚴密監控。

最後,在庫爾德地區大力推行阿拉伯化的政策,這與土耳其政府如出一轍。1965年敘利亞政府推出的「隔離帶」政策就是以阿拉伯農業改革的名義將庫爾德人集中居住的地區進行強制分離,以遏制庫爾德人的一體化和向心力,同時也可以更好的開發位於敘利亞北部庫爾德居住區的大量石油資源。

就在這樣的高壓政策之下,敘利亞庫爾德人與敘利亞政府之間的關係一直非常緊張,但敘利亞政府的打壓、邊緣化和同化政策並沒有徹底抹去庫爾德人對民族身份的認同,反而激發了他們尋求民族自治的政治夢想。

而2011年爆發的敘利亞危機給庫爾德人提供了一個千載難逢的歷史機遇,庫爾德人武裝力量不僅在與極端組織的軍事戰爭中不斷強大,更得到了美國等西方大國的暗中支持,2017年下半年收復拉卡的行動結束意味著敘利亞在戰後很可能成為一個聯邦制國家,敘北聯邦的成立已經成為敘利亞政府不得不鄭重面對的事實。

複雜的敘利亞局勢使得庫爾德人作為美俄的「棋子」登上中東大國博弈的舞台,但不斷坐大的敘利亞庫爾德人遭至土耳其、伊朗、伊拉克、敘利亞政府等多方勢力的強力打擊,敘庫爾德人的強大直接威脅著敘利亞國家的政治形態,巴沙爾一直想找機會削弱庫爾德武裝,以實現國家統一。

攪亂地區和國際局勢

敘利亞庫爾德武裝的崛起對敘利亞國家自身、整個中東地區以及國際秩序都帶來重大挑戰。

首先表現在對敘利亞國內局勢的影響上。敘利亞內戰初期,敘庫爾德人對持續升級的敘利亞局勢持觀望態度,一方面由於此時敘庫爾德武裝內部派系眾多,對敘利亞內戰缺乏鬥爭熱情,另一方面其既不信任長期打壓庫爾德人的敘利亞政府,也不信任背後有大國支持的敘利亞反對派。

敘利亞庫爾德人乘機向敘政府提出比較務實的目標,即要求本民族的權利被憲法承認等。但隨著IS的崛起以及敘利亞局勢的深入發展,敘庫爾德武裝在持續不斷的戰事和大國支持的背景下不斷壯大,開始挑戰敘政府軍。

敘反對派以推翻巴沙爾政權、建立所謂的「民主政府」為政治目標,但並不謀求改變敘利亞現有的政治制度,即不認可敘利亞庫爾德武裝破壞國家統一的「自治」要求,而在敘庫爾德人武裝看來,推翻敘利亞現行體制不僅要把巴沙爾趕下台,還要對敘利亞目前的政治制度進行包括建立庫爾德人自治區在內的大範圍改革。敘政府、敘反對派和敘庫爾德人因政治訴求分歧所表現的三足鼎立之勢無疑加深了政治解決敘利亞危機的難度。

圖片來源:Iran Review

其次,加劇地區局勢動蕩。長期以來,庫爾德民族主義對於土耳其、伊朗、伊拉克和敘利亞政府而言是造成國內動蕩的重要源頭之一,四國的庫爾德民族問題又存在聯動性和示範效應,可謂是牽一髮而動全身。從2017年6月開始持續半年的伊拉克庫區公投事件就使得局勢險些失控,而此時因為美國宣布要組建以庫爾德人為主體的邊境安全部隊所引發的土耳其大規模軍事行動正在持續進行。

最後,強烈衝擊以民族國家為基礎的國際體系的穩定。當今國際體系是以民族國家為基本單位構建起來的,各國的主權與領土完整構成了世界和平穩定的基石。除非依據憲法進行「全民公投」,如蘇格蘭公投、南蘇丹公投等,某個族群或者地區力量是無權決定自己獨立與否的,如果按照庫爾德獨立的要求來實踐,那麼以俄羅斯的「車臣問題」為代表的民族分離主義就將分裂整個國家。

所以庫爾德自治運動不會因為其在抵抗IS行動中取得多少戰果,還是因為多年被壓制博得國際社會多少同情,甚至能事實上形成對敘部分領土的實際控制,都不能為其單方面宣布建立「庫爾德自治區」提供任何合法性基礎。

敘政府軍事介入可能性小

我們可以注意到,敘利亞通訊社19日的報道並沒有得到敘利亞政府官方的證實,敘利亞政府從土耳其軍事行動開始就一直強烈譴責和威脅,但並沒有採取實際軍事行動,甚至當阿夫林地區的庫爾德當局呼籲派兵抵抗土耳其時,敘政府仍然不為所動,敘利亞通訊社的報道使得「救與不救,扶與不扶」的問題變得撲朔迷離。

土耳其繼續在阿夫林進行軍事行動,圖片來源:VOA news

筆者認為,敘利亞政府此時派兵支援庫爾德武裝的可能性較小。

首先,敘利亞政府軍現在正在攻打位於大馬士革東郊的東古塔反對派控制地區,該區域的戰事才是敘利亞政府的心腹之患。敘利亞政府此時不會分散軍事力量去支援已成僵局的阿夫林戰事,東古塔戰事的結束才會使得政府軍安心支援庫爾德武裝。

其次,敘利亞政府長久以來一直對庫爾德人實行邊緣化政策,目的在於維護國家統一與穩定,而土耳其的軍事行動正好可以削弱庫爾德人的武裝力量,俄羅斯事實上又默許了土耳其的軍事行動,敘政府此時也要關照俄羅斯的「面子」。

最後,如果直接派兵參與阿夫林戰事,就相當於直接與土耳其軍事對抗,這是敘利亞政府最不想看到的,支援庫爾德武裝的結果也不會改變其在敘利亞北部強大軍事存在的事實,反而讓自己的盟友俄羅斯處於「尷尬」境地,敘利亞政府此時更願意隔岸觀火,相機而動。

結語

敘利亞局勢因為各方勢力的加入而複雜多變,千絲萬縷,牽動各方神經,此時土耳其的「橄欖枝行動」直接目的在於「去功能化」,即切斷敘利亞庫爾德人與土耳其國內庫爾德人的邊境通道。

在幼發拉底河以西建立一個「緩衝區」,以安置土耳其支持的敘利亞自由軍和目前在土耳其的三百多萬敘利亞難民。這很顯然侵犯了敘利亞的國家主權和打擊了庫爾德武裝力量。

在共同的威脅之下,敘利亞政府與庫爾德武裝之間的合作極有可能發生,而一旦兩方之間產生軍事合作,這將使得土耳其陷入左右為難的境地。

於是埃爾多安與普京通電話尋求支持,就是擔心敘政府軍的介入會使得局勢失控,下不來台。俄羅斯的態度將成為影響之後敘利亞局勢的一大重要因素。


來源:中東研究通訊

原標題:敘政府將出兵支援庫爾德人抗擊土軍,消息可信嗎?

新聞報料

商務合作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界面新聞 的精彩文章:

每生產一輛汽車,就有一位變形金剛慘遭殺害?
25個問題幫你擺脫尬聊困境

TAG:界面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