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王玉玲 缺水年月

王玉玲 缺水年月

缺水年月

王玉玲

小時候,我家親戚全部在和家莊區域,對這個地方最刻苦銘心的記憶就是缺水!當時流傳著一句話"獨店和家莊,馬尿泡饃饃",千百年來,這個地方的群眾祖祖輩輩飽受缺水之苦,人們煎熬著,忍受著,幾乎不知道什麼時候是個頭!

外婆家在良石村,偌大的村莊幾千號人只有一口井。這口寶貝井,從我記事起就形同虛設。也不知是哪一輩祖宗艱苦奮鬥出來的。此井超乎尋常的深,趕上一般井的10倍。據說很久以前出過水,但那碩大的軲轆和超長的繩索要兩三個小伙一起用力才能搞定,而且上來的水少得可憐,後來越來越少,直到完全乾涸。現在想來"之所以叫做良石村,"顧名思義也許就是地下石頭太多,以至於打不出水來。

全村人的飲用水全部指往外婆家門口的池塘了!池塘是用來專門儲存雨水供村民飲用的。由於地位比較"尊貴",修得很講究。四周用磚一棱一棱砌上去,上面一層是用石頭砌的,岸上還有能工巧匠做的一圈別樣的圍牆。在鄉親的愛心呵護下,風調雨順時,池塘里的水清澈見底,水波蕩漾,偶有燕子掠過,還會激起層層漣漪,加上岸邊幾棵古樹,還真的為窮鄉僻壤增添了一道靚麗的風景。辛勤勞動的人們下地回來,看著池塘里一汪碧水,在古樹下歇息聊天,平添了幾份幸福感。

為了保證飲用水的安全,全村男女老幼可謂同心同德,他們不約而同地像保護生命一樣保護這口池塘,從不在裡面洗衣服或扔垃圾,即便是小孩玩耍也會自覺地遠離池塘。每次去外婆家看到池塘岸邊秩序如此良好,頗為佩服和感動。可是,花無百日紅,經常會遇到乾旱年月,這時村莊失去了往日的溫馨,池塘乾涸,樹木枯萎,一片凄涼!可想而知,那個時候糧食不夠吃,加上缺水, 人們會是怎樣的一種煎熬!

由於池塘水供不應求,村上提倡在家修水泥窖,專門用來盛放雨水。水窖是頭等大事,村民們拼全力掀起了修水窖的高潮,當時基本家家都有。

每到下雨前,因為救命水要來了,我們歡呼雀躍,有點節日的感覺,全家人忙著把院子打掃乾淨,窖蓋揭開,望眼欲穿地盼著快點下雨,最好是暴雨,這樣就能一蹴而就,一下子盛滿。冬天我們也有辦法一一一往裡面添雪。真是貧窮出智慧!可是窖水也不是一勞永逸,時間常了會有細菌滋生,難聞的異味撲鼻而來,綠色的蚜蟲漂了一層,甚至還有其他叫不上名字的寄生蟲,令人望而生畏!但是沒水萬萬不行,一家老小命要緊。應對的辦法是:用籮子過濾,燒開後鍋底有白白一層沉澱物,現在想可能是微生物屍體!條件好時還放過放漂白粉,可能是比例失調,味道很刺鼻。水的質量無論怎樣的差,我們見怪不怪,習以為常,照喝不誤。回想起來,水窖真是立了大功,它如同救命的稻草,把上蒼賜給我們的救命"水"沒有白白浪費。

在水窖之前,池塘里沒了水,全村人要下到十幾里以外的溝里去挑水,肩膀壓得紅腫,氣喘吁吁,上氣不接下氣,小夥子一路上要歇好幾次。有時不注意,好不容易千辛萬苦上了溝,弄灑了一點,會心疼好幾天。 由於水貴如油,我們村人對水的節省是前所未有的,標準的物盡其用!沒有人會"啪"奢侈地往地上隨便倒過水。幾乎家家灶台上都會有一盆泔水沉澱著,一盆水至少用好幾遍:洗碗水沉澱後,清的潷出來,下次再用,稠的餵豬,如此循環往複,直到用的不能再用。

俗話說以水為凈。可以想像缺水年月我們的衛生是如何的湊合,衛生狀況又是怎樣的不堪!洗臉好像在做做樣子,盆底約莫有一碗水,有時不得不把臉盆側起來,你洗了他洗;洗完後的水別忘了去澆那三幾株盆栽的辣椒,以確保我們有"菜"吃。蒸饃完了的蒸鍋水算是稀罕之物,洗頭、洗腳熱熱的非常好用。至於洗澡,想都別想。臟衣服嗎那就得攢一大堆拿去十里以外的溝里去洗。

如今外婆家那個鎮早己全部用上了自來水。"千年的鐵樹開了花",這個偉大的時代讓人們結束了為水煎熬的歷史!

看著嘩嘩流淌的自來水,只有無以言表的激動和感恩!

【作者簡介】王玉玲,合陽南街人,退休教師。

「合陽供水杯」徵文啟事

總編:金水編輯:周潔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金水文學 的精彩文章:

冬天裡的白玫瑰
清泉東風 春天來了

TAG:金水文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