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儒學 > 狗年說狗丨黃犬:我把你當朋友 你卻把我當畜生?丨原創

狗年說狗丨黃犬:我把你當朋友 你卻把我當畜生?丨原創

狗身上閃爍著的對人類的朋友情誼傳遞了數千年。讓我們不再將狗視作一種附屬品,而去珍惜和體會這如同朋友的情誼。

我們常說:「狗是人類最好的朋友。」狗大概是最早被人類馴化的家畜之一,所以從古代有很多讚頌狗的忠誠的故事。而我們若仔細揣度「朋友」這個詞會發現,在這些狗與人類的相處的故事中,更多地給予狗「忠」的屬性,卻常常忽略了它們的「情」。

我們今日就來看兩個體現狗與人類情義的故事吧。

《史記·李斯列傳》中記載,楚人李斯入秦國為官,助秦王滅了六國,在秦統一天下後作了丞相,一時風光無限。始皇帝死後,他又與趙高合謀偽造秦皇遺詔,立胡亥為二世皇帝。然而之後卻深為趙高所嫉妒,在秦二世面前誣陷李斯與其子謀反。李斯鋃鐺入獄後,被嚴刑拷打,終於招架不住導致屈打成招,被判了腰斬。臨刑前,他對次子說的一段話令人欷歔不已:

「吾欲與若復牽黃犬俱出上蔡東門逐狡兔,豈可得乎!」

若是我還想與你牽著家中黃犬一起在上蔡東門外追逐狡兔,又怎麼還能夠實現呢!

說完,父子相擁而泣。

人們都嘆李斯在死前方得通透,察覺功名利祿只是過眼雲煙,甚至帶來殺身之禍,只有在家鄉享受天倫之樂,才是真正的快樂。「上蔡黃犬」後用來比喻仕途兇險,但實際上卻是「仕途兇險」的另一面。李斯所嘆的「黃犬不復牽」,寄託了他對於家鄉歡樂生活的懷戀,黃犬在此時便成了家鄉的一個美好符號,成了對故友情感的寄託。共與打獵,從前的李斯、李斯兒子與黃犬,不就是相互幫助的朋友的關係嗎?與家人、朋友在一起,正是將逝之人最大的心愿。

唐太宗在為《晉書·陸機傳》寫篇制的時候,曾經這樣感嘆陸機的去國遠逝,於戰亂中枉失性命:「上蔡之犬,不誡於前;華亭之鶴,方悔於後。」上蔡犬與華亭鶴,都是故國有靈性的動物,在往日的生活中,與朋友無異。實際上,後代的逸聞故事中,陸機也有一隻頗有靈性的狗。據《述異記》記載,陸機年少時喜歡打獵。他年少寓居與家鄉吳地,有一名豪士送給他一隻快犬,名叫黃耳。後來西晉滅吳,陸機北上在洛陽做官,許久沒有收到家鄉寄來的信件,便對黃耳說:「我家很久沒有來信了,你能夠幫我把書信捎去嘛?」這本身是一句隨口的戲言,不料黃耳卻搖著尾巴叫著答應了。

於是,陸機寫好了書信,將它放置於竹筒中,又將竹筒掛在黃耳的脖子上。黃耳便賓士到吳地送去了書信,還將作答的書信放到竹筒中,依舊疾馳著回了洛陽陸機處。

陸機好獵,豪士送給陸機這條狗,應該是為了幫助陸機一起打獵,這和上一個故事中李斯與黃犬的關係如出一轍,是並肩作戰的戰友。或許連陸機自己也未曾想到,這條跟隨者他來到洛陽的獵狗,成了他寄託家鄉思念的有力幫手。如果說黃耳將陸機的書信寄到吳地,是完成了陸機的囑託,那麼能把回信也捎回來,卻是額外的聰明之舉了。黃耳似乎能夠讀懂陸機的思鄉情,亦是因為人與狗之間亦有情。

這個故事被記載在各種逸聞小說中,有的版本中,黃耳不顧自身奮力賓士,在送回回信之後,精疲力竭而死。陸機傷心至極,在不遠處為黃耳建了一個墓冢。宋代梅聖俞有詩《陸機宅》一首:「我思陸平原,廢宅荒草深。才高乃速禍,事往不可箴。飢鳥啄樹顛,野鼠窟庭陰。黃耳亦已死,家書無復尋。」說明這個故事流傳之廣。「黃耳亦已死,家書無復尋」,此處讀來滿滿是朋友不在、家鄉難還的蒼茫之感。

千年以後,我們仍舊在讚揚著狗身上閃爍著的朋友情誼。我們現在雖然很少用狗打獵,也不再用狗送信,但春節期間,在廣大的中國鄉村,也有不少的狗為我們看家護院;在城市中,也有可愛的寵物狗與我們相伴度過這新的一年。讓我們不再將狗視作一種附屬品,去珍惜這如同朋友的情誼。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騰訊儒學 的精彩文章:

一個好漢三個幫:《素書》教你如何發現利用好幫手
狗年說狗丨犬尚知「生而有責」,何況人乎?丨原創

TAG:騰訊儒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