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莫奈一生畫的睡蓮,都在這裡了

莫奈一生畫的睡蓮,都在這裡了

學畫畫、愛創作、做推廣,就點美術大咖

最實用的美術平台,推廣最優秀藝術家

GIF

///關注美術大咖 享受藝術盛宴///

克勞德·莫奈(Claude Monet,1840年11月14日-1926年12月5日),法國畫家,印象派代表人物和創始人之一。莫奈是法國最重要的畫家之一,印象派的理論和實踐大部份都有他的推廣。莫奈擅長光與影的實驗與表現技法。他最重要的風格是改變了陰影和輪廓線的畫法,在莫奈的畫作中看不到非常明確的陰影,也看不到突顯或平塗式的輪廓線。莫奈對於色彩的運用相當細膩,他用許多相同主題的畫作來實驗色彩與光完美的表達。莫奈曾長期探索光色與空氣的表現效果,常常在不同的時間和光線下,對同一對象作多幅的描繪,從自然的光色變幻中抒發瞬間的感覺。

莫奈一生共留下500多幅素描和2000多幅油畫。但其作品在國人中知曉度最高的要算《睡蓮》系列。莫奈一生畫的睡蓮作品有數十幅之多,很多都屬於組畫,所謂「組畫」,就是畫家在同一位置上,面對同一物象,在不同時間、不同的光照下所作的多幅畫作。區分它們的,僅僅只是大師對光與色的瞬間捕捉。這大概是莫奈晚年作品中的一個特色。

《睡蓮》系列作品,從1897到1926年,莫奈總共畫過181幅。1883年,莫奈搬進了塞納河畔的一棟農屋和庭院,他逐步把存糧的倉庫改建為畫室,把庭院變成了大花園。莫奈熱愛大自然,廣袤的田野、潺潺的流水、變化無窮的天空,這些都是他繪畫的對象。庭院池中的睡蓮,紅的、白的、紫的,靜靜地躺在綠色的大「床」上,展示著它們的美麗。

不管颳風下雨、陰雨綿綿,還是陽光燦爛、微風習習;無論是白天還是傍晚,莫奈總是坐在池塘邊,觀察自然,感受光線,用畫筆記錄下來。他以花園中的睡蓮、百子蓮、垂柳與日本橋為對象,畫出了一系列為世人所景仰的傳奇之作。他這些畫經常是無題的,他說:「重要的不是主題,而是畫家自己的觀察和感受。

作為印象派的創始者與最高成就者莫奈一生都在追逐自然界的光與影。很少有人像莫奈一樣針對同主題專門描繪不同季節、不同光線和天氣狀態下的色彩變化。而他重要的系列名作如稻草堆、白楊、教堂和花園,都是到吉維尼之後20年內完成的,其中包括集印象派之大成的《睡蓮》。這些作品不僅成為法國藝術的瑰寶,更成為世界藝術的珍品。那時的莫奈凌晨3 點就起床,一連幾個小時坐在睡蓮池畔,感受和自然的心靈交融,捕捉不同季節、不同氣候乃至一天的不同時刻里,花與水在光的閃爍和風的流動中,變換顫動的瞬時效果,把這種稍縱即逝的印象複述到畫布上。

其實,晚年的莫奈並不如它的睡蓮池那樣寧靜安詳,好友們、妻子和長子的相繼去世令他飽受打擊,也令他原有的眼疾加劇,發展成為白內障。患白內障的莫奈,就像耳聾的貝多芬,將自己置之死地而後生。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他請人修建了天花板透光的巨大畫室,進行《睡蓮》組畫的創作。在生命的最後幾年,白內障手術成功的莫奈致力於今天放在橘園美術館的巨作《睡蓮》,那時的他用色更加自由和率性,甚至用上了黑色和混濁的中性色;構圖也更為渙散,常常只剩下線條感。儘管很多人都認為視力問題影響了他的晚期畫風,但莫奈堅持自己沒有脫離他遵循的現實原則:「我只是觀察了世界所展示出來的一切,並用筆記錄下來。」不管結論如何,當花園裡的一切歸於寂靜,只有睡蓮緩緩地吐納,或許這就是莫奈晚年的寫照。

聲明:素材來源網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END-

-文章由美術大咖編輯整理-

圖文編輯丨小楓

責任編輯丨二胖

審核丨大咖

爆料、美術交流、投稿、商業合作有意請撩

美術大咖主編——陳路生

交流探討 非誠勿擾

-關注美術大咖 享受藝術盛宴-

GIF

-長按即可關注美術大咖-

轉載請註明:美術大咖(id:meishudaka)

文章底部添加本公眾號二維碼否則視為侵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美術大咖 的精彩文章:

2018年,這才是愛畫畫的人最幸福的事!
油畫中的大海,那可是相當的美!

TAG:美術大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