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為攻佔一要塞,此國太子率30萬大軍突襲,結果徹底葬送戰爭主動權

為攻佔一要塞,此國太子率30萬大軍突襲,結果徹底葬送戰爭主動權

1916年2月21日清晨,天氣格外寒冷。沿著長達6英里的前線,德軍在完美隱蔽下以每小時十萬發的驚人速度,將炮彈射向法軍堡壘,著名的「凡爾登戰役」就此爆發。在以凡爾登要塞、布拉邦特和奧爾內的村莊為界的三角形地區,超過200萬發炮彈密集落下,幾乎將地面的一切構築物轟得乾乾淨淨。十二個小時後,德軍趁著夜色匍匐前進,以試探法國的抵抗能力。殊不知,與法軍的拉鋸就此展開。

凡爾登戰役形勢圖

早在前一年的12月,德國統帥部就做出了戰略目標西移的決定,經過反覆磋商,總參謀長法爾肯海因將著名的要塞城市凡爾登作為目標。凡爾登位於巴黎以東,是英法兩軍戰線的突出部分,對深入法國北部的德軍構成了嚴重威脅。圍繞這一戰略要地,德、法兩國軍隊曾數次交手,但德軍皆未能如願,法軍則在原有基礎上構築了永久工事和3道野戰營地,安排11個師和600餘門火炮進行守衛。

埃里希·馮·法爾肯海因畫像

在德國人看來,如果能佔領凡爾登,其效果可謂一石二鳥。首先,德軍攻佔凡爾登必將重挫法軍士氣,同時又可打通前往巴黎的戰爭交通線,一旦攻破巴黎,法國的滅亡就只剩下倒計時,而英、俄兩國軍隊則根本沒有招架之力。因此,德國方面希望通過先發制人的方式,突破法軍防線,進而牽制與消耗法軍的有生力量,戰爭局勢將會產生重大改變。

經過精心動員,德國調集27個師和上千門火炮進攻凡爾登,其主力部隊為皇太子威廉親率的第五集團軍,下轄18個師(後陸續增至50個師),約佔西線德軍總兵力的百分之五十。

版畫上的凡爾登要塞

為隱瞞德軍的戰略意圖,總參謀長法爾肯海因便大張旗鼓地向香貝尼地區增兵,法軍總司令霞飛結果真上當了。自從1914年後德國因數次進攻未果而轉移陣地後,法國人就認為凡爾登要塞的爭奪戰已經過時,雖然派兵駐守但並未引起足夠的重視。為節約資金及戰略物資,總司令霞飛甚至在1915年就要求凡爾登要塞停止強化加固。

亨利·菲利浦·貝當畫像

得知德軍向香貝尼大量聚集的消息後,霞飛確信德軍將會從這裡進攻然後沖向巴黎。殊不知,德國人在暗中向凡爾登輸送士兵及物資。數天後,英法聯軍終於弄清法軍的真實想法。這下子霞飛是真的慌了神,要求法國部隊不顧一切代價趕赴凡爾登,然而到2月21日,僅有兩個師如期到達。面對德國上千門火炮的猛烈轟擊和輪番衝鋒,要塞司令貝當指揮法軍拚命抵抗,第一天就被德軍推進了六公里。畢竟他麾下只有2個師,加上趕來馳援的2個師,根本沒法抵擋住德國人。

凡爾登戰役場景

萬幸的是,法軍總算穩住了陣腳,並在其餘援軍到達開,開始了與德軍的艱難拉鋸。由於第一天未攻克凡爾登,德國軍隊先機盡失,只能不停向凡爾登增兵,以求通過人數優勢贏得決戰。到4月份時,法國軍隊人數已與德方相當。無奈之下,一直穩坐指揮部的皇太子威廉衝上前線,並下令使用毒氣彈。然而法軍仍然將德國人擋在了要塞前。

秋天時,法軍開始反擊,陸續奪回了數個丟失的陣地。在這關鍵時刻,法爾肯海恩因指揮不力被德皇下令免職,興登堡出任總參謀長。9月2日,德皇無奈批准停止進攻凡爾賽。從10月24至至1月18日,法軍基本收復了被德軍攻佔的所有陣地,「凡爾登戰役」宣告結束。

凡爾登戰役紀念館

在這場戰役之中,雙方投入總兵力逾200萬人,傷亡人數達73萬之多,因此又被稱作「絞肉機」。可以說,凡爾登戰役是一戰的決定性戰役和重要轉折點,也是一戰中破壞性最大、持續時間最長的戰役,挫敗了德國一舉佔領巴黎的企圖。由於德國損失慘重又無法及時彌補,德國的軍事進攻能力在此戰後從頂峰跌落至谷底,最終喪失了戰爭主動權,2年後不得不向協約國投降。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趣觀歷史 的精彩文章:

中國深山有一奇特民族,恪守使命三百餘年,最早發現者卻是日本人
他是袁世凱最牛兄長,雖是平民卻令後者下跪哀求,還絲毫不敢反駁

TAG:趣觀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