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吃肉原來好處多多,用對方法保健康

吃肉原來好處多多,用對方法保健康

蘑菇香,回歸自然保安康

自古以來,人們崇尚「葯療不如食療」。祖國傳統醫學認為,對疫病的防治,並非孤立地依靠藥物,更應注重於人的營養和飲食調理,以固根本。利用飲食防病治病,在我國有著悠久的歷史,比如食用各類菌藻類食物。在美國菇類被稱為「上帝食品」,在日本被譽為「植物性食品的頂峰」,我國則把菇類稱為「山珍」,菇類被公認是三高一低(高蛋白、高維生素、髙礦物質、低脂肪)的健康食品。食用菌指可食的菌類食物,它們味道鮮美、營養豐富,並均有一定防病治病的藥效。

現代醫學研究表明,食用菌含有人體必需的8種氨基酸、14種維生素、多種礦物質和多糖等營養成分,它和糧食、肉類等合理搭配是人類極好的食譜。新鮮蘑菇含蛋白質3%~4%,比大多數蔬菜高得多,干蘑菇則高達40%,大大超過肉、魚、禽,蛋中的蛋白質含量,且其氮基酸組成平衡,尤其是賴氨酸和亮氨酸豐富。菇類是多種維生素的寶庫,含有豐富的維生素B1、B2、B12和C等,蘑菇中含維生素B1、B2比肉類高,含維生素B12比乳酪和魚還髙,是膳食中維生素B12(植物性食品一般不含)的最佳來源。菇類還含豐富的納、鍾、柯、鐵、梓、鵬等無機鹽和憐酸腺音、酷級酸酶等。具有滋陰補陽、益氣活血、補腦強心、延年益壽等功能。同時,食用菌具有降低血清膽固醇、改善血液循環、提高血液載氧能力、提高肝臟解毒能力等藥性作用。常食用,可全面調節人體生理機能,促進新陳代謝、增強免疫功能、延緩衰老,是較為理想的保健食品。

例如,木耳中的膠質可把殘留在人體消化系統內的灰塵、雜質吸附集中起來排出體外,從而起到清胃滌腸的作用。黑木耳能減少血液凝塊,預防血栓等疾病的發生,有防治動脈粥樣硬化和冠心病的作用。木耳還含有抗腫瘤活性物質,能增強機體免疫力,常食用可防癌抗癌。

藻類大多屬海洋性食品,其中的螺旋藻含有18種氨蕋酸(包括8種人體所必需的氮蕋酸)、11種微量元素及9種維生素,可以健體強身、幫助消化、增強免疫力、美容保健、抗輻射。海藻多糖還有抗腫瘤、抗艾滋病的功能。

維C靠青,營養靠葷

蛋白質:一般說來,肉類食物中最有營養價值的營養素是蛋白質,平均含量為10%-20%。肉類蛋白質不僅含量高,同時由於肉類蛋白質含有人體所需要的全部必需氨基酸,並且比例適宜,能被人體很好地吸收和利用,因此屬於優質蛋白質。

脂肪:肉類食物中的脂肪含量為7%~50%,同蛋白質一樣,不同動物或不同部位的肉中,脂肪含量差別也很大。脂肪能給肉類食物帶來良好的口感,使肉吃起來很香,同時,臘肪也為人們帶來大量的能量。但是,由於動物脂肪中含有較多的飽和脂肪酸,動物內臟中還含有較高的膽固醇,脂肪產生的能量較髙,如果攝入量過大,對身體不利。因此,肉類食物中的脂肪攝入量是應該加以限制的。

礦物質:肉類的礦物質含量大約1%左右,包括鉀、鈉、鈣、鎂、硫、磷、氯、鐵、鋅等多種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尤其是肉中所含的鐵,是以血紅素鐵的形式存在的,很容易被人體吸收利用,是人體鐵的重要來源。肉類食物中所含的鋅,既豐富又易於被人體吸收,是人體鋅的最好來源。

維生素:肉類食物還是人類B族維生素的主要膳食來源,也是維生素A和生物素及葉酸的重要來源^特別是動物內臟中的b族維生素以及肝臟中的維生素A,其含量更是異常豐富,是人類獲取這些維生素的重要途徑之一。

適量吃瘦肉,少吃肥肉和葷油

魚、禽、蛋、瘦肉等動物性食物是優質蛋白質、脂溶性維生素和礦物質的良好來源。動物性蛋白質的氨蕋酸組成更適合人體需耍,且賴氨酸含量較高,有利於補充植物性蛋白質中賴氨酸的不足。此外,肉類中鐵的利用較好,動物肝臟含維生素A極為豐富,還富含維生素B1、B2和葉酸等。但值得注意的是,肥肉和孽油為高能量和高脂肪食物,攝人過多往往引起肥胖,而且是某些慢性病的危險因素,應當少吃。

相比之下,雞、魚、兔、牛肉等動物性食物不僅含蛋白質較高,而且飽和脂肪、總脂肪量和膽固醇含量較低,產生的能量也遠低於豬肉,所以,應大力提倡吃這些動物性食物,適當減少豬肉的消費比例。

食肉不必恐慌,吃好也可健康

從前人們是吃不飽飯、吃不上肉,現在人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想吃什麼就吃什麼,可是有些人不懂,以為雞鴨魚肉就是營養好的。其實吃東西是耍講平衡的,要葷素搭配,人不能光吃素,也不能光吃肉。從人的牙齒構成來講,人生出來就是要吃肉的,人的牙齒有32顆,上面5顆、下面5顆槽牙是吃五穀雜糧的,前面四顆門牙是吃蔬菜、水果的,還有一顆叫犬牙,四個加在一起就是吃雞鴨魚肉。

隨著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在現代人一致呼籲健康飲食的口號聲中,大部分人過多地誇大了蔬菜的好處,卻忽略了肉類中的營養成分。不少愛美的女性拒「肉,,於千里之外,甚至談「肉」色變,深怕肉類中的脂肪和熱量影響自己的身材,從而強迫自己成為準素食主義者。殊不知,肉類中含有多種人體所必需的營養素。英國營養基金會總幹事卡比達教授就指出,不吃紅肉會令身體較易受細菌感染,而且肉類含有多種人體必要的營養(人體血液所需的鐵質和骨骼所需的維他命D等),缺少這些營養素會導致多種疾病。

人體組織是由細胞構成的,而細胞更新需要蛋白質提供更多更新的「料」,以促進生長發育和修補組織。因此,在膳食中應合理地依靠脂肪提供能fi,以「保護」蛋白質,避免被「氧化燃燒」,讓蛋白質發揮更重要的作用。所以,適量攝入瘦肉、魚類等,這是維護人體健康必需的。

由此可見,高血壓病人適當增加鉀的攝入量是有益的。值得注意的是,有些高血壓病人由丁?持續服用利尿劑、降?葯,使排尿增多,鉀隨之排出,發生低鉀傾向的可能性更大,所以,服用這類藥物治療的病人,更應注意補鉀。補鉀的方式主要分葯補和食補兩種。葯補常首選氯化鉀,主要適用於服用利尿劑降壓藥治療的病人,而食補則適用於所有高血壓病人,包括那些輕度高血壓,尚未服用降壓藥物治療的患者。含鉀豐富的食品很多,主要有瘦肉、牛肉、魚類及其他海產品、小白菜、油菜、黃瓜、西紅柿、土豆、橘子、香蕉、桃、葡萄乾等蔬菜與水果。

有人擔心食用瘦肉、魚類等高蛋白的食品,可能對高血壓病人不利,其實大可不必擔心。研究結果表明,低蛋白飲食對於高血壓病人比高脂肪飲食更有害,是發生中風的主要因,因此耍求高血壓病人應保證適量蛋白質的供應。但高血壓病人要少吃羊肉,患有冠心病、高血)玉、高脂血和肥胖的人要忌食肥豬肉。

豬、牛、羊肉--日常飲食中必不可少的佳品

豬肉是人體蛋白質和脂肪的主要來源之一,豬的瘦肉和肥肉分別含有蛋白質16.7%和2.2%;脂肪28.8%和90.8%;水份是53%和6%。豬肉中含有豐富的磷和鐵,並且豬肉中的鋅也是兒童智力生長發育所必需的元素,與肉結合的鐵才容易被人體吸收。其他一些微量元素如錳、硅、硒、氟等也都含有。豬肉具有補腎、養胃、滋肝、潤肌膚、滋陰潤燥的養生保健功效。牛肉中含有的蛋白質、脂肪、維生素A、B族維生素、維生素D、釣、鐵、磷等非常豐富。營養價值很高,是滋補強壯的上品。此外,牛肉在強筋骨、養脾胃、安中益氣、消水腫、除濕氣等方面有很好的藥用功效。

羊肉所含的鈣質、鐵質都高於豬肉,對貧血、肺病及體質虛弱的人非常有益。每100克羊肉中含有蛋白質17.3克、碳水化合物0.5克、脂肪13.6克、鈣15毫克、鐵3毫克、磷168毫克、膽固醇70毫克,以及其他一些微蛩元素。羊肉可以益氣補虛、溫中暖下。是治療虛勞、腹痛、腰膝酸軟、產後虛冷得最佳食品。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