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有一種武器的威力堪比核彈,沒想到竟然是——

有一種武器的威力堪比核彈,沒想到竟然是——

原標題:有一種武器的威力堪比核彈,沒想到竟然是——


精神武器的殺傷力究竟有多大


影響社會變遷的方式有很多種,諸如政治制度、經濟模式、人口結構、武力戰爭、種族信仰、環境氣候等等,其中還有一種方式不能忽略,同樣擁有巨大的能量,不僅影響、乃至改變歷史的路向,這就是以圖書為代表的文化產品。梳理中外歷史不難看出,在社會進程的特定歷史節點上,圖書作為文化載體,其威力絲毫也不亞於槍炮。讀《作為武器的圖書》(商務印書館2016年版)這本著作,令我們真正認識到圖書作為精神武器,不論是在過去、現在還是未來,具有強大的殺傷力。


本書作者約翰?B?亨奇是美國圖書收藏家,他不但長期痴迷珍稀圖書的搜尋,還深入研究圖書在社會思想傳播與控制中的理論問題。《作為武器的圖書》這本著作分為「培育新市場」、「圖書作為思想戰爭的武器」、「美國文化在海外的影響力」三個部分,亨奇以大量的文獻和數據,詳盡敘述了二戰中美國向海外出版發行圖書的過程。他旨在表明:二戰作為有史以來人類歷史上最大規模的戰爭,不僅是現代軍事科技的比拼,同時也是思想文化之間殊死博弈。



二戰之前,美國已經擁有完整的圖書生產、發行、銷售體系,正因如此,對於海外圖書市場的開拓,從政府到出版商,並沒有太大的積極性。然而伴隨著戰爭的深入和持續推進,美國出版社敏銳地意識到向海外推廣圖書的重要性。而這一認識,皆緣於納粹德國的倒逼。

狂熱的納粹分子希特勒,執掌德國軍政大權之前,在《我的奮鬥》一書中,大力鼓吹種族主義和暴力戰爭,試圖摧毀現成的世界秩序。此書出版後,在德國乃至整個歐洲,獲得無數狂熱青年的追捧。希特勒發動二戰後,在被侵略的國家和地區,對原有的圖書進行封存、銷毀,圖書審查更為苛刻,其意在試圖用唯一的納粹圖書,影響民眾的價值導向。


歐洲戰場上,法國的維希政府投靠納粹德國的懷抱後,這個曾經是世界上主要的圖書出版大國,自此沉淪。對於英國,德國納粹的空軍經常大規模空襲倫敦和其他主要城鎮,其中,大型圖書館和圖書經銷商的倉庫是重要目標。僅在一次空襲中,英國就有不少於2000萬冊圖書毀於炮火。亞洲戰場上,日軍入侵中國及東南亞國家,在佔領區對圖書出版審查的管控程度絲毫也不亞於德國。



在這種形勢下,美國出版商們自發行動起來,成立了戰時圖書委員會。當然,這個民間組織的發起得到了官方的大力支持,兩者之間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時任美國總統的羅斯福說:「圖書不可能被烈火消滅。人死了,但圖書永遠不會死去。永遠沒有人也沒有武力能夠將思想關進集中營。沒有人也沒有武力可以從世界奪走圖書,圖書中包含著人類針對暴政永恆的反抗。在這場戰爭中,圖書是武器。」


美國戰時圖書委員會之於圖書出版的對象非常明確,那就是在海外作戰的美國軍人、同盟國軍民,以及被法西斯佔領的國家和地區的千萬民眾。戰時圖書委員會在充分調研的基礎上,迅速調整策略,嚴格挑選書目,規範圖書開本,從封面設計到內容編排,進行重新製作印刷。這項計劃命名為「跨大西洋版本」。每一冊圖書封面上,都進行了專門標註。


跨大西洋版本系列圖書涉及到政治、軍事、文學諸多領域,如《偉大時代》、《美國如何生存》、《美國外交政策和美國的戰爭目標》、《沃塞爾醫生的故事》、《田納西河流域管理局的奇蹟谷》等等作品。這些圖書,有的語言是英語,有的法語,也有的是荷蘭語等等,這是為了滿足不同國家的需求而「定製」。


為了實施這項出版計劃,美國戰時圖書委員會一度把圖書印製車間搬到了英國,以便節約運輸成本。而英國也不甘示弱,為了擴大自身的影響力,也相應地出台了「海外版本系列」圖書計劃,其運作模式和美國大體相當,那些運往海外的圖書包括《主流》、《更好的世界有多新穎》、《漫步在陽光下》、《論本土文學》、《我們運輸艦的黎明》等等。


歐洲戰場上,除了能隨處見到飛機、坦克、槍彈之外,美國跨大西洋版本和英國海外系列版本圖書也四處可見。本書中描述的一個場景非常令人難忘:1944年6月6日,美英聯軍在法國諾曼底海灘登陸,而成千上萬箱的圖書,幾周之內已經通過各種途徑先期運抵歐洲大陸。其目的地讓法西斯統治下的民眾,對正在進行的戰爭有一個清醒的判斷,從而為戰爭取得勝利爭取民意和人心。另外,美國為了在遠東作戰的軍人們認識一個清晰的日本,特邀女學者、人類學家魯思?本尼迪克特著書《菊與刀》。二戰取得最終勝利之後,美國針對德國、日本制定了周密的圖書出版計劃,一是為了撫慰戰爭中心靈創傷的民眾,二是通過圖書清除頑固的法西斯主義毒瘤,讓社會回歸常態。


美國戰時圖書委員會在向歐洲輸送圖書時,並未遺忘給作為遠東戰場的中國輸送圖書。客觀上講,當時的中國是一個文盲佔據多數的國家,同時也是只有極少數人懂英語的國家,英語圖書對於中國軍民而言無法派上用場。然而,美國出版商並未放棄努力,依然組織翻譯了《緬甸醫生》、《瓦塞爾醫生的故事》、《美國》三種漢語圖書,其實在思想取向和價值判斷方面,中國人和美國人、歐洲人存在天壤之別,保家衛國的觀念千年前就根植人心。


美國在二戰中把圖書作為一種精神武器,成功地輸送到海外,表面上看是緩解各類人群的閱讀之渴,本質上是巧妙地灌輸美國的意識形態,目的是讓各地民眾對美國的所作所為,形成思想上的服從者。從另外的角度來看,這也許就是文化上的一種入侵。美國在二戰前後推廣的跨大西洋版本計劃,為戰後美國圖書在全球市場的發行銷售奠定了民眾基礎,並從中獲取更大的經濟效益。


轉自「武漢書評」。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美國史教學與研究 的精彩文章:

孫英剛:一個歷史學家眼中的2017年電影

TAG:美國史教學與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