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奧斯卡頒獎季必看的8部電影

奧斯卡頒獎季必看的8部電影

眾所周知,作為好萊塢電影工作者一年一度的集體「意淫」的盛會——2018年奧斯卡馬上就要塵埃落定了。奧斯卡早就成為了美國乃至全球電影人心中的一個里程碑,連大師級的馬丁斯科塞斯都說過,如果在自己墓碑上能留下「奧斯卡獲得者」的話,就此生無憾了,似乎獲得奧斯卡就是一個電影人的人生巔峰。

雖然奧斯卡獲獎電影很多時候並沒有很傑出,甚至有時候會出現一些爛片,但總體來說,它仍舊能代表過去一年中世俗能接受的最高電影製作水準。

現在就讓我們來看看本屆奧斯卡有哪些必看的得獎熱門影片。

1. 水形物語 The Shape of Water (2017)

導演: 吉爾莫·德爾·托羅

編劇: 吉爾莫·德爾·托羅 / 瓦內莎·泰勒

主演: 莎莉·霍金斯 / 邁克爾·珊農 / 理查德·詹金斯 / 奧克塔維亞·斯賓瑟 / 邁克爾·斯圖巴

愛拍「怪獸電影」的吉爾莫·德爾·托羅這次又回歸了溫情路線,推出了這樣一部浪漫至極的暗黑愛情童話。電影情節很簡單:啞女戀上人魚怪物,試圖幫助他逃出軍方的實驗基地。但不同於美女與野獸的故事,這部電影的女主角是個長相普通的啞巴,電影的背景也安排在美蘇冷戰最窒息的那段時期。

導演的拍攝手法很復古,敘事也並不複雜,但是場景設計則非常唯美。一幕在浴室里灌水共游的情節既帶有調皮的意味,又美麗而夢幻。影片一開始有就有一個梗,那就是女主角脖子上的三道疤痕,而在影片結尾,這個細節真正升華了影片故事所要表達的浪漫,真是點睛之筆。

另外,導演在影片中也埋下了很多對經典的致敬,可以說是導演作為一個「迷影人」給影迷們留下的小福利。

儘管有這麼多出色的地方,我仍然感覺有些失望,我沒有看到一部傳世經典所需要的那種突破性,可能還是我對這部威尼斯電影節「金獅獎」得主的期待過高了吧。

2. 伯德小姐 Lady Bird (2017)

導演: 格蕾塔·葛韋格

編劇: 格蕾塔·葛韋格

主演: 西爾莎·羅南 / 勞里·梅特卡夫 / 崔西·萊

本片的導演是個80後的女生,以前當過演員,因此也可以理解本片從頭至尾的那種活潑和不安分。我估計每個80後出生的女生都會喜歡這個片子,因為女主角就是他們自己!

電影發生在加州最不像加州的地方:薩克拉門托。開始的一句話就把我逗樂了:所有喜歡談論加州享樂主義的人肯定沒在薩克拉門托渡過聖誕節。。。這部電影的調調是典型的美式青春片,美式青春片的特點就是:裡面的角色全都是一本正經的逗逼!

女主角的理想是逃離溫暖的加州,去陰冷的東海岸讀書,不滿意媽媽的過度保護,不知道出於什麼原因想把自己的名字改成「Lady Bird",喜歡帥的男生,而且還容易喜新厭舊。這些事是多麼不成熟,又是多麼真實!這就是為什麼它在爛番茄上面會口碑炸裂的原因吧。

影片鬧了大半部分,但結尾卻很溫情,伴隨最後女主角的電話留言,觀眾都會眼含淚光。我雖然不覺得它能在頒獎季有太多斬獲,但仍然很喜歡裡面的那種很自我的表達,這樣一部小品式的電影值得去看看。

3. 華盛頓郵報 The Post (2017)

導演: 史蒂文·斯皮爾伯格

編劇: 麗茲·漢娜 / 喬希·辛格

主演: 梅麗爾·斯特里普 / 湯姆·漢克斯 / 莎拉·保羅森 / 鮑勃·奧登科克

由於網上資源畫面較為模糊,這是這個片單里我唯一沒看過的電影了。這部電影入圍奧斯卡太正常不過,斯皮爾伯格加上漢克斯和梅姨這樣的夢幻組合不獲提名天理難容啊!但這部電影要獲大獎的可能也可以說幾乎為零,這幾位大爺大媽獲得的奧斯卡已經手指都數不過來,該讓位給別人了。

說實話,對於這樣的電影我是比較排斥的,因為它太主旋律了!打個不太恰當的比喻,這片在美國就相當於「新聞聯播」在中國一樣,不用猜也就那幾個「鼓吹民主和自由」套路,比較乏味。漢克斯和梅姨的演技肯定還是會無可挑剔,但這樣「奧斯卡特供」的電影,雖然不可忽視,但過幾年就會被人遺忘。

4. 敦刻爾克 Dunkirk (2017)

導演: 克里斯托弗·諾蘭

編劇: 克里斯托弗·諾蘭

主演: 菲恩·懷特海德 / 湯姆·格林-卡尼 / 傑克·勞登 / 哈里·斯泰爾斯 / 阿奈林·巴納德

這部電影我說了太多了,不想再說什麼。本來是沒有預料到它會被提名的,因為學院派從來不叼諾蘭,但這次居然同時給了最佳影片和最佳導演的提名,難道是態度轉變的開始嗎?

可以肯定的是本片無疑是諾蘭比較成熟的導演技法體現,雖然今年估計是陪跑的命,但征服奧斯卡評委是一場持久戰!(參考老馬丁和小李子師徒倆的經歷)

5. 方形 The Square (2017)

導演: 魯本·奧斯特倫德

編劇: 魯本·奧斯特倫德

主演: 克拉斯·邦 / 伊麗莎白·莫斯 / 多米尼克·威斯特 / 泰瑞·諾塔里 / 克里斯托弗·萊索

現在說到這部影片了,我要嚴肅地跟大家聲明,這是我在本年度奧斯卡提名影片中的最愛!沒有之一!

這是提名最佳外語片的一部瑞典電影,它還有一個頭銜,就是今年戛納電影節金棕櫚獎得主。其實我個人認為金棕櫚的爛片幾率跟奧斯卡最佳影片相比有過之而無不及,但今年這部是我近幾年來看到的最出色的,阿莫多瓦大師領導的評審團水準非常高。

電影的核心是歐洲精英階層所討論的一些熱點問題:社會階層的斷裂,對政治正確的質疑等等。但電影並沒有拿到檯面上一本正經地說,而是通過一系列的複雜情節旁敲側擊,運用諷刺和戲虐的手法在主人公克里斯丁身上得以集中。

電影的每個故事和每個細節可以說都是一個隱喻,當觀眾在看到主人公一次又一次尷尬笨拙的應對之後,不禁會想到我們每個人的日常,似乎電影的表達正在一點點挖掘那些植入精英階層深層的虛偽。電影拍得很冷靜,但所表達的道德困境卻能讓我揮之不去。這種感覺讓我想起了前些年的另一部在戛納獲獎的北歐電影:《狩獵》。

整部電影似乎沒有挑明什麼東西,點到即止,留待觀眾自己來理解。你是一笑而過,還是陷入深深的思考呢?

6. 魅影縫匠 Phantom Thread (2017)

導演: 保羅·托馬斯·安德森

編劇: 保羅·托馬斯·安德森

主演: 丹尼爾·戴-劉易斯 / 薇姬·克里普斯 / 萊絲利·曼維爾 / 卡米拉·拉瑟福德 / 吉娜·麥基

這是已經數次提名最佳導演的保羅·托馬斯·安德森(縮寫PTA)的又一力作,更重要的是三屆奧斯卡影帝丹尼爾·戴-劉易斯已經宣布這是他的最後一部電影,他將至此退出影壇。。。

剛開始,我很無法理解,導演PTA作為一個幾乎從沒有在加州之外拍過電影的導演,怎麼會自編自導去嘗試一部如此英式的作品?而本片的觀影過程讓我無法相信這部電影的這種極致的細節把握會做得如此優雅和有美感。

作為影片的靈魂人物,丹尼爾·戴-劉易斯又一次奉獻了殿堂級的表演,每一個小動作和眼神都可以體現男主角的那種追求完美的偏執和癲狂。而令人驚喜的是,不太出名的女主演薇姬·克里普斯表現可謂驚艷。她眉目之間的表情很能體現出人物的立體感,一種倔犟中帶有青澀的感覺非常到位。

影片說的是一個可以稱為扭曲的愛情故事,電影最讓人毛骨悚然的一幕出現在結尾,男女主角在對話前的眼神交鋒讓人窒息,年度最佳表演啊!如果讓我來選,這是本屆奧斯卡最佳影片得主!

7. 逃出絕命鎮 Get Out (2017)

導演: 喬丹·皮爾

編劇: 喬丹·皮爾

主演: 丹尼爾·卡盧亞 / 艾莉森·威廉姆斯 / 凱瑟琳·基納 / 布萊德利·惠特福德 / 卡賴伯·蘭德里·瓊斯

表面上來看這部影片被提名最佳影片令人摸不著頭腦,但事實上去年這部影片被很多權威雜誌都評為了年度十佳,可見在影評人圈子裡很受重視。

這確實是部很精彩的驚悚片,腦洞非常大,而且節奏把握和各種元素拿捏得也不錯。更重要的是,在特朗普時代,這樣一部讓人很容易聯想到種族問題的電影多少被賦予了一定的政治色彩。

電影情節就不多說了,劇透後去看會很沒勁,作為消遣娛樂一下,順便罵罵特朗普還是不錯的,但要如果說要得最佳影片就是笑話了。

8. 三塊廣告牌 Three Billboards Outside Ebbing, Missouri (2017)

導演: 馬丁·麥克唐納

編劇: 馬丁·麥克唐納

主演: 弗蘭西斯·麥克多蒙德 / 伍迪·哈里森 / 山姆·洛克威爾 / 艾比·考尼什 / 盧卡斯·赫奇斯

把這部電影放在最後是因為我覺得這是最有可能獲得最佳影片的一部,儘管我覺得本片不如《魅影縫匠》出色。

一個失去女兒的母親在絕望中租下了三塊廣告牌來控訴警方的調查不利,而警察局長則是一個身患絕症的好警察,故事就在這樣一個矛盾環境下開始了。

本片被人戴上了「喪片」帽子,因為在影片所描述的小鎮里,沒有絕對的壞人,警察局長的段落還讓人感到些許溫情,但這恰恰讓女兒被殺的母親感到絕望。全片就在女主角的這種無處宣洩的悲憤中一點點推進。喪片的結尾是個難題,而本片的結尾讓人覺得不可思議,痛快的同時,也直接刷新了我的三觀。

並不完美的本片之所以成為熱門,又是和大環境有關,好萊塢正在開展聲勢浩大的女性維權運動,本片算是沾了一點光。

這就是我排出的8部獲獎熱門影片,讓人欣喜的是《三塊廣告牌》和《水形物語》將在3月登陸中國院線,《魅影縫匠》據說也鐵定將在中國公映,一定要去大熒幕看一看哦。

有空我還會發一期奧斯卡的全面預測分析,去年都對了,今年也當是玩玩,希望可以給大家一些參考。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胖胖觀影室 的精彩文章:

TAG:胖胖觀影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