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貧賤和尊貴的五種因緣

貧賤和尊貴的五種因緣

複次普廣。若未來世。有諸下賤等人。或奴或婢。乃至諸不自由之人。覺知宿業。要懺悔者。志心瞻禮地藏菩薩形像。乃至一七日中。念菩薩名。可滿萬遍。如是等人。盡此報後。千萬生中。常生尊貴。更不經三惡道苦。

「複次普廣」:釋迦牟尼佛說,我再跟普廣你講一講。

「若未來世」:假使將來這個世界,

「有諸下賤等人」:有下賤的人。同樣是人,為什麼有尊貴的人?又有下賤的人?是什麼原因他就尊貴了?什麼原因他就下賤了?有五種道路,令人走到下賤這一種的果報上。

這五種的路:

第一種就是驕慢。談到這驕慢,對外面的人驕慢,這是一般人常有的;但這種的驕慢,是對於自己的父母也驕慢,不恭敬父母。

第二種就是剛強。剛強,不敬師長,對師父不恭敬,沒有一種誠敬的心。就是師長教化他,他也不聽,這是一種剛強眾生。

第三種就是放逸。放逸就是不守規矩,不守規矩還不算呢,而且還不恭敬三寶,這是第三種因緣去做下賤人。下賤就是包括貧窮在裡頭,要是富有,就不會下賤,因為他貧窮,所以就下賤了,因此常說貧窮下賤。

第四種是因為在前生歡喜偷東西。以偷東西做為他的生活:沒有錢了,他就去偷,或偷東西、偷人家錢財、偷人家珠寶,就把它賣了,就可以夠維持一個時期的生活,什麼事情也不做,每天吃、喝、嫖、賭、抽。偷了錢,他就不用做工,而這個錢用完了,再去偷,偷回來就不用做什麼,就這樣以偷盜來維持他的生活,這是第四個因素令他貧窮下賤。

第五種就是負債,逃避不償還。負債,就是向人家借錢。做人,一文錢不落虛空的。錢是假的,可是你不能說,這是假的就隨便亂用。錢雖然是假的,但可要做真事,一點都不可以馬虎的。譬如說向人家借錢不還,你就逃到一邊去了,以為這是便宜事。這不是便宜事,你負債逃避不償還,等來生也就貧窮下賤了。因為你短人錢不還人家,自己將來就會受貧窮下賤的果報。

「或奴或婢」:或者給人家做奴隸,或做婢使的人。

「乃至諸不自由之人」:不自由,就是你這個身體給人做奴隸,你自己不能隨便,不能想到什麼地方去,就到什麼地方;想做什麼,就做什麼,你要聽主人的指揮。

「覺知宿業,要懺悔者」:那麼這種下賤的人,和不自由的人,和做奴婢的人,他要是自己知道,一定是前生有很大的罪業,很重的罪業,所以現在要懺悔,或者拜「大悲懺」,或者拜「凈土懺」,或者拜種種的懺,去懺悔自己種種的罪業。我們為什麼拜大悲懺?拜大悲懺,也就是不知道自己前生有沒有罪業,所以要懺罪。

「志心瞻禮地藏菩薩形像」:用至誠懇切的心來瞻仰禮拜。

「乃至一七日中」:乃至一天至七天的時間,

「念菩薩名」:念地藏王菩薩名號,

「可滿萬遍」:能念一萬遍。

「如是等人」:像上面所說這種人,

「盡此報後」:這一生完了之後,

「千萬生中」,「常生尊貴,更不經三惡道苦」:常常能生到尊貴之家,更不經過三惡道的苦。

貧賤有五種因緣,尊貴也有幾種的因緣。

第一要普遍做布施,施惠普廣。惠是恩惠,對任何人都布施,都有一種慈悲心,很普遍的,廣大的對一切人慈悲,這是第一種。

第二要恭敬父母師長。不能說父親生了我,我非常的仇恨他:為什麼你要生我? 自己罵自己的父母。或者對自己的師父生一種心:你這個師父,讓我一點自由都沒有,什麼都要聽你的話,這個太不公平了,對師父有種種不滿意。面對著師父又叩頭,又頂禮; 背著師父就亂講起來了,這叫不恭敬父母師長。

第三要恭敬禮拜三寶。要恭敬三寶,禮拜三寶,和一切的長者。

第四種要忍辱,沒有瞋恚,還要柔和謙下。誰罵你一頓,你也要歡歡喜喜,一點都沒有煩惱。有人罵你,你要忍耐;有人打你,更要忍辱,修忍辱行,沒有瞋恚,不發脾氣。所以要得到好的果報,那都是不容易的。然後又要柔和謙下,對任何人都很和氣,很客氣。

第五種是是博聞經律,多聽經,多聞法,多學習戒律。有這五種的原因,所以做尊貴人。尊貴人既有錢,又有勢力。但並不是說有錢有勢,這就好了,這都是宿世修來的。要是完全有這五種原因,那就更好;要是單有一種,也就不會生到貧窮下賤的家庭去。所以為什麼有人就那麼好?那麼尊貴?這就是前生修來的,不是今生這麼簡單就得到這種福報的。這樣的人也不經歷三惡道──地獄、餓鬼、畜生苦,因為他有這五種原因,所以就可以直接生到尊貴的家庭裡頭。

諸供養中,法供養最。分享轉發,自利利他。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拜佛去 的精彩文章:

大智度論說:慈悲是佛道的根本
《華嚴經》里列舉的十種善知識 值得好好去親近

TAG:拜佛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