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新春花語 臘梅

新春花語 臘梅

臘梅的花朵很小,但卻有著十分沁人心脾的香味。春節期間買幾隻含苞待放的臘梅回家,過幾天就能聞到清新淡雅的花香,既應景又能顯示出主人的高雅志趣。

《蠟梅》

宋 楊萬里

天向梅梢別出奇, 國香未許世代知。

殷勤滴蠟緘封卻, 偷被霜風折一枝。

蠟梅開於寒季,花黃如蠟,暗香襲人,是冬季花木中的觀賞佳品。因它花開春前,為百花之先,所以也叫早梅;因入冬初放,冬盡而結實,故也稱冬梅。

關於蠟梅,人們常將它與梅花相混淆。但從植物學上講,二者其實親緣甚遠。蠟梅屬蠟梅科,落葉灌木,花被片呈黃色;而梅花則屬薔薇科,小喬木,花色更多。

宋范成大《梅譜》云:「蠟梅本非梅類;以其與梅同時,香又相近,色酷似蜜脾,故名蠟梅」。 宋以前唐代有臘月之臘梅出現,但指代不明,常指的是梅花。自宋代至明代李時珍的《本草綱目》、王象晉的《二如亭群芳譜》,蠟梅的名稱多數只有蠟燭之「蠟」一種寫法。直至清初陳淏子《花鏡》中,才有「蠟梅,俗作臘月之臘(梅)」的說法。故據花色而取名為蠟梅之原意,應做正名。至於結合臘月開花衍生而出的名稱,「臘梅」應做異名對待。其實蠟梅於各地每年十一月至翌年三月開花,又何至於僅在臘月之說。

隆冬百花凋零,蠟梅獨傲其中。其花瓣金黃似蠟,花香怡人,點綴於冰雪,美不勝收。宋代是蠟梅古典詩詞吟詠的鼎盛階段,詩人舒坦用「天下三春無正色,人間一味有真香」讚譽蠟梅香而不濁、持久難忘的花香;黃庭堅用「聞君寺後野梅發,香蜜染成宮樣黃」來形容蠟梅花色之美;大文豪蘇軾也用「天工點酥作梅花」、「君不見萬松嶺上黃千葉,玉蕊檀心兩奇絕」來讚歎蠟梅的整體風貌,若非天工巧手,怎得如此不俗。

正因蠟梅迎霜傲雪,沖寒而開,凋而不落,自古文人便常借物喻人,詠高潔之品行,不屈之精神。

《蠟梅三絕》

宋 陳棣

蜂采群芳釀蜜房,釀成猶作百花香。

化工卻取蜂房蠟,剪出寒梢色正黃。

林下雖無傾國艷,枝頭疑有返魂香。

新妝未肯隨時改,猶是當年漢額黃。

寒菊已枯分正色,春蘭未秀借幽香。

憑君折取簪霜鬢,解與眉間一樣黃。

蠟梅先花後葉,性喜陽光,耐蔭、耐寒、耐旱,忌強風、濕澇。喜土層深厚、疏鬆肥沃、排水良好的沙質土壤。植株根系發達,生長勢強,萌櫱、發枝旺盛。因其耐修剪,易整形,觀賞期長,故而被廣泛用於庭院栽植、古樁盆景以及插花藝術中。

蠟梅不僅是觀賞花木,還可食用。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記載:「蠟梅花味甘、微苦、採花炸熟,水浸淘凈,油鹽調食」。其花含有芳樟醇、龍腦等多種芳香物,是製作高級花茶的香花之一。同時,蠟梅還有藥用價值,可解暑生津,順氣止咳。民間常用蠟梅花煎水飲服,有清熱解毒的功效。

編輯:李羚瑞播音:劉 靜

朗誦:蘇揚製作:劉勤力

責編:王京源編審:劉志軍、李銳

圖片來自網路,向原作者一併致謝。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經濟之聲 的精彩文章:

鄰居把西紅柿倒著養,盆栽出來的果子又大又紅,既能觀賞又能吃,長知識了
2小時後,李彥宏為你讀詩,就在經濟之聲

TAG:經濟之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