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時尚 > 紐約、倫敦時裝周新晉品牌那麼多,哪些才真正適合你?

紐約、倫敦時裝周新晉品牌那麼多,哪些才真正適合你?

原標題:紐約、倫敦時裝周新晉品牌那麼多,哪些才真正適合你?




你或許一直有著這樣的困擾:每逢時裝周期間,總有新鮮品牌層出不窮,難以分辨究竟有哪些品牌是真正實穿、獨特且價格合理的。時值2018年秋冬紐約、倫敦時裝周剛剛結束,Abby為大家整理了幾個值得種草的品牌,通通滿足上述要求。


/


Claudia Li是一位來自紐西蘭的華裔設計師。你或許對這個名字名不熟悉,但是她出色的履歷表讓你不得不認同她:Claudia先後就讀北京中央美術學院以及紐約帕森斯設計學院,畢業後在J.W.Anderson擔任過一段時間的女裝設計師,在2015年終於創建了個人同名品牌。











解構式與摺紙藝術般的服飾呈現手法是她的特色,回顧她的個人作品,服飾本身蘊含的建築感讓人過目難忘,也不難發現她曾經在J.W.Anderson做設計的影子。








而說起Claudia Li則不得不談到她在帕森斯設計學院時的畢業設計作品,靈感源自洞庭湖,她用紗線對服裝進行重組,賦予了服飾全新的輪廓。這一點在她日後的成衣系列中也有所體現。






雖然基調偏為樸素淡雅,但是細節處別具一格的設計感又讓整體顯得吸睛十足、與眾不同,而且實穿性也很強。







Claudia Li的服飾也以質感著稱,在她發布的眾多系列當中,不規則的拼貼與碎片化的重組讓服飾本身儼然變成一尊雕塑,一方面體現出設計師的剪裁能力,同樣也無疑印證了其藝術基底。










/


Rejina Pyo可以說是好品味的代表,你從中可以看到Celine的影子,然而顯然它比Celine要更加浪漫一些。服飾的輪廓、細節處的剪裁、紐扣的運用,整體的silhouette第一眼看起來便會與高級、格調等等辭彙聯繫在一起。






設計師畢業於倫敦聖馬丁學院,2013年創立了自己的同名品牌並於去年的秋冬時裝周正式在倫敦舉辦了第一場秀,一經推出便獲得了廣泛好拼。著名的時裝網站Style.com品論道:"...there is no doubt Rejina Pyo will be a brand everyone is talking about next season."





除了服裝以外,其配飾設計同樣與眾不同,從墨鏡、包袋到鞋履,該品牌總會在低調與特殊見尋找到一個完美的平衡點,同時合理的價格更讓人沒有拒絕的理由。







在其最新的2018秋冬系列當中,相對柔和的女性輪廓被削弱,反而以廓形鮮明、中性化的版式呈現。值得一提的是,該品牌2018秋冬新款已經可以在官方網站上進行Pre-Order,Abby在這裡篩選了幾款,同樣不要錯過時機。













/


說起Palmer Harding,他還擁有一個別緻的昵稱,名為「The Shirt Boys」,原因是設計師二人Levi PalmerMatthew Harding專門以設計襯衫為長。品牌的LookBook賦予襯衫疊穿、混搭等多種穿法,簡直就是襯衫穿搭指南。因此,作為一名襯衫控,你絕對不可以錯過這個品牌。










而在最新的2018秋冬系列當中,品牌繼續以藍、白、棕,三色的經典搭配對襯衫進行演繹,卻進一步突破了對於襯衫輪廓的探索。以立體廓形為特色的襯衫,在設計師二人的手中不但保留了傳統的固定形態,同時看起來還被賦予了特殊的流動性。






值得一提的是,設計師二人剛剛於去年獲得了倫敦CFDA設計師大獎,這個建立於2012年的年輕品牌無疑印證了其實力。而回歸品牌本身,二人表達了極簡的品牌理念:We set out to create a label that redefines everyday wardrobe staples in a luxurious way.









翻看品牌的官方網站,有利於進一步觀察每件襯衫前後的設計細節。因此在瀏覽過程中也不難發現設計二人對於品牌的用心程度,每一件服飾的特殊細節都被分條列舉標註。Abby同樣選擇了幾個款式,供大家參考。






每年倫敦、紐約時裝周都有很多的新鮮品牌走進人們的視線,有時由於信息過多、數量過於龐大,甚至難以花時間去細細辨認哪一個品牌才真正match自己的風格。


Abby在眾多新晉品牌中挑選了三個,其風格各有不同,但無疑均呈現了設計師的好品味,希望最後能夠幫到你 :^)


- END -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abbynotes 的精彩文章:

假日指南-接收好,來自溫暖海域的冰鎮陽光
這應該是與時間最浪漫的一種交流方式

TAG:abbynot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