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殲20無法滿足需求?中國還有1000架二代機,需大量三代戰機替換

殲20無法滿足需求?中國還有1000架二代機,需大量三代戰機替換

圖為中國殲20隱身戰機

【諸葛小徹軍情觀察第1668期】近日,有外媒報道稱,即使殲20戰機全速生產,也不能滿足中國空軍對先進戰機的數量需求,因為,中國空軍當前還有近千架殲7、殲8、強5等二代機的裝備數量,因此,中國空軍對第三代戰機的需求量是巨大的,不過,全面替換這些二代機,並不需要全部用殲10、殲11、殲16這些戰機,中國正在出口海外的梟龍和剛剛服役的殲教10也可以滿足需求。

有些人當然會說,直接用殲-10B/C或殲-11B等三代機取代不正好嗎?但其實,這些二代機在平時主要用於訓練飛行員,或應付低強度衝突。幾年前,中國空軍就將一批殲-7戰鬥機部署在臨近緬甸的邊境機場,用於對付在緬甸內戰中可能威脅中國領土領空的緬甸戰機。

圖為中國殲7戰鬥機

【諸葛小徹軍情觀察第1668期】很顯然,就憑緬甸空軍的實力,中國根本沒有必須部署性能優異的三代機,殲-7基本足夠用了。其實,中國空軍現役的殲-11系列和殲-10系列分別是重型機和中型機,其中重型機肩負著攻防兼備的使命,而中型機則以防空為主,即將大量服役的殲-20也是重型機。

因此這就給有些人一種錯覺,即中國空軍未來10-20年的戰鬥力主力應該以重型機為主,中型機為輔,並徹底淘汰殲-7、殲-8之類的輕型戰鬥機。那麼,事實真是如此嗎?我們知道,世界頂尖的四代機的價格是非常昂貴的,美軍的F-22單價在1億多美元,F-35由於生產數量達數千架,後期單價應該會降到8500萬美元,而國際上的大多數的三代機的單價也幾乎達到5000萬美元以上。

圖為中國殲教10戰鬥教練機

【諸葛小徹軍情觀察第1668期】雖然中國官方不曾公布過國產型號戰鬥機的製造成本,但根本這些戰鬥機零部件的國產化技術難度可知,中國國產三代機和四代機的製造成本即便比西方同類戰鬥機低一些,也在3000萬美元以上的水平。

因此,中國空軍有必要裝備一款低成本戰鬥機,以便維持一定戰鬥機的數量優勢,並在低威脅衝突中使用。目前,航空工業已經研製出兩款比較成功的輕型機,即FC-1「梟龍」和L-15「獵鷹」。前者是成飛在1990年代用去替換國際上殲-7的防禦性戰鬥機,後者是洪都飛機公司研製的高級教練/輕型攻擊機。考慮到中國空軍尤其看重戰鬥機的空戰能力,因此「梟龍」似乎更適合作為一款三線戰鬥機,部署在中部和西部軍區來應對中小國產的低強度衝突威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諸葛小徹 的精彩文章:

日本究竟隱藏了什麼武器?射程2500千米,範圍覆蓋北京
措手不及!中國蘇35為何首秀南海?內幕曝光,越南擔心的事發生了

TAG:諸葛小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