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舒適的房屋應該成為租住首選,而非一味的售賣

舒適的房屋應該成為租住首選,而非一味的售賣

最新研究表明,現在的人不在熱衷於買房住,而是重新開始考慮租房住。

(拍攝:Alamy Stock)

年輕人購房現象正在不斷的「崩塌」的這條新聞已經成為了本周的熱點新聞。大多數處在40歲以下的人或者認識處在這個年齡段的人都知道,傳說中的購房階梯已經被高高掛起,就好像經過了一個邪惡的天使,只有通過這奇蹟般的跳躍才可以到達第一級階梯,在過去的房地產市場中,還需要父母從自己的積蓄中拿出一部分閑錢來幫助年輕人買房。

財政研究所已經調查清楚並給出了最新的詳細研究報告。如果你是在1986年日本那次房產泡沫重壓下後出生的,那麼你將有25%的機會在27歲時擁有自己的房子。如果你是在1981年那段時間出生的,你將有33%的機會擁有自己的房子。在菲利普·拉金(Philip Larkin)的觀點中,如果你是在1963年那個時間段左右出生的,你將有75%的可能性擁有自己的房子,這是年輕的一代曾經無法達到的程度。

重要的是,財政研究所指出,這是國內的一種現象。雖然在倫敦和東南地區的房產市場下降感受最強烈,但是其實它是在影響著每一個地區。

很明顯,想買房子的人卻不能買到房子,這是一個很糟糕的情況,有一部分原因是由於他們的出生日期。根據《每日電訊報》報道,特蕾莎·梅(Theresa May)一直頂著「來自保守黨的壓力」去做這方面的事情,並且冒著千禧一代因不滿的情緒而脫黨到傑里米·科爾賓(Jeremy Corbyn)領導的黨派中的風險。

以過去保守黨的情形來看,特蕾莎·梅(Theresa May)可能會做的事情就是進一步放鬆在計劃體系中的細節以便留出更多的土地去建房,或者更多的激勵機制,例如,幫助其購買政府支持的貸款計劃。

但有一個問題值得注意,這個問題的核心是,不論是買的房子還是租的,我們都應該選擇居住在一個舒適的家裡。和購房不斷減少的問題一樣突出的問題就是私人租賃行業的糟糕情況。然而自從瑪格麗特·撒切爾(Margaret Thatcher)宣布了她的「擁有房產的民主」信念以來,經過40年調節的結果,住房危機一直被框定在能夠擁有一處住所的框架內,她認為,這是唯一一種人們能夠擁有的值得尊敬的和渴望的居住方式。

這也被認為是典型的英國模式。撒切爾(Thatcher)的環境部長邁克爾·赫塞爾廷( Michael Heseltine)說,「在我們國家,人們渴望擁有一處自己的住房的想法是極其根深蒂固的,這也確保了全社會財富的廣泛傳播,並且培養了人們獨立和自立的態度,這是自由社會的根基。」

對於英國人來說,家是他們的城堡,是他們的全部。然而早在20世紀前,通常被認為是一種國家自信的標誌,只有15%的人擁有自己的住房。在這裡我們不只是討論貧民窟中可憐的租客們:租房住是一種正常現象,社會的大多數地區都是這樣的。

擁有所有權不一定有助於自由發展和流動性---房屋抵押貸款也是一種束縛,而且也不能完全證明,擁有房屋就能成為更好的居民。如果他們的街區和社區的確需要給人們一種財政資助的話,那麼可能這也會促使人們自私的,渴望保護自己的財產,也可能會導致鄰避主義的糟糕局面。

綜合以上多種原因,有這樣一種國家---公民們有公德心,國家主體自由,文明並且繁榮,例如,德國。在這裡,人們大多都是靠租東西來生活,這被看做是一種有吸引力的可行的選擇。

(拍攝:Iwan Baan/世界建築節)

英國現在存在的問題,一部分原因是由於文化和政府的扶持。客觀來講,租房是第二種選擇。現在,你可以把錢更多的花費在租住上,而不一定要完全擁有。成為所有者可能還會在抵押貸款利息上不符合住房標準。租期的安全性也會受限,而且在幾年後,也不會再有什麼可以拿來炫耀的資本。

對於此問題,財政研究所的分析報告顯示,不應該僅僅去嘗試並且增加所有權。很重要的原因是因為,幫助購房和規劃鬆弛的首要受益人們一直可以獲得大的建房利潤。這是與他們的首席執行官的獎金相匹配的。

在利率極高和經濟發展緩慢的情況下,真正的信徒會把他們的信仰放在那些會發生好的正確的事情上,但對於那些可負擔的住房,它的規模是極大的,這本身就是一種災難,這可能對於受到購房扶持,但剛剛爬上住房階梯的人受到嚴重的打擊。

不論如何修補購房比率,這隻能是稍微調節一下所有者和那些租房的人之間的差距,但不會消除。

而且,政治家們想要擺脫對所有權的痴迷和伴隨房價而來的經濟依賴。這需要去建造更多適合各個水平的人都有支付能力的租住用房。因為私人開發者不會自己做這件事,所以我建議把國家投資作為長期資產,同樣的方式也可以用在基礎設施建設上。如果這聽起來像是危險的社會主義者乾的事情,那麼不妨告訴大家,在新加坡的創業和友好發展的情況下,大多數人都是從政府租住來生活的。

(本文來自《觀察者》的建築評論家羅文·摩爾(Rowan Moore),文中的「我」即羅文·摩爾)

(本花翻譯的這篇文章,自己都不是很有把握,有誤的地方,還望多多指教,感謝您的支持!)

文章來源:美國CNN

翻譯:東北一枝花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文譯世界 的精彩文章:

一場太陽風暴即將襲擊地球,你準備好了么?
湯姆·戴利宣布他和他的丈夫要有個孩子了

TAG:文譯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