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致敬「核潛艇之父」黃旭華 我們的核潛艇現在怎麼樣了?

致敬「核潛艇之父」黃旭華 我們的核潛艇現在怎麼樣了?

年逾94歲的中國「核潛艇之父」黃旭華院士,在今年的央視春晚上首次亮相,這位白髮蒼蒼老者的出現,也勾起了一個時代的回憶。其實在外界眼裡,中國核潛艇一直是很神秘的武器,其規模、性能和部署地點等至今仍被奉為絕密。對於中國網路軍事愛好者而言,除了在官方隻言片語的報道上反覆推敲外,就沒了任何消息,也因如此,國人對於核潛艇的態度,也是喜憂參半。

其實在核潛艇問題上,國人完全可以放心,畢竟在世界核潛艇俱樂部里,僅中美俄有能力獨自完成研發、設計和建造等一系列的工作,而英法印等國則要落後很多,要麼是有錢沒技術,或者是有技術但沒錢,而更乾脆的則是沒錢又沒技術。以鄰國印度為例,其軍費開支位列世界第四,並時常扔出個把軍售法案,向全球購買先進武器,給人一種土豪的既視感,其實印度本質上是非常缺錢缺技術的,這點在其往年的武器研發上就可以看出。

對於印度而言,其核潛艇計劃並沒有給自己帶來多少好處,舶來的技術和設備,即使是在本土建造,也僅僅是提供部分的就業崗位,培養了一批組裝人員,而這樣的好處,其實是個國家都能完成。

與印度不同的是,中國既有錢又有技術。以黃旭華院士嘔心瀝血設計的核潛艇為例,其武裝了中國海軍核潛艇部隊,並擴大了中國海軍的遠洋作戰能力,提升了中國二次核反擊能力和戰術核突擊的威力。以彈道導彈核潛艇為例,雖然它們都有著被詬病的「龜背」,容彈量少的缺陷。但是細數世界任何一個城市,都無法承受它們單艘的一波齊射。而工業、政治和交通等都集中發展的時代背景下,容彈量這個缺陷幾乎可以無視。

而「龜背」則更不用放在心上,因為彈道導彈核潛艇擔負的任務是戰略核打擊,其攻擊都是在對手有效打擊範圍之外,即使被敵方偵測到了具體的位置,但也很難對其構成威脅。而且彈道導彈核潛艇不會向攻擊型核潛艇那樣,執行反潛破交之類的戰役任務,所以「龜背」所帶來的諸多劣勢都不重要。正是因為有了老一代的努力,才換來了今天的和平,在此,所有國人都應向老一代軍工緻敬!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軍評天下事 的精彩文章:

一口氣連續攻克90個村鎮 敘軍收縮包圍圈獲重大進展
一架直升機被擊落11人身亡 土耳其在敘遭庫爾德沉重打擊

TAG:軍評天下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