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英媒列舉全球12個或將遭遇飲用水資源枯竭城市,北京排名第五

英媒列舉全球12個或將遭遇飲用水資源枯竭城市,北京排名第五

據估算,全世界有超過10億人缺乏獲得水源的途徑,另有27億人一年中至少有一個月面臨缺水。2014年一項對全球500個大城市的調查估算,每四個城市當中就有一個面臨「水源壓力」。

根據一項經聯合國認可的評估,到2030年,全球對淡水的需求將比供應超出40%,造成這些原因是氣候變化、人為影響以及人口增長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以下12座城市,最可能在未來面臨淡水枯竭。

1. 開普敦

開普敦正面臨一個絲毫不令人羨慕的命運:這座南非港口城市可能成為現代世界第一個飲用水枯竭的重要城市。

不過,很久以前專家就已警告過開普敦的水源短缺問題,目前開普敦的乾旱天氣只是極端例證之一。

2. 聖保羅

巴西的金融中心城市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十大城市之一。它在2015年經歷了與開普敦類似的困境,當時它的主要水庫存水量低於總容積的4%。

在飲水危機達到高峰時,這座有2170萬居民的城市只剩餘不足20天的淡水供應,當地警方必須武裝護送運水車,避免水車遭遇搶掠。

社會普遍公認,造成此次危機的原因是2014至2017年間侵襲巴西東南部的旱災,不過,聯合國派往聖保羅的特派團則批評政府當局「缺乏適當的規劃和資源投放」。

供水危機在2016年被認定「結束了」,但是在2017年1月,主要庫存量還是比預期低15%,再次令該城市未來的供水成疑。

3. 班加羅爾

印度的這座南部城市崛起成為科技城之後,新的城市發展規模使得原有的供水和污水處理系統運作不足以滿足需求。而更為嚴重的是,因老舊水泵及管道的翻新重整而浪費的飲用水資源占這座城市年耗水量的50%。

此外,印度與中國一樣,都面臨著水污染問題,班加羅爾也不例外。有調查數據顯示,該城市85%的湖泊存水僅能用於灌溉和工業冷卻,沒有一個湖泊的水源適合飲用或洗澡。

4. 北京

根據世界銀行(The World Bank)的定義,當某個特定地區的居民人均獲得淡水資源少於1000立方米的時候,就會被定義為水資源短缺。

2014年,北京有超過2000萬居民的人均淡水供應量只有145立方米。

中國佔全世界大約20%的人口,但只有世界淡水資源的7%。

根據哥倫比亞大學的一項研究估算,中國在2000年至2009年間的存水量下降了13%。

此外還有污染問題。根據2015年的數據顯示,北京有40%的地表水資源受污染程度達到不能用作農業或工業用途。

目前,中國已經通過建設大量分流系統來應對相關問題,同時還引入稅收槓桿,向大規模商業用戶徵收高額水資源稅。

5. 開羅

尼羅河在當代遭遇重重困難。它是埃及全國97%的供水源頭,但同時也是大量農業和居民排放未處理廢水的終點。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數據顯示,在中低收入國家當中,埃及與水污染相關的死亡人數排名較高。根據聯合國估計,該國在2025年將面臨嚴重的水源短缺。

6. 雅加達

像很多沿海城市一樣,印度尼西亞的首都面臨著海平面上升的威脅。

不過在雅加達,人為因素使得問題變得更為嚴重。由於該城市的1000萬居民中只有不到一半能獲得管道自來水,因此非法開井行為相當普遍。這種做法使得地下含水層逐漸枯竭,相當於將地下層的儲備水源抽干。

根據世界銀行的估算,現在雅加達約40%的面積都處在海平面以下。

而更糟糕的是,雖然當地降雨很多,但由於水泥和瀝青的普遍使用,地下含水層沒能得到充足的水源補充。

7. 莫斯科

世界上有四分之一的淡水儲備都在俄羅斯境內,但該國也備受蘇聯時代工業污染遺留問題的困擾。據統計,莫斯科有70%的淡水供應都依賴於地表水,但卻有35%至60%的飲用水儲備達不到衛生標準。

8. 伊斯坦布爾

根據土耳其政府的官方數據,該國實際上已經處於水源短缺邊緣,因為在該城市2014年初的淡水湖水量已經下降至總容積的30%以下,人均供水量也在2016年跌破1700立方米。近年來,該城市重度污染的地區已經開始出現乾旱月份的缺水情況。

當地專家已經警告,到2030年,水源短缺的情況可能會惡化。

9. 墨西哥城

對於墨西哥首都的2100萬居民來說,水資源短缺已經不是什麼新鮮事。

每五個人當中就有一個人每周只有幾個小時能夠獲得自來水,另外還有20%的人只在每天有限的時間裡有自來水可用。

該城市有40%的水需要從遙遠的地方進口,但是卻沒有大規模的廢水循環處理系統。據估計,管道系統的問題造成了約40%的水源流失。

10. 倫敦

要說世界上哪些城市會水源短缺,倫敦肯定不是人們首先相到的。

但事實卻並非如此。年平均降雨量為600毫米(少於巴黎,只有紐約的一半)的倫敦,有80%的水來自河流(泰晤士和利河)。

根據倫敦政府(Greater London Authority)的數據,該城市正在向供不應求趨近,且可能在2025年出現供水短缺問題,在2040年出現「嚴重短缺」。

或許,「軟水管用水禁令」(hosepipe ban)在未來或許會越來越普遍。

11. 東京

日本首都的降雨量與美國西海岸以「愛下雨」著稱的西雅圖不相上下,但是,這裡的降雨卻主要集中在每年的四個月當中。

這些雨水需要被收集起來,因為當一些雨季的雨量不及預期的時候,就可能帶來乾旱。東京至少有750座私人和公共建築有雨水收集和凈化系統。

擁有超過3000萬人口的東京,用水系統有70%要依賴地表水(河流、湖泊以及融雪)。

最近東京對管道基建的投資也是為了在不久的將來把水資源流失降低到3%。

12. 邁阿密

美國佛羅里達州是美國每年降雨量最多的五個州之一,但是它最著名的城市邁阿密卻面臨著供水難題。

20世紀初的一個項目在該城市周圍的沼澤抽水,帶來了當時未被預見的後果:大西洋的海水污染了比斯坎蓄水層(Biscayne Aquifer),而這正是邁阿密的主要淡水來源。

儘管人們在20世紀30年代發現了這一問題,但海水仍然不斷湧入。特別是隨著海平面上升,海水越過了近幾十年來修建的地下堤壩。

鄰近城市已經開始面臨供水困境。邁阿密以北幾英里路的哈倫代爾海灘(Hallandale Beach)也由於鹹水滲入而不得不關閉了八個水井當中的六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智水中心 的精彩文章:

TAG:中國智水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