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這三件事,助你成為更好的父母

這三件事,助你成為更好的父母

這三件事,助你成為更好的父母

相信所有的家長都有一個相同的願望,那就是希望能為孩子指引一條正確的道路,使其出類拔萃。其實培養優秀的孩子是有很多因素的,我覺得,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家長們應該注意這些:

一、不要只盯著孩子的缺點

對於孩子的教育,很多父母只愛講究嚴格,對孩子的優點,往往很吝嗇自己的表揚,怕孩子驕傲。事實上,經常表揚孩子的優點好處很多。

有人曾經做過這樣一個實驗,他隨機抽選了一部分學生,告訴他們:「你們是挑選出來的最優秀的孩子。」然後把他們組成一個新班,老師經常鼓勵、讚美這個班的孩子。時間久了,這個班學生的成績真的越來越優秀,比起其他「普通班」的學生,成績越來越突出。可以看出,多表揚孩子的優點,確實可以提高孩子的能力。

所以,平時教育孩子的時候,我們不要光盯著孩子的缺點,更需要發現孩子的優點,經常鼓勵孩子。也許孩子的成績不好,我們可以表揚他舞蹈跳得好、寫字漂亮、愛勞動、樂於助人等。

二、不要拿孩子跟別人比較

小軍和小傑是樓上樓下住著的兩個孩子,又是同班同學。小傑天資聰穎,又肯努力,所以學習成績一直很好。而小軍天資稍差,雖然也肯努力,可是成績怎麼也趕不上小傑。小軍的母親經常當著孩子的面拿他們對比說:「咱家什麼都比小傑家的

強,就是你比小傑差,你為什麼就不能為爸媽爭口氣啊。」現在,小軍總是認為自己是一個笨孩子,學習越來越差。

我們常說「你看xx這次又考了一百分」「XX期末考試又得了一等獎」,我們在說這些話的時候,想過孩子的感受嗎?

父母的這種教育方式,看似是在激發孩子的鬥志,其實很容易讓孩子產生自卑和挫敗感,影響孩子的自信心。孩子的觀察能力是很強的,即使沒有大人把他們與別人進行比較,他們也會不由自主地把自身和其他孩子進行相比。他們有自己的認知和評價系統。如果這個時候,家長再拿孩子跟別人進行比較,無疑就會雪上加霜。

三、不要站在大人的角度看問題

許多家長都感到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十分困惑,孩子不聽話,什麼方法都用過了,但不管用,實在是束手無策,不知道應該怎麼辦?這些問題發生在孩子身上,但病根卻是父母不了解孩子,沒有說到孩子的心坎上。父母應如何與孩子溝通呢?

1、和孩子交流時要多傾聽、少說話。

許多家長在與孩子溝通過程中,總是自己說讓孩子聽,特別是當孩子在某一個問題上申訴時,家長就以翅膀長硬了為理由,堵住了孩子說話的機會,而這樣的交流,實際上是家長給自己設置了與孩子溝通的障礙。如果家長要了解孩子的想法與感受。就應當多讓孩子說,既算是孩子真的犯了錯誤,父母也要靜下心來,以同情與認同的態度,站在孩子的立場讓他傾訴,不要打斷孩子的說話,加插自己的意見與批評,孩子心中的感受得以抒發後,煩惱自然就會消失一半。這樣做不但可增進親子溝通的感情,也可以讓孩子明白,當遇到任何煩惱時,回到家裡都會得到父母的體諒和支持。這會增加孩子的安全感,當然,孩子也更願意在這種安全感中多與父母交談和溝通,把自己的所感所想都傾訴給父母。

2、和孩子溝通態度要溫和

如果父母在孩子面前總是處於居高臨下的地位,以嚴厲的語氣與孩子講話,無形中會使孩子產生畏懼的心理,從而不敢和父母交流,有的孩子甚至還會產生反抗的心理。這樣不僅達不到教育孩子的目的,還會阻斷親子間的溝通。父母只有以溫和的態度對待孩子,才能使孩子感到愛和溫暖,才能使孩子願意向父母吐露心聲,才能達到孩子願意接受教育的目的。相反,父母用粗暴野蠻的方式打孩子,就會造成孩子反抗,最終只會出現兩種結果。一是打出一個小霸王,你打他他就打別人。二是打出一個窩囊廢,他見了誰都害怕。這是家長願意看到的結果嗎?當然不是,所以還是要與孩子講道理,以理服人。

3、父母要給孩子充分的個人空間。

孩子不希望父母完全控制他們的生活,只希望父母充當顧問或支持的角色,過多的干涉他們會有一種被監督的感覺,認為失去了自由,便會產生一種不滿情緒,就會躲避家長,併產生隔閡。所以家長要尊重孩子,給孩子充分的個人空間,放手讓他們自己去思考去設計去獨立完成自己想做的事,真正實現自己的願望。(圖片來源於網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王老師的日記 的精彩文章:

TAG:王老師的日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