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書畫 > 北宋大書家黃庭堅兩個版本的《幽蘭賦》之賞析

北宋大書家黃庭堅兩個版本的《幽蘭賦》之賞析

幽蘭藏深山,異花共欣賞。歷朝歷代文人雅士愛蘭頌蘭寫蘭者眾,僅《幽蘭賦》就好幾個版本,像隨唐名臣李鋼,唐代詩人楊炯、顏師古、韓伯庸等人都寫過此賦。以文辭華美,音韻鏗鏘,以物寓志,文情並茂,而成為千古名賦流傳至今。

名家書名篇,詩賦與書法共輝映。「宋四家」之一、大書家大詩人黃庭堅就書寫過兩種不同版本的《幽蘭賦》,一個是奉敕書韓伯庸寫的《幽蘭賦》長屏,一為書本家世祖顏師古所寫的《幽蘭賦》。

記得1997年我剛任職平頂山軍分區,到葉縣武裝部檢查工作時,參觀葉縣縣衙,看到兩側陳列室里有十二通黃庭堅所書韓伯庸的《幽蘭賦》石碑。碑高約一米五六吧,青石質地,行書大字,每字有十幾公分大,通篇氣雄勢厚,煞是壯觀,我驚嘆不已! 臨行時蒙縣衙贈其石拓十二通,據說現在已封碑不讓再拓,二十餘年的陳拓也很珍貴了。當時黃庭堅書寫此賦時,在葉縣任縣尉之職,這個職務相當於今天的縣武裝部部長吧!

黃書韓伯庸《幽蘭賦》,為晚年作品,筆法純熟,已臻高境。其書作以草入行,沉雄峭拔,神氣充盈,堅挺遒勁; 結字如奇峰危聳,險異多變,彷彿見山谷老人"風日晴暖,策杖扶蹇蹶,雍容林丘之下,清江白日之間」,神情顛倒,肆意天縱,生趣盎然。全賦幾百字,一氣書就,沒有絲毫筆倦力怯。似這等融入草意之行書,字如此多的長屏,在黃的行草書中也很少見。可能是奉勅而書吧,通篇字體顯得較為肅穆嚴謹,雖不乏開張寬博之勢,略少了一點平和蕭散也!

另一件黃書《顏師古幽蘭賦》,十六通碑,純行書體。其筆畫「黃體」特點鮮明,筆法精妙,結字如長槍大戟,恣意伸展,長橫長撇長捺,筆端生神,骨力甚健。全賦約五六十字,大如小拳,字字生采,逸趣橫生。頗有點像黃行書代表作《松風閣》,落筆結字,紛披老辣,為又一行書佳作也!

黃庭堅一生,書法成就甚高,其草書,為宋之頂峰,當之無愧進入古代草書一流方陣。而行書,也成自家面目,蘇黃並列,同列行書大家之林。從這兩件《幽蘭賦》里,足可看出他行書的不凡,讓後代敬仰不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黃庭堅 的精彩文章:

這首宋詞,用了十二個「也」字,是古今唯一「獨木橋」隱括詞!
五五開被罰一百萬?黃庭堅一個字就值一百萬!

TAG:黃庭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