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春聯起源的故事,原來如此!

春聯起源的故事,原來如此!

據說,寫春聯、貼春聯,並將春聯帖於門上,與壓邪驅鬼祈福滅災的門神有關。

更多資訊,請下載Wind金融終端APP

來源:Wind金融終端APP

人們是怎樣想起了寫春聯、帖春聯呢?

一說源於畫上或貼上「神荼、郁磊」兩神神像,一說源於畫上或貼上唐代秦叔寶、尉遲恭的畫像。

第一個版本:《論衡?訂鬼》引《山海經》說:在茫茫的東海之中,有一座度朔山,山上有一片桃樹,桃林中有一顆特大桃樹,樹枝盤曲3000多里,在桃枝疏稀的地方有一個大樹洞,裡面關押著成千上萬的鬼,樹洞的大門叫做「鬼門」,天下所有的惡鬼、善鬼都是從這裡進進出出,接受檢查。凡是善鬼就放行出去,凡是惡鬼都要關進來。

在那顆特大桃樹下有間青石屋,屋裡住著兩位神,一個叫神荼,一個叫郁磊,他們是兩兄弟,專門負責把守「鬼門關」,是對所有的鬼進行檢查、看管的神。哪個惡鬼膽敢作惡,他們馬上將其用葦索捆綁起來喂老虎。

一天,有個鬼母領著一大群小鬼半夜裡偷偷前來營救關在桃樹洞里的眾鬼,兩兄弟聽到有異樣的聲音,便連忙抓兵器,誰知這兵器被小偷偷走。兄弟倆大怒,情急之時各隨手摺了一根桃枝,向眾鬼頭上打去。說來真怪,一根小小的桃枝一觸到鬼的身上,它們立即像被點擊似的癱軟在地上,連那兇悍無比的母鬼也老老實實的躺在地上,動彈不得,只能眼睜睜地看著自己手下的一個個「兵」被抓進樹洞,最後連自己也被重重的扔了進去。這桃樹洞竟然像銅牆鐵壁一樣牢不可破,難怪裡邊數以萬計的鬼怪一個都逃不出來。

於是人們知道了桃木驅邪制鬼的特異效用,知道了神荼,郁磊是眾鬼的剋星,也知道了用桃符來驅伏鬼魅。到了後來,桃符不斷規範化,演變成為用於掛在大門兩旁長六寸、寬三寸的長方形桃木板。

第二個版本是源於畫上或貼上唐代大將秦叔寶、尉遲恭的畫像。相傳唐太宗李世民生病,聽見門外有鬼魅呼號,把這事告訴群臣。秦叔寶主動請求由他和尉遲恭披掛整齊,「武裝」把守在門外,以防鬼魅作怪,太宗准奏。當天夜裡,秦、尉兩人在太宗龍宮門外站了一夜,果然沒事。太宗十分高興,但他考慮到也不可能天天都讓秦、尉兩將軍來為自己「把門」驅鬼,便想出一條妙計:命令畫工給他二人畫像,然後把他們的畫像掛在宮門左右。

自此以後,太宗再也沒聽到門外有鬼魅呼號了。唐宮這一習俗傳到民間,便有了沿襲帖門神這個習慣。

後來,用的畫像多了,畫像又不容易,人們就想起了以名代像,把神荼,郁磊或秦叔寶,尉遲恭的大名寫在桃木板上懸掛在門兩旁,這就初具對聯的形式了。在後來,又有人覺得寫那幾個名字不如寫點喜慶的話好,於是由過去的描繪圖像或寫他們的名字變成書寫降禍祈福的吉祥話,進而又發展成為寫兩句對偶的詩句。於是便產生了所謂的「桃符詩句」,有的也叫「楹貼」。這種題桃符在楹聯,便可以說是春聯的雛形了。

貼春聯需要注意幾點事項

春聯的左右切勿貼錯:貼春聯(對聯)時應將上聯貼在右邊,下聯貼在左邊。左與右是以面對大門或壁柱來分。上聯最後一個字必須是仄聲字(普通話三聲、四聲)結尾,下聯是平聲字(普通話一聲、二聲)結尾。

貼門神切勿貼反:門神一般都是兩張人物畫,分別貼在兩扇門上,即一扇門上貼一張,貼時要注意兩張的人物臉應該是相對著的,不要貼反了。現在家庭多數是一扇門,貼門神時只能兩張對臉貼一扇門上了,位置會有點不夠用,建議貼一福字。

福字不可隨意貼:大門上的福字有納福和迎福之意,正門出入是很莊重和恭敬的地方,所以大門或正門的福字要正貼,要貼的端莊大方,不要歪歪斜斜。如在室內的其它傢具或裝飾上貼福字,要倒著貼,表示福氣已經到家了。

家門口不要貼「春」字:因為古代時,只有怡紅院在大門口貼"春「字,所以家門口最好不要單獨貼春字,貼福字或財字等寓意好的字。

貼春聯的時間:最好是除夕早上6點到中午12點之間,把舊的春聯撕下來,換上新的春聯,有除舊迎新的意思。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Wind 資訊 的精彩文章:

你所不了解的區塊鏈:最大的問題還沒解決,4大方向可技術性優化
除夕守歲:最濃的年味

TAG:Wind 資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