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寵物 > 這群可愛的狗狗以保護瀕危鳥兒為己任

這群可愛的狗狗以保護瀕危鳥兒為己任

原標題:這群可愛的狗狗以保護瀕危鳥兒為己任



紐西蘭「保育犬」項目


紐西蘭是世界上第一個讓狗狗參與野生動物保育的國家


1890年,Richard Henry先生藉助受訓的狗成功捕捉許多幾維鳥和鴞鸚鵡,並把它們轉移到一個清除了入侵捕食者的島上以期保育。不過他選的小島離大陸太近,老鼠和鼬都能游過去,於是後果可想而知。Henry先生因此鬱鬱而終。

紐西蘭以政府為背景、系統性地訓練狗狗參與野生動物保護工作是從上世紀50年代開始的。1987年,紐西蘭負責野生動物保育的政府機構「環保部」成立後,接管並繼續推進保育犬項目至今。



「保育犬」的由來



在19世紀歐洲早期移民登陸紐西蘭之前,這片大陸除了幾種蝙蝠之外,沒有任何陸生捕食性哺乳動物。正因如此,幾維鳥、鴞鸚鵡、巨水雞等諸多本土鳥類才能在這裡快樂地生活著。


然而,當歐洲人帶來了大量貓、鼬、鼠、袋貂之後,紐西蘭的本土鳥類就遭到了滅頂之災。紐西蘭是個島國,生態系統簡單而脆弱。一百多年來,近20種紐西蘭特有鳥類因過於「呆萌」而被以鼠、鼬為代表的外來捕食者捕殺至滅絕——紐西蘭許多本土鳥類沒有演化出任何對抗這些外來捕食者的措施,尤其是尚在巢中的鳥寶寶以及幾維鳥等不會飛的鳥兒。



一個鳥巢里的幼鳥同時被兩種入侵動物襲擊,捕食者分別是帚尾袋貂(Trichosurus vulpecula)和黑鼠(Rattus rattus),攝於紐西蘭。圖片:ngamanu.co.nz


這其中,由入侵鼠類導致的物種滅絕要遠多於其他入侵動物。畢竟小如一隻老鼠,也可以輕易搗毀它遇到的任何鳥巢。對於那些種群數量只剩幾百隻的極危鳥類來說,每少一隻都意味著巨大的損失。


20世紀後,紐西蘭政府終於開始著手保護本土野生動物。早期的方法很被動,人們往往採用毒餌和陷阱籠來引誘、捕殺入侵動物。然而此時諸多入侵捕食者已遍布紐西蘭南北,極難被殺絕,且上述方法效率低下,容易引起環境問題,而且可能會誤殺當地居民的寵物貓狗等等。


陷阱籠和毒餌都是在紐西蘭十分常見的捕殺入侵動物的裝置。圖片:Jon Sullivan / flickr.com



毒餌標記照片。圖片:Jon Sullivan / flickr.com


之後,紐西蘭政府主動出擊,選擇了很多近海小島,在清除島上所有入侵哺乳動物後成立了保護區。位於紐西蘭北島的Hauraki海域就有許多這樣的「無入侵動物」島(Pest-free islands),它們是諸多本土瀕危鳥類最後的家園,包括種群數量只剩一百餘只的極危鳥類鴞鸚鵡。



Tiritiri Matangi島就是紐西蘭Hauraki海域諸多「無入侵動物」島中最為著名的一個,也是為數不多的普通遊客可以前往的島嶼保護區。圖片: Kathrin & Stefan Marks / flickr.com


然而,老鼠之頑強令人頭疼,它們會隱藏在汽車發動機深處,悄悄隨人類一同登陸這些島嶼,其智商之高,行動之敏捷、隱蔽,單純靠人力很難抓捕。此時,一個感知敏銳、行動迅速且能領會人類意圖的助手進入了人們的視野——


Hauraki海域的某個「無入侵動物」島上曾發現老鼠的蹤跡,利用陷阱籠捕捉失敗後,人們派出了一隻狗狗,在兩小時內就找到並殺死了這隻老鼠。


「保育犬項目」(Conservation Dogs Programme)就此展開。


一隻叫Piri的保育犬守護在奧克蘭通往Hauraki海域諸島的渡船碼頭檢查。圖片:Pai和Piri的臉書主頁



保育犬的日常



紐西蘭環保部的保育犬團隊如今由83隻狗狗組成,它們的主要工作就是在北島Hauraki海域的「無入侵動物」島及附近沿海保護區內搜尋鼠類等入侵動物,為在此繁殖的20餘種海鳥和多種陸生瀕危特有鳥類提供安全的生存環境。


如有需要,保育犬也會去「支援」外地。2015年,紐西蘭南島但尼丁市附近的Orokonui Ecosanctuary森林保護區潛入了幾隻鼬,它們殺掉了保護區內所有的五十多隻南島鞍背鴉(Philesturnus carunculatus)。南島鞍背鴉屬於雀形目垂耳鴉科,是紐西蘭南島的特有鳥類之一,喜歡在森林的地面和林下灌叢活動,所以很容易被鼬捕殺,然而沒有人能找到這些入侵的鼬。最後,一隻保育犬來了,工作開始後馬上精確定位了那一家子鼬以及它們的巢穴,這些鼬很快就被處死了。



這一家子鼬的事兒上了紐西蘭奧塔哥大區的新聞報Otago Daily Times。圖片:odt.co.nz


但是,因為這個事件,南島鞍背鴉在南島大陸上的最後一個種群徹底消失了。現在想觀察這種奇妙的鳥兒,只能乘船去南島附近一些清除了外來捕食者的小島保護區里尋找了。


南島鞍背鴉。圖片:紅嘴藍鵲攝


除了抓入侵捕食者,保育犬的另一項重要工作是幫環保部的野鳥保育團隊找鳥


比如,紐西蘭「國鳥」幾維鳥白天都在密林中的地洞里睡覺,晚上也在林子隱蔽地里覓食。然而工作人員仍然得不時尋找它們,以精確監測種群數量和擴散情況,同時,環志和遷地保護時也會有類似的「抓鳥」需求。這時,配備一隻受過訓練的保育工作犬就能很容易地發現藏在密林中,甚至地下的幾維鳥們。


當然,參與這項工作的保育犬都帶有特製的「口罩」,以避免無意中傷到這些鳥兒。



這隻叫Rein的保育犬成功地在密林中的地洞里找到了一隻幾維鳥。圖片:Rein的Instagram


除了幾維鳥,保育犬還可以高效地尋找很多其他鳥兒,比如紐西蘭北島的褐鴨、南島西海岸大區的山鴨啄羊鸚鵡,以及南島東南海岸的黃眼企鵝等,這些基本都是生活(特別是繁殖)在人跡罕至之處的大中型瀕危特有鳥類


此外,除了野外工作,保育犬還負責面向公眾賣萌和科普。保育犬團隊的明星狗狗Piri和Pai甚至有自己的臉書主頁和大批粉絲。她們通過社交媒體發布一些工作花絮、保育新聞和自然科普知識——這種以動物為主角的互動形式看上去要比找人乾巴巴地講課、寫文章更受歡迎。


「網紅」保育犬Piri和Pai。圖片:Pai和Piri的臉書主頁



不是所有狗狗


都能成為保育犬



訓練師會根據保育犬的兩大工作內容訓練要求,嚴格選擇不同犬種:機警活潑的梗犬主要承擔追蹤、獵殺入侵動物的工作;嗅覺靈敏、速度快且耐力好的指示犬則負責搜尋瀕危鳥類。負責這兩項工作的狗狗在環保部的保育犬團隊中大約各佔一半。



訓練時,工作人員會把沾有老鼠氣味的物品藏在各種詭異的地方讓狗狗找。圖片:Piri和Pai的臉書主頁


保育犬唯一的問題就是訓練和工作的時間太長、成本太高。一隻候選狗狗必須完成18個月的連續訓練才有保育犬工作許可,並且在10年服役期內仍要每周進行強化訓練,這不論對於訓練師還是狗狗,都意味著要投入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因此,保育犬與訓練師的數量增長並不是很快,而且工作地域範圍也比較局限。


不過自2016年始,環保部保育犬項目連續獲得紐西蘭郵政全資子公司郵政銀行(Kiwibank)提供的高額贊助,八十多隻工作犬及其訓練師團隊的保育工作得以繼續下去。

本文來自物種日曆作者@紅嘴藍鵲


喜歡他還可以關注


鳥生


id: birdslife


原創國內外關於鳥、自然旅行和自然保護的信息和科普故事



當我遇見你


企鵝科 黃眼企鵝

本文來自果殼網,歡迎轉發,謝絕轉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物種日曆 的精彩文章:

藍星調查手記:每一刻,都是全新的自己
萬萬想不到,一本日曆也能用出花

TAG:物種日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