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紅海行動》真的「火」不過《戰狼2》?

《紅海行動》真的「火」不過《戰狼2》?

《紅海行動》真的「火」不過《戰狼2》?

1

2018年春節檔上映了好幾部影片,包括《紅海行動》《唐人街探案2》《捉妖記2》《西遊記女兒國》等,其中口碑最好的,莫過於《紅海行動》了。

《紅海行動》在豆瓣電影上的評分是8.5分,在貓眼電影上更是高達9.5分,均位居春節檔電影評分榜首。

另外,截止發稿時,在知乎上以《紅海行動》為話題的問題數達到了186個,其中問題「如何評價電影《紅海行動》?」得到了2603個回答,有9490人關注,瀏覽量達到10,794,000餘次,這足以說明《紅海行動》的輿論號召力。

簡單講來,《紅海行動》講述的就是以海軍亞丁灣海域護航編隊及其蛟龍突擊隊為主角的故事。分別包括解救被挾持貨輪(略),接應被困外交官和中國公民(略),營救被挾持的中國公民並破壞叛軍與恐怖分子的核彈陰謀(詳)。其中第二、三個故事無縫對接,畢竟蛟龍突擊隊小分隊只有數小時時間來完成任務。

讚揚《紅海行動》的很多,包括事件真實、場面震撼、細節處理得當、價值觀正確等等,有人甚至評論「《紅海行動》堪比《黑鷹墜落》」,「在《紅海行動》面前《戰狼2》就是小學生」,「敢說在十年內沒有電影能超過《紅海行動》」,等等。相關的影評很多,朋友們在網上一搜就能看到許多。

2

但既然影片強調「根據真實事件改編」,又以「細節處理得當」為賣點,筆者不得不「雞蛋裡挑骨頭」一番。

一開場狙擊手從飛行的直升機中遠距離一槍爆頭恐怖分子,還要避免誤傷前排密集站列的人質,這種「超神」的技能除了「主角光環」我不知道還有什麼理由可以解釋。

在營救外交官員時,4名武警和官員平民居然是蜷縮在一個幾無屏障的小房間里。好歹被派出保護外交官員的都是武警特戰隊員,也還有4個人,就算是我也知道可以形成戰術小隊守點控面,卡口制要啊!為了捧「蛟龍」而「踩」武警,我不喜歡。

在戈壁遭遇炮擊炮陣地伏擊時,如此密集的火力下小分隊無人喪失戰鬥力,更是在近距離有大型炸彈發生連環猛烈爆炸時,人只是被埋而連個腦震蕩都沒有,這隻怕不夠真實。

在小村莊狙擊手對決時,牆壁明明已經被擊中兩發子彈,敵方狙擊手會一無所知,會不知道要想辦法及時調整位置,會傻到獃獃站在那裡等待第三發子彈?就算是我也不會站著不動等死啊。

可以吐槽的點還有一些,但瑕不掩瑜,以上不過是「雞蛋裡挑骨頭」。畢竟無論再怎麼「根據真實事件」,它都是電影,是藝術創作的成果,不是真正的戰場。

3

然而,即便網友紛紛點贊《紅海行動》,從票房成績上來說,《紅海行動》無法超越《戰狼2》似乎已成定局。根據貓眼票房,上映6天,《紅海行動》總票房是9.86億,與排名第一的《唐人街探案2》和《捉妖記2》仍存在較大差距。

雖然春節已近結束,但憑著良好口碑,筆者相信《紅海行動》票房還能持續大增,但要想達到《戰狼2》56.8億這一現象級數字,只怕困難。

《紅海行動》在票房上「火」不過《戰狼2》固然有諸多外部因素,比如這類電影在春節檔上映不如國慶檔,有《唐人》《捉妖》等「強敵」環伺等。但筆者還是想說,在內容上,也有原因可以探究。

4

首先,《紅海行動》的一個突出特點是「無主角」「無光環」。

就是說沒有實力特別超群的男主,沒有主角光環(實際上是有的),小分隊一直集體行動相互配合。這是《紅海行動》和《戰狼2》的很大不同。

說實話,在看完《紅海行動》後,8人小分隊里除了由張譯飾演的隊長楊銳和一位女性隊員佟莉之外,其他的我都沒把名字、臉和專職技能對上號。除了狙擊手,每個人都看似「無所不通」又「並不精通」。

「無所不通」是指隊員們好像什麼都會,射擊、排爆、救援、駕駛、通訊保障等等。

「並不精通」是指每個人沒有在某一方面「出神入化」,沒有「神來之筆」,面對敵方狙擊手,蛟龍的狙擊手沒有有效制敵,排爆手在拆除大巴車炸彈時也未成功等等。

當然,出現這種情況既因為電影節奏太快觀眾來不及記住這些信息,也因為筆者對戰術小隊職責不敏感,更因為這是電影本身所想要強調的團隊的集體的價值觀,並不是一個缺點或不足。

沒有出神入化,沒有主角光環,每個人都很厲害,但每個人又都有不足有受傷還有犧牲,結局也不是「大獲全勝」,僅這幾點就比《戰狼2》真實多了。

談《紅海行動》與《戰狼2》的不同,其實背後仍是我們對「英雄」或者「超級英雄」的期待。

電影人物不是「超級英雄」,沒有「出神入化」的技能,沒有「必殺技」「殺手鐧」,就不容易擁有左右戰局的能力,也便不容易被人記住,不容易成為人們津津樂道的話題。

當然,我們需不需要這樣一個「超級英雄」是值得商榷的,畢竟我們所一直弘揚的是人民史觀,是集體主義,而不是英雄史觀,不是個人主義。

5

其次,在情感表達上兩者也有很大不同。

與《戰狼2》相比,《紅海行動》更像一部記錄電影,而不是純粹的商業片。《紅海行動》也講了愛國,但這份感情表達得遠不如《戰狼2》來得濃烈,來得鮮明。

《戰狼2》中,終於等到上級命令眼中含淚高喊「開火」的艦長,冷鋒對陣「老爹」後說的那句「那TM是以前了」,結尾用手臂舉起五星紅旗通過他人交戰區域的場景,以及末尾護照上「當你在海外遇到危險,不要放棄!請記住,在你身後,有一個強大的祖國!」的宣言等,都把「愛國」的感情烘托得十分到位。

至於這種濃烈的「愛國」引發了怎樣「戰狼式愛國」,那是後話了,僅從烘托情感來說,戰狼2肯定是成功的。

相反《紅海行動》的情感烘托就有點「不溫不火」了。在《紅海行動》中有幾種感情,

第一種是愛國。

但愛國被烘托得不到位,小分隊執行任務並沒有被深刻印上愛國的烙印,除了那句「我們這次行動的決心,就是讓恐怖組織知道,一個中國人都不能傷害」,以及最後可有可無的南海驅離「敵艦」。

第二種是戰友情。

但因為影片節奏太快來不及回憶,核心故事又被限定在十數小時內,根本來不及展開人物的內心故事,來不及把戰場上一起經歷生死的戰友情做一個好的烘托,戰友情也不怎麼「深刻」。

第三種是愛情。

影片的愛情全部在那小片照片上了,幾乎沒有烘托用的任何一句台詞,如果沒看清照片的內容,估計許多觀眾還看不出愛情這層感情。

第四個是責任感。

筆者絕不是說影片里的人沒有責任感,只是說這種責任感沒有內心情感的烘托,換句話說就是艦長和隊長都太冷靜了,全篇幾乎沒有眼淚,唯一女隊員的眼淚又遠不及《戰狼2》中艦長的眼淚來得有衝擊力。

在表達烘托情感上,筆者認為《紅海行動》至少還有3處可以很好利用卻沒利用得起來的地方。

一是那顆糖,那顆糖全程除了「舒緩壓力,讓人不疼」之外,似乎沒有別的作用了;

二是那張被摳出來的照片,它表現得太含蓄了,以至於不少人甚至都沒怎麼注意到;

三是最後在艦船尾部的紀念儀式,太「安靜」了,沒有眼淚,沒有「主旨講話」,沒有情感升華,沒有留下可供觀眾事後論道的「經典台詞」。

6

總的來說,《紅海行動》是一部非常棒的電影,它在題材上與《戰狼2》有相似之處,在故事情節和細節處理上甚至比《戰狼2》要更出色。

但或許因為它想和《戰狼2》表達的主旨並不一致,所以在情感表達上《紅海行動》應該說不及《戰狼2》來得那麼濃烈那麼動人。

還是要強烈推薦的,絕對物超所值!

END

編者註:

常年歡迎大家投稿說出你的故事。

如果覺得寫得好,歡迎分享轉發。

沸點關注

關注時事熱點關注世間百態

關注先賢經典關注核心論述

沸點關注 共同關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沸點關注 的精彩文章:

TAG:沸點關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