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數字化轉型趨勢的6熱4冷

數字化轉型趨勢的6熱4冷

至頂網CIO與應用頻道 02月21日 編譯:數字化轉型已經成為一個重要的發展趨勢,一度成為早期採用者和前沿企業的重中之重。如今數字化轉型已經步入主流。很少有人會否認,數字化轉型舉措對企業組織的成功至關重要。

2017年Constellation Research進行的調查中,有64%的受訪者表示數字化轉型對於提高利潤至關重要。

最近Frost&Sullivan針對全球數字化轉型的最終用戶進行的調查發現,提高數字化存在將成為未來兩年IT投資的主要推動力。受訪者提到的其他廣泛目標包括,降低運營成本、改善客戶體驗、使IT與業務戰略保持一致。

下面讓我們看看企業關注的一些具體數字化轉型趨勢——以及曾經熱門、現在開始冷卻下來的趨勢。

升溫趨勢:定位服務

Dignity Health首席數字官、數字化轉型高級副總裁Shez Partovi博士說,與患者建立聯繫並「創造積極的數字體驗」是Dignity Health的頭等大事。他說,要做到這一點,需要「消除摩擦」,無論患者身在何處,與他們進行溝通。

Dignity Health在2016年啟動了數字化轉型。目前,Dignity Health正在部署遠程護理和遠程醫療,並開發了一款應用,讓患者能夠找到醫生、預約並進行「視頻問診」。今年實現了:預先登記入住診所或預先入院。

患者及其家屬的一大痛點是在抵達醫院或診所時尋找停車位。Partovi說:「我們看到的一個熱門趨勢,是使用移動設備呈現的信息(無論是QR碼還是條形碼)與地理定位相結合,增強體驗並簡化流程。」

當病人抵達停車場時,位置服務將顯示停車的最佳位置,以及如何導航醫院以便到達位置。Dignity Health的一些信標會在病人到達停車場時提醒說,「打開你的電話說,"歡迎,你需要引導到你要去的地方嗎?』這將幫助我們與人溝通,簡化他們的體驗。」

當人們進入機場或棒球場等場所時,人們面對面的交互仍然存在摩擦。「我們看到有機會利用技術來消除你身處這種空間時的摩擦。我們正在將注意力轉向改變人們面對面的體驗。」

在改善客戶關懷的同時降低成本,這一點至關重要;滿足客戶何時、何地、需求方式「可能是不久的將來保持醫療機構競爭力的唯一途徑,」Frost&Sullivan全球數字化轉型副總裁Alpa Shah表示認同。「視頻會議的便利性、接收會面或藥物提醒簡訊更新的功能、可穿戴設備的發展,所有這些都使醫療保健成為數字化轉型的主導產業。」

降溫趨勢:雲優先戰略

如今,重新思考組織的基礎架構通常意味著將工作負載和應用轉移到雲中。不過,這並不是適合於每個人的方法。位於美國馬薩諸塞州劍橋市生物醫學研究機構Broad Institute的CIO Bill Mayo說:「我認識到[雲優先策略]已經走到了盡頭,如果你剛才宣稱雲計算對你來說是有作用的,那麼多年來你一直做的事情已經帶來了一些回報。」

最有意義的是能夠「模糊雲或內部環境之間的界限——而且這已經不再是雙重選擇,」他說。Mayo說,很長一段時間,人們感覺他們因為安全問題而無法遷移到雲端,或者他們的數據太敏感,或者擔心被鎖定在某個廠商。然後是那些支持雲計算的狂熱者,他們鼓吹一切都應該遷移到雲端,以實現所有這些好處包括降低成本、存儲和可擴展性。

Mayo認為:「我們已經走過了這個階段:一種[方法]非常好而另一種非常糟糕。事實是,我追求的不是這兩種架構中的任何一個。我追求的是靈活性、安全性、成本和速度之間的某種平衡,有時這些需求將我引向了一套雲解決方案,有時引向了一套本地解決方案。」

升溫趨勢:雲中的「原子定價」

數據轉型計劃需要非常強健的、可靠和可擴展的雲基礎架構。Partovi所謂的「原子定價」來推動雲服務:也就是當一個企業組織可以每秒為單位購買基礎設施。

例如,在流感季節期間,流感信息的命中率可以擴展到數百萬次點擊,而Dignity Health的雲平台可以自動擴展以適應更高的需求。「在購買雲基礎設施方面,這些優勢讓我們更大膽了一些,而且我們願意投資更多,因為我們的投資更近了一步,因為我們只需要為我們的『原子』需求付費。」

雲提供了令人難以置信的規模經濟。Partovi說,「我不需要購買傳統基礎設施並在等待擴展時支持它。毫無疑問,充分利用雲基礎架構的經濟性,是我們數字化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

他說,AWS、Google和Microsoft Azure等雲供應商的計算、帶寬和存儲定價已經降到了秒級。「他們正在爭分奪秒,我們很高興看到這一點。我只為我所使用的買單。這就像是一頓很棒的自助餐......你只需要為你吃了的東西買單,但菜單選擇卻是驚人的。」

降溫趨勢:建立自己的物聯網平台

數字技術諮詢機構SPR首席技術官Matthew Mead稱,由於主要供應商和諮詢公司正在利用現成的物聯網平台,因此物聯網(IoT)平台正在失寵。

他說:「以前,沒有這樣的平台,所以企業不得不自己構建,通常是使用基於雲的技術作為基礎。如今,這些新興的物聯網平台讓企業能夠更快地、以更少的資金和更豐富的功能進入市場。」

Frost&Sullivan調查發現,在主要的行業中,IoT的成功實施是重中之重。Shah表示,物聯網部署的水平已從35%受訪者觀望和學習、轉向了中大規模的試水,34%的受訪者將物聯網嵌入核心服務/產品。另外,有40%的受訪者表示他們正在部署下一代產品。

升溫趨勢:面向企業的區塊鏈

目前,還不清楚在企業中使用區塊鏈的所有方式,並且實施很少。然而,這並沒有阻止一些企業饒有興趣地關注區塊鏈技術。

Groove銷售平台公司首席執行官Chris Rothstein說:「我們從這項技術中看到的直接好處是在我們的合同協議中。智能合同是我所期望的一項新興技術,再加上我們還在挖掘的機箱區塊鏈功能能,預計將在未來幾年內得到普及。」

Mead表示:「我們看到企業對區塊鏈技術的興趣呈指數增長。雖然像比特幣這樣的加密貨幣佔據了大部分媒體頭條,但我們看到財富5000強企業對於使用區塊鏈分散式賬本的智能合同更感興趣。」

這個不可變的分類帳不僅可以消除一些中間商的成本和複雜性,而且「還可以將一些數據的控制權交還給公民,」他說。

Bob Amareld也非常關注區塊鏈。Biogen公司全球採購戰略運營和技術副總監Bob Amareld希望能夠有很多創業諮詢公司幫助他們簡化採用不同數據源、讓區塊鏈腳本能夠讀取這些數據的過程,這樣他們就不必從頭開始進行構建。

Amareld說:「我認為這項技術具有巨大的實用性,但它在炒作周期中處於錯誤的位置。如果我要花費大量的資金,那我就需要確保這項技術能夠發揮作用。」他預計在不久的將來,可以在一個區塊鏈中將他的所有數據連接在一起,並使用儀錶盤工具將數據集合在一起,將發票鏈接到一個採購訂單,然後鏈接到合同。

「現在,我遇到的問題是存在許多不同數據中心,」他指出,Biogen的採購部門使用的ERP系統有5到10個數據中心,可能會彼此進行通信,「我需要一些東西將這些數據中心連接到一起,你不能手動連接所有這些數據中心。」

降溫趨勢:移動優先和平板電腦

幾年前,很多企業組織都在試圖將他們的軟體構建為移動優先。這麼做的想法是,在短短的幾年內,所有東西都會轉移到移動設備上,這實際上讓計算機和其他辦公設備都過時了。

同樣地,人們預計平板電腦將成為開展業務的新方式,因為平板電腦具有移動性,功能強大且相對易於使用。

「但是我們沒有看到這些趨勢中的任何一個,」Rothstein說。「事實上,我們現在看到這一趨勢正在發生逆轉,因為軟體已經回歸到桌面優先的模式,後來只支持移動設備和平板電腦應用的開發。」

升溫趨勢:雲中的身份管理

隨著用戶開始消費越來越多的數字服務,以單一在線角色管理自己的身份(而不必使用Facebook或Google帳戶)變得越來越重要。為了與「即服務」趨勢保持一致,Partovi認為身份即服務是下一件大事:單一身份帳戶用於消費服務,這樣用戶不必一直證明自己是誰——有點像在線駕照,他說。

「那些不願意加入身份管理領域的解決方案將遭到冷遇,」他說。

Partovi說,面臨的挑戰將是如何在全球範圍內管理身份。「在數字化轉型的世界裡,簡化身份管理幾乎是一個必要步驟。否則,我們會因為不得不在網上管理這麼多身份而受到限制。」

降溫趨勢:多種協作工具

有觀察家認為,使用大量不同協作工具的日子屈指可數。僅在一家公司,您可能會發現Slack、Chatter、Yammer、Microsoft Teams、Office 365 Groups、Trello、Office Planner、LinkedIn社區以及其他無數產品。

Nintex公司工作流技術副總裁Mike Fitzmaurice表示,雖然競爭可能會促進新的效用和創新水平,同時「這也會讓用戶和IT人員抓狂」。「我們正在達到一個階段,企業組織不得不挑選優勝選擇,並投入資金使用這個技術,要麼人們將放棄這個選擇回到使用電子郵件。」

Fitzmaurice說,找出使用哪種工具需要比實際更多的時間,「這會讓企業癱瘓,而不是提高生產力。」

Shah表示,儘管投資統一通信和協作工具的趨勢還在繼續,但Frost&Sullivan看到像微軟和谷歌這樣的公司正在通過Skype和Google Voice協作軟體消費者消息和呼叫服務獲得用戶的密切關注。「這肯定給那些採用傳統的內部通信的公司帶來巨大影響,」他說。

West Monroe Partners公司客戶體驗實踐高級主管Kyle Hutchins說,雖然數字營銷存貨了下來,但這些工具在企業中的應用也非常廣泛。「我沒有看到有正在開發的新技術,相反,我們將重點關注整合、連接和優化。這就是資金和資源投入的方向。」

升溫趨勢:人工智慧和機器學習

儘管人工智慧的發展勢頭越來越強勁,但人們??對使用人工智慧的一個子技術——機器學習——越來越感興趣,機器學習有時被稱為「狹義的人工智慧」。

Mead說:「狹義人工智慧是統計學方法允許軟體演算法隨著時間的推移提高特定任務的可靠性和有效性的一門學科。今天,狹窄的人工智慧可以提供競爭優勢,但在未來,這種複雜的統計分析將需要滿足終端用戶對數字轉型給予的期望。」

人工智慧技術正在從「大型中央處理轉向本地設備(IoT),用於邊緣位置,並且最終彼此協調一致,」SenecaGlobal公司首席執行官Ed Szofer說。

Shah說,人工智慧也可以很好地運用於客戶服務解決方案。「人工智慧有助於方方面,從大規模改善客戶和企業之間的自動化交互,到支持銷售團隊,通過將定製的客戶需求集成到自動化通信中,」他說。

Fitzmaurice說,這項技術即將到來,不管你是否意識到這一點。「人工智慧用於現成的SaaS產品中如文本分析、面部識別、網路分析、威脅檢測、以及建立在人工智慧上的無數其他專業服務。只要使用了人工智慧,你就會喜歡上它的。」

升溫趨勢:互動式語音

亞馬遜的Alexa已經證明,語音交互正在提供價值。其他廠商包括蘋果、微軟和谷歌,都有與亞馬遜競爭的語音交互技術。

Partovi看到了「這些語音激活工具中嵌入醫療保健信息的巨大推動力」。例如,像Mayo Clinic這樣的醫療保健內容出版商已經將他們的內容與Alexa關聯起來,他說,Alexa可以提出一系列問題, 例如「Ambien的副作用是什麼?」

Mead說:「通用計算的未來將會是,傳統視覺用戶界面越來越少,豐富的互動式語音界面越來越多。語音是現代以PaaS事件為驅動、無伺服器雲基礎架構的自然選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至頂網 的精彩文章:

AMD EPYC(霄龍)回歸後的頭等大事 與合作夥伴一起加快布局數據中心市場
Gartner:2018年政府CIO將加大對雲、網路安全和分析的支出

TAG:至頂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