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洋人們藉助「反代購」,開始狂掃中國貨了

洋人們藉助「反代購」,開始狂掃中國貨了

狗年說gǒu

就在中國網民們不再滿足於「雙十一」「雙十二」,開始藉助電商平台的助攻,在歐美傳統的打折節日諸如「黑五」「Boxing day」里衝鋒陷陣時,許多老外也開始藉助「反代購」「反海淘」,在中國電商平台上歡快地剁手。

文 | 胡雯雯 齊鑫 插圖 | 迢迢 書法 | 譚志武

編輯 | 胡雯雯

【購】一種拿血汗錢換取實物或服務的經濟行為,也叫「買買買」「剁手」「敗家」等,已經構成了我國人民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得益於全球化和移動互聯網的發展,近年來,世界人民開始發現中國貨的魅力,八仙過海各顯神通,用各種方式海購中國貨,展開了一幅買買買時代的新畫卷。

艾麗是個兩年前移居加拿大的中國女孩,丈夫雖然是華裔,但從小就在當地長大,所以朋友圈子中的老外特別多。一次家裡舉辦朋友聚餐,老外們對滿桌菜肴讚不絕口,但其中一位小夥子凱文,卻偏偏對艾麗自己佐餐用的辣椒醬產生了濃厚興趣,不但一頓飯吃下了近小半瓶,還糾纏著夫妻倆教他「老乾媽」的正確拼法,他要放進購物車。

艾麗點開他的手機,發現這傢伙早就裝了某寶和某東的app,而且購物車已經快堆滿了:鞋子、帽子、辣條、玩具、電子設備……凱文不好意思地解釋,自己特別喜歡買東西,自從發現了中國的購物軟體之後,簡直像打開了一個新世界,稀奇古怪的東西應有盡有,價格還便宜得讓人吃驚,不到加拿大本土價格的三折。

後來他簡直把刷購物app當成了消遣,每次都忍不住要往購物車裡丟幾件東西。「唯一的問題是,發到這邊的運費實在太貴了,而且我也不知道怎麼跟店家溝通,很多說明和評論,用在線翻譯軟體還是看不明白,所以你能幫忙我真是太高興了。」他興高采烈地表示。

艾麗有點哭笑不得。以往她每次往返國內時,行李箱總會塞滿幫朋友們代購的保健品、護膚品,但沒想到,如今老外們也打起了反代購的主意,要她幫忙帶國貨出來。凱文還說,自己已經帶動一幫小夥伴要扎堆買了,艾麗一次批發一大堆肯定划算,而且傭金絕不虧待她,可以給到15%。

出國後一直閑賦在家的艾麗被說動心了,心想,這沒準是個創業的好機會,反正自己之前也幫國內代購過。但一張羅下來,她才發現,幫老外代購比跟中國人做生意麻煩多了。國人下單前,通常早就做好了查資料、比價格、看評論等功課,而老外對中文一竅不通,即使能通過谷歌翻譯看購物網站,也還是要艾麗幫忙比較同類產品,跟一個個店家溝通,用支付寶或國內銀行卡等先下單,再到後面的收貨驗貨,甚至是退款換貨什麼的,環節特別多。

正好下次回國時,她和一位曾留學丹麥的朋友蘇青喝下午茶,兩人聊起這事兒,蘇青特別興奮:「哈,你終於也開竅了,幫老外代購這事兒,我早就開始做啦,其實找對了路子挺容易的。」

蘇青出國比較早,最開始只是倒騰些中國風工藝品、回力鞋之類的東西,後來她發現,除了這些,她從中國帶去的很多日用品、護膚品,老外們也很感興趣。回國後,找她代購的洋人老客戶依然很多,她決定在國外電商網站上開個店,專門服務他們。

「但國外的電商網站比較嚴格,比如ebay,在哪國註冊賬號,地址就要選哪國,即使我做了跨國賣家認證,也還是要提供丹麥的地址。」但這難不倒她,蘇青很快聯繫上當年留學的一個同學,用對方的地址註冊並接收貨品,在丹麥發貨,蘇青則負責在國內採購和運往丹麥,兩人就這樣合夥幹起來了。

跟據歐洲電子商務協會(Ecommerce Europe)統計,2015年,丹麥的B2C電子商務交易額達到了116.5億歐元,僅次於英國,當時居歐洲第二。而丹麥2015年人均電子商務消費額高達3162歐元,總額占社會商品零售總額的24%,遠超歐洲各國平均水平,網購剁手魄力讓人印象深刻。

這部分歸功于丹麥的互聯網普及率,高達92%;另外,由於北歐的高物價,人們也越來越傾向於通過網購來貨比三家,節省開支和時間。「像我的一些老客戶,除了手機配件、小日用工藝品之類的,現在連大寶、百雀羚和蛇皮袋這些國人才知道的東西,都開始托我買了。」

在過去,丹麥人直接在中國網站下單的話,東西要一兩個月才能收到。而且根據丹麥的法律,海外郵寄商品價值在80丹麥克朗至1150丹麥克朗的商品(1丹麥克朗約合1.10元人民幣),需要交納進口稅及增值稅;而價值超過1150克朗的,需交納關稅、進口稅、增值稅三項稅費。有時100多元的東西被海關扣下後,稅費就要好幾百,特別坑。

「後來他們就學精了,要是買150元的東西,就跟店家商量,把東西標價50元,運費100元,總價不變,這樣就避掉了不少稅。有時,他們還會叫店家在裡面放上一張賀卡,寫上生日快樂節日快樂之類的,把商品標籤去掉,當成禮物寄出,這樣據說也很有效。」

蘇青提醒艾麗,現在有很多私人代購轉運公司,已經把服務做成了一條龍,就算人在國外,也完全可以自己在某寶某東下單,填上國內轉運公司的地址,讓它存進你的個人倉庫再轉寄出來,或者直接把購買鏈接提交給代購公司,全部收齊後,轉運給你。這樣操作,就為自己省了很多麻煩,只要盡量購買不需要退換貨的東西就行。

艾麗和蘇青的例子,只是全球剁手黨「反代購」「反海淘」中國貨的一個局部。就在我國網民們不再滿足於「雙11」「雙12」,開始藉助電商平台的助攻,在歐美傳統打折節日諸如「黑五」「Boxing day」里衝鋒陷陣時,許多老外也開始搭起了雙11等節日的順風車。

「Aliexpress速賣通」便是一個例子。作為阿里巴巴打造的跨境電商出口平台,它主要幫助國內廠商直接對接國外消費者,建立六年來,現在覆蓋了全球200多個國家地區。根據阿里巴巴提供的數據,在2015年,中國外貿出口增速為負2.9%,電商增速是23.7%,但跨境電商的增速卻高達50%。

僅2015年雙11當天,速賣通跨境出口一共產生了2124萬筆訂單,創了歷史最高紀錄,訂單覆蓋214個國家和地區,而當天其APP在全球121個國家購物類APP中是綜合排名第一。也就是說,那年的雙十一,除了中國人和在中國的外國人,全世界100個老外中就有一個在速賣通上歡快地剁手。

根據阿里巴巴的統計,當天零點開賣後第二分鐘,瞬時交易峰值已經衝垮俄羅斯當地最大兩家銀行,在接下來的一小時,西班牙、以色列、烏克蘭、哈薩克、南美地區多國銀行對接系統也宣布告急。速賣通不得不緊急限流,讓各國銀行系統復活。

其實在許多國家,物流及付款便利性是遠遠不及國內的,但這無損於中國跨境電商出口的飛速發展。以俄羅斯為例,儘管每次購物節,從中國噴涌而至的包裹總會堆積在莫斯科,爆倉嚴重,但它長年佔據速賣通雙十一購物成交額的No.1。

另一個例子是巴西,由於在線信用卡支付使用率很低,人們海淘一般使用一種叫做Boleto的,由多家巴西銀行共同支持的支付方式。在網上下單後,巴西網購者要先列印出單號,再去網上銀行、線下銀行或其他指定網點進行付款,銀行需要1-3個工作日的時間完成數據交換,賣方的支付寶賬號七天之後才能收到這筆錢,然後再發貨,所以每筆交易光是支付完成可能就要一周多的時間,再等待平均60多天的貨運期,東西才能到達購買者手中。儘管如此,巴西的網購規模,仍然以每年六至七倍的速度在增加,如今也成了速賣通平台上的重要市場。

近年來,意識到最後一公里的問題,許多電商已經在一些主要的國家,跟當地物流公司建立了專線,有實力的商家甚至獨自在海外建立倉儲。歐美的剁手黨們海淘的許多中國貨,可以做到三周內送上門。而在過去,一艘從廣州港出發的集裝箱貨輪,抵達荷蘭鹿特丹港需要大約四周的時間,再加上清關,配送,到達消費者手上的時間是如今的兩倍。

在一些跨境海淘中國貨比較集中的城市,包機送貨也逐漸成為常態。比如,為了滿足俄羅斯網民的需求,哈爾濱開闢了多條通往俄羅斯各大城市的包機貨運航線,形成輻射俄羅斯多地的航空網路運輸格局。目前哈爾濱對俄電商包裹出口,已經佔了全國對俄包裹數量的50%以上。

就像當年很多國內企業,在B2B之路上受到挫折,轉而直接面對消費者,嘗到了甜頭一樣,許多當初對接外國企業的企業,在外貿訂單收縮後,也投奔了B2C市場,直接跟海外消費者對接。就訂單金額而言,可能沒法跟企業訂單相提並論,但在消費者反饋上,卻有著更大的優勢。

比如,最受老外追捧的網購商品,是假髮,尤其是非洲女性和北美的黑人女性,幾乎人手一頂。有一位美國黑人女孩曾經戴著海淘自中國的假髮去和男友約會,結果游泳時假髮一絲絲脫落下來,非常尷尬。女孩第二天立刻去平台投訴,結果一星期之後,平台上的中國賣家製造出了中國第一款防水假髮。

這放在傳統國際貿易鏈上,是不可能出現的:從國內到國外,一道道的渠道環節,製造商和消費者是非常難溝通的,出現任何質量問題,製造商都是最後一個知道的人,更別說根據個性化需求定製了。而如今,中國產品的優勢不但發揮在了性價比上,也終於在市場反應和創新上有了新的表現舞台。

艾麗開始摸清門路之後,反代購的貨品數量如今已經遠超幫國內朋友買的東西。她發現,老外們剛開始淘中國貨,總會要些新奇不貴的小商品,比如造型奇特的日用品,一物多用的小發明,口味少見的小零食,就像我們當年在淘寶剛興起時,整天買些便宜的義烏小商品一樣,多半是圖個新鮮,衝動消費。

而漸漸地,老外們終於發現,「中國製造」是個巨大的寶庫,可以買的遠不只低端小商品,高科技的東西同樣不遜色。比如藍牙耳機、掃地機器人、投影儀等,「有些國產大品牌的出品,價格只有國外品牌的三分之一,性能卻完全不輸給它們,只要有一個客戶買過,其他老外朋友立刻跟風下單。而且他們也特別精明,儘管國產品牌現在也上了加拿大美國的亞馬遜,但對比國內的售價,還是貴了近一倍,所以他們更願意托我人肉代購,這樣還能幫忙事先驗貨。」

如今,不管她去哪個外國朋友家做客,他們總能拿出老乾媽、辣條等招待她,熟練地做成辣醬三明治,或是驕傲地向她展示剛淘來的中國裝飾品,是如何巧妙地融合進自己的家裝風格的。

更令艾麗哭笑不得的是,就連華人家庭才會用,主要為了收看國內電視台的各種機頂盒。老外們也要嘗試,不為別的,就為了上面海量的美劇、英劇等免費資源。

其實由於國際互聯網版權保護機制,國內許多視頻資源,在國外是看不到的。但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國內許多商家,早就針對海外用戶,開發了「越獄版」的盒子,聲稱全球通用,網路封鎖全破解。「我是比較謹慎的人,這種海淘一般不鼓勵他們進行,但我真的發現,打開中國海淘之門的老外們就像打開了潘多拉魔盒,就像凱文,他已經多次向我感嘆,中國才是最適合他生活的地方,他已經無法想像不能逛中國電商網站的日子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南都周刊 的精彩文章:

美國政府調查iPhone「降頻門」
這是一座沒有色彩的小島

TAG:南都周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