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我親歷的十年前的那場春運

我親歷的十年前的那場春運

回家

 回家

王傑 

00:00/04:20

一個人坐在返程的動車上,想想年二十八離開廣州回家的情形。那天我在朋友圈裡寫下這樣一段文字:「春節回家是件幸福的事,曾幾何時春運卻不是一件讓人開心的事,現在最開心的莫過於身邊每一個人都可以有尊嚴地回去和歸來。」

那熟悉的字眼、熟悉的場景、熟悉的人和事,把我們拉回到十年前那一場雨雪冰凍凝固的記憶。

2008年1月,南方的暴雪阻礙了南北鐵路動脈京廣線湖南段的正常運行。從1月26日至2月5日,11天里共有數百萬旅客滯留廣州。

2008年2月1日的廣州火車站場景

廣州火車站南廣場已經是PEOPLE MOUNTAIN PEOPLE SEA,琶洲交易會場館臨時開放作為應急乘車點,作為一名臨時徵召過來的春運工作人員,我們和廣州火車站南廣場的戰友們一道經歷了此生都難以忘懷的08春運。

應該說應急預案是比較完備的。

每個場館被分割成四塊區域,每兩個單位守一個館。

每一個場館的每一個區域都有明顯標誌。

有熱水供應、有醫務人員……

我們不斷地安撫急於歸家的人群:「不要急,老鄉!所有人都可以上得了車的。保證可以回家過年!」

說真的,春運一直沒有給我留下什麼好印象。第一次接觸春運是1990年的寒假,離開大學所在城市時,那列火車都是我們學校的同學,大家有說有笑,好像去學農的途中。過了江西以後,車廂里基本塞滿了人,最後連兩節車廂接聯處的廁所都站滿了人。行李架上最後也有人爬 上去坐,晚上有些人就爬到座位底下去睡。

候車的旅客中,有不少人拎著一個塑料桶。那是上車後,他們自己準備的座位,這些塑料桶倒過來就是一張凳子。

印象里,我們所在的場館第一個單獨設置了母嬰區,也不知道到哪找了兩張很大的紙,寫下斗大的「母嬰區」三個字,第一次發現毛筆字除了寫春聯、孤芳自賞,原來還有此等用場。

每一塊候車區內的椅子只有兩排、最多三排,我們在地上鋪了一列一列的草席。

當時的條件是有限的,但是我們的熱情是無限的。

後來我們才知道,和火車站南廣場的戰友相比,我們這邊要舒服許多許多。所以,那幾天是如何渡過的,現在基本沒有什麼記憶了。因為和他們相比,我們的付出是微不足道的。

2008年2月1日民警在廣州火車站維持秩序

只是記得,大家不斷地勸說一些焦慮的旅客:「老鄉,不要急。有專列到火車站的,保證每個人都可以上車的。現在就地坐不坐,休息一下,只有站票的同志上了車以後有排你站的。」

我們把不同班次的旅客安排到不同的區域,像幼兒園小朋友排隊那樣排列整齊。在要出發之前,在兩列旅客隊伍之間插進我們的人,確保有序進入地鐵。

應該說第一天是最緊張的。

可能誰也沒有想到備乘區會來這麼多的旅客。

最緊張的時刻是當晚十二點半,兩個場館之間的卷闡突然打開,隔壁館的旅客潮水一般地涌過來。

廣鐵的現場人員說可以把旅客往外帶了,可是當時誰也沒有說往哪兒帶?就說往外帶!

我以為外面有大巴接駁,跑到場館外看了一下,外面冷得要命,沒有一個人影,更不要說大巴了。地鐵接駁?可地鐵口又在哪兒?

折回來後,看到我們這幾個場館的總指揮在幾米遠的地方喊著叫大家保持隊形,我跑到他跟前問他到底把人往哪兒帶?

」帶返妳屋企(帶到你家去)!「我頓時傻眼了。

我的腦袋瞬間炸開了,幾秒間又即刻冷靜下來。趕緊把旅客往外面帶,總比積在場館裡好。不是說有地鐵專列送到火車站嗎,只要往走,肯定有地鐵口的。果真往外走了一百多米,遇到一個過來接應的地鐵公司員工,他說前面就是地鐵口,頓時一顆石頭落了地。

多年以後,總指揮也離開了革命隊伍。有一次我問他,那時為什麼那樣回答我。他說:」我也不知道往哪兒帶。「

我說,當時我有多委屈。不過也是,首長讓你去攻打一個陣地,你傻乎乎地過去請示問如何攻打,這不是找抽嗎?

動車風馳電掣,任思緒飛揚。

不知道經歷過這場春運的人兒們還有沒有對琶洲的印象,也不知道陪伴我們那個館的廣鐵的那位胖姑娘今安在?

今天羊城晚報頭版:明後兩天迎來高速公路返程高峰,廣東發布六條避堵路線指引

期待十年前的這場春運永遠成為回憶,期待每一個春運工作者不會再有」帶返妳屋企!「的遭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六隻眼看世界 的精彩文章:

那不勒斯國家考古博物館

TAG:六隻眼看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