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承載 婆婆的肩膀

承載 婆婆的肩膀

溫馨祥和的氣氛中,一曲「Amazing Grace」輕輕地被眾人吟唱起來,婆婆那布滿皺紋但安詳淡定的表情里透著愉快和滿足......

腦海中浮現幾星期前的一幕:在等候針灸治療時,看著婆婆因渾身疼痛而變得有些扭曲的臉,伴著輕輕的呻吟聲,陪在一旁的自己卻不知如何去安慰.....從十幾年被疾病纏身的耄耋老人身上,聯想到「生命」這個詞,它是一個美麗的詞,可遲早有一天,一顆生機勃勃的靈魂最終被疾病和衰老所掩蓋。

今年86歲的婆婆,出身於義大利那不勒斯的一個中產家庭,是一位虔誠的基督教徒。二戰時期硝煙瀰漫,彼時身在那不勒斯的她,與她身在美國的父親,被阻隔於大西洋兩岸,一分離就是8年。戰爭的殘酷造成了童年的陰影,讓她性格變得多愁善感,卻從未失去對生活的熱愛。

作為第二代移民,二戰結束後,她便踏上了美利堅這片土地。像所有經歷過殘酷戰爭夢魘的人們中的一員,她將所有的艱辛,轉化為一種對自由、美好生活的嚮往。她是一個典型的賢妻良母,身上具備了中國傳統女性特有的美德:溫柔善良,體貼寬容,豁達大度。年輕時她為了丈夫的事業,犧牲了很多:用溫潤的愛,與丈夫走過了60多年的風風雨雨,養育了6個孩子,她這輩子走下來,真的是不易。兩位老人結婚60年的鑽石紀念照被刊登在當年長島當地的報紙上,靜靜地擺在家中的鋼琴上。和諧的婚姻,不懼時光流轉,在歲月的沉澱下歷久彌香的感情,無疑是生活中最美的風景。

婆婆對丈夫默默無私的愛,讓自己有時想,女人一生勞心勞神,竟然沒有試圖去改變過。願得一人心是美滿,在某種意義上又何嘗不是遺憾。可每個時代的人都或多或少被烙上時代的烙印,有著難以抉擇的選擇。在婆婆的世界裡,孩子和家庭上是她的全部,甚至高於自己的生命。她的肩上,承載著太多的東西,因為,「給予」他人是她的人生信仰。

按照弗洛姆的觀點:認為「給」是愛的力量的最高表現,恰恰是通過「給」,人才能體驗自我的力量,我的「富裕」,我的「活力」。體驗到生命力的升華使自我充滿了歡樂。我感覺到自己生氣勃勃,因而欣喜萬分。「給」比「得」帶來更多的愉快,這不是因為「給」是一種犧牲,而是因為通過「給」表現了我的生命力。

這一點表現在婚姻關係上就是:沒有生命力就是沒有創造和諧關係的能力。馬克思極其優美地表達了上述思想。他說:「如果你以人就是人以及人同世界的關係是一種充滿人性的關係為先覺條件,那麼你只能用愛去換取。」

不僅在婚姻關係上「給」意味著「得」。教師向他的學生學習,父母給予孩子們的愛和關懷,演員受到觀眾的鼓舞,醫生通過治癒他人的病,等等。先決條件是給的人不應該把對方看作是他幫助的對象,而應該同對方建立一種真正的、創造性的緊密關係。

婆婆一生優雅得體。從來都是只穿裙子示人。永遠用經典的Dior的Dune香水。Dior的物語:快樂之源。這符合她熱愛生活的本真天性。

當家人圍坐在她身邊,翻開昔日的老照片,談起昔日種種,老人便開心得像個孩子一般。偶爾,翻開兒女從那不勒斯拍的照片,老人眼裡流露出一絲喜悅但遲疑的眼神。自少女時踏上這片大陸就再也沒有回到自己的家鄉那不勒斯去看看。也許,在她心底不想也不願提起那段悲傷的往事。而此時,她為兒女們的開心而開心。

謝麗爾·桑德伯格的《 Lean in -- 向前一步》有這樣一個針對女性的問題:如果可以選擇,你選擇怎樣的社會去生活?對於這個問題的答案,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看法,因每個人都有選擇自己生活方式的權利。前提是,一定要認真對待。

生命的含義,也許是剎那間的領悟,一個微笑,一瞥驚鴻,它們才是真正的永恆。同意詩人華茲華斯的見解:生活中沒有真正的幸福,只有在智慧和美德中,才能夠找到快樂。也贊成普林尼的觀點:當我們快快樂樂地做所有的事情時,生命也就在不斷也延長。

從婆婆身上,自己看到更多的是,那個時代賦予她的責任:她選擇了一條「給予」別人的付出之路。以現代年輕人的眼光,也許不算成功,可那又怎樣呢?她給予家人無私的愛,給予兒女們自我成長的動力,老了有了跟年輕一輩回憶的談資。她活出了自己的價值,那便夠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慢步聽風 的精彩文章:

TAG:慢步聽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