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天天故事糖 新春特輯羊

天天故事糖 新春特輯羊

天天故事糖

十二生肖專題之

2018年2月19日

農曆正月初四

星期一

GIF

各位聽眾,晚上好,天天故事糖又和大家見面了。

今天是我們春節「十二生肖」專題的第8講,我們來講一講關於的國學小故事。

羊是一種儒雅溫和、溫柔多情的小動物,自古便與人類朝夕相伴,深受人們的喜愛。羊在我們古代被當成一種靈獸和吉祥物,所以,在眾多的祭祀活動中都要使用到羊。古代中國甲骨文中的「美」字,即呈現出頭頂大角的羊形,大羊為美,所以,羊是美好的象徵。

下面,我們就來講三個關於羊的國學小故事。

01 三羊開泰

GIF

第一個故事叫三羊開泰

三羊開泰

每到羊年的時候,我們都會發出祝福語:希望明年我們三羊開泰。對於人來說,就是身體健康;對於家庭來說,就是財氣興旺;對於國家來說,也是興旺發達。所以,三羊開泰是一個很美好的祝福語。

從很多古代器物上,我們可以看到很多「吉祥」的銘文都寫成「吉羊」。在古漢語中,「羊」與「祥」為通假字,所以,羊一直代表著祥瑞。古代宮廷中的小馬車也多稱作羊車,即取意吉祥。

有人說,「三羊開泰」應寫作「三陽開泰」。《易經》里說,在冬至的時候,叫「一陽生」,因為冬至是一年當中白天最短、夜晚最長、最寒冷的一天,所以人們就覺得在這一天已經冷到極致了,陰氣到了最高,陽氣就開始產生了,所以叫「一陽生」。十二月叫「二陽長」,陽氣越來越旺。正月時,也就是我們過年的時候,就是「三陽開泰」;「三陽」表示陽氣逐漸超越陰氣,冬去春來,萬物復甦,而「開泰」則表示吉祥亨通,有好運即將來臨。

人體的陽氣也有這種漸變的過程。所以人們把人體健康也稱為「三陽開泰」。人體健康的「三陽」是指哪三陽呢?要靠三個行為——動、善、喜。也就是說,要多運動,多做好事,開開心心,於是,我們人也能三陽開泰。

後來,人們為了書寫方便,就把「三陽開泰」寫成了「三羊開泰」。兩個成語是通用的,沒有對錯之分。

02 羚羊掛角

GIF

第二個故事叫羚羊掛角

傳說,羚羊晚上睡覺的時候,跟其他的動物不一樣,它會尋找一棵樹,看準了位置就奮力一跳,將它頭上的角掛在樹杈上。這樣可以保證整個身體都是懸空的,別的野獸夠不著它,遠處的獵人也看不到它的蹤跡,所以,能藏住羚羊的身體而不受傷害。

後來,宋代學者嚴羽在評價唐朝詩人的時候,就說:「盛唐諸人唯在興趣,羚羊掛角,無跡可求。」意思是盛唐時期的諸位詩人創作詩歌仰仗於靈光一現,他們的創作過程難以找到痕迹,後人根本就無法模仿唐詩。於是,羚羊掛角就有了新的意思,比喻詩歌意境非常高,沒有痕迹,無法模仿。

我們稍微普及一下科學常識,羚羊睡覺時會不會把自己的角掛在樹上呢?

其實,這裡的羚羊是在《山海經》里記載的一種奇獸,也就是說是一種傳說中的獸,是一種獨居動物,又被稱為玄鹿。它有一個奇特的習慣,它從來不在地面上休息,每天到了晚上的時候,就把角摘下來,掛到樹杈上,自己也爬到樹上,卧在樹上過夜。這樣一來,即使是再兇惡的敵人,也拿它們沒有辦法。

我們現在的羚羊一般是不會出現爬到樹上的情況。再說,如果羚羊把角掛在樹上,它就下不來了,反而成為別人的靶子了。

03 蘇武牧羊

GIF

第三個故事叫蘇武牧羊

在西漢時期,當時中原地區的漢朝和西北少數民族匈奴的關係時好時壞。漢武帝派張騫出使西域,引進大宛國汗血寶馬之後,軍隊戰鬥力顯著增強,漢軍在衛青、霍去病等名將的帶領下,多次打敗匈奴,匈奴因此平靜了好長一段時間。他們口頭上表示要跟漢朝和好,實際上「亡漢之心不死」,還是隨時想進犯中原。

有一次,漢武帝正想出兵打匈奴,匈奴派使者來求和了,還把之前扣留的漢朝使者都放了回來。漢武帝就想著正好讓士兵們休息一下,於是也派出使者到匈奴,答覆匈奴的善意,這位使者叫蘇武。

蘇武帶著漢武帝寫的信和禮物到了匈奴,送給匈奴的老大——單于。沒想到就在這個時候,匈奴的上層發生了內訌,老單于被殺,新單于登基。新單于扣留了蘇武,要他背叛漢朝,投降匈奴。

蘇武萬萬沒想到,有個漢朝的使者叫衛律,沒有氣節,投降了匈奴。他也來幫匈奴勸說蘇武投降,蘇武非常有骨氣,不但不答應,反而計劃暗殺衛律。

誰知道泄漏了消息,蘇武就被人抓住了。匈奴想把他囚禁起來,蘇武一著急,就拿出刀,抹脖子就要自殺,後來被他的手下奪下刀,沒讓他死。

蘇武渾身是血,衛律叫人去請醫生。醫生給蘇武灌了葯,讓他醒過來,然後給他塗上藥膏,把蘇武又給救活了。在古代,因為消炎藥,受傷是很容易感染的,蘇武奇蹟般地活了下來,單于覺得這是上天的意思。於是,他就沒有把蘇武殺掉,但是蘇武始終沒有投降。

單于沒有辦法,只好把他發配到北海,讓他在那邊放羊,還對他說:「除非哪天公羊生下小羊,否則你休想再回來。」

公羊怎麼可能生下小羊呢?所以,蘇武基本上是被判了終身監禁。

一年一年地過去了,蘇武手裡一直拿著那個旌節,旌節是使者的象徵。旌節上的穗子已經全掉光了,只剩下一個光杆子。但是,蘇武一直握著這個旌節。

過了幾十年之後,漢武帝去世了,匈奴的單于也死了,又起了很多次內亂,匈奴亂成一團。後來,漢朝把匈奴打敗了,當時的漢昭帝派出使者來到匈奴,要求放回蘇武等人。

這個時候,蘇武跟著大部隊回到故鄉。當初蘇武出使時,隨從的人有一百多,這次跟著他回來的只剩了常惠等幾個人了;蘇武出使時剛四十歲,在匈奴受難十九年,今天終於回國了。長安的老百姓聽說蘇武回來,都出來迎接他。他們瞧見白鬍須、白頭髮的蘇武拿著光杆子的旌節,沒有一個人不受感動的,說他真是個有氣節的大丈夫。

好了,今天的故事就講到這裡。

我問你答

參與互動

最後,給大家留一個小問題。

我們之前講過一個故事,春秋時期,有一個非常有才能的人,本來淪落在楚國當奴隸,後來被秦穆公用五張羊皮贖了回來,並任用為秦國的大夫。人們稱他為五羖大夫,即五張羊皮換來的大夫(參見第17期:《生於憂患》)。大家還記得五羖大夫是誰嗎?

請選擇一個你認為正確的答案。謝謝你的收聽,我們明天再見。

▎主講

高楊老師

畢業於北京大學中文系,

北京清桐教育教學總監,

主講少兒國學、中高考語文。

圖片源自網路

文字版便於讀者閱讀和媽媽講故事

原創文章禁止轉載

歡迎轉發

策劃:安妮老師

編輯:查天驕老師

每晚20:00左右

為小朋友們講述一個

有趣的國學小故事

希望小朋友們

愛上讀書,愛上生活

-天天故事糖-

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歡迎分享到朋友圈

評論功能現已開啟,我們歡迎您的互動和交流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清桐教育 的精彩文章:

第71期:斬白蛇起義
第83期:四面楚歌

TAG:清桐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