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清政府為何會錯過三次撲滅圓明園大火的機會?

清政府為何會錯過三次撲滅圓明園大火的機會?

150多年前,1860年10月18日,英法聯軍點燃了圓明園中的熊熊烈火,清王朝5代帝王建立的萬園之園付之一炬,成為中國人內心永遠的傷痛。

從雍正開始,古代清帝王苦建圓明園,為他們打造如夢似幻的世外桃源,他們搜羅全中國的奇珍異寶,把圓明園打造成一個萬園之園。「圓明」二字,「圓」指個人的品德圓滿,「明」則意味政治業績明光普照。這個具有佛學意涵的名字,經歷150年無休止的營造,最後成為東西長2415米、南北大概1890米廣大空間的代稱。

圓明園自修建之日起的300年來,成為了中華民族300年坎坷命運的一個典型的寫照,它成了一個代表。同時,也成為中國最後一個封建王朝彰顯國力的象徵。

分水嶺在1860年10月出現,一切榮耀在火光中戛然而止,英法聯軍在搶劫珠寶與藝術珍品後,縱火焚毀圓明園,自此,殘垣斷壁成為聊以追憶的唯一寄託。

咸豐十年(1860年)英法聯軍攻佔北京後,佔據圓明園。中國守軍寡不敵眾,圓明園總管大臣文豐投福海自盡,住在園內的常嬪受驚身亡。英國軍隊首領額爾金在英國首相帕麥斯頓的支持下,下令燒毀圓明園。3500名英軍沖入圓明園,縱火焚燒圓明園,大火三日不滅,圓明園及附近的清漪園、靜明園、靜宜園、暢春園及海淀鎮均被燒成一片廢墟,安佑宮中,近300名太監、宮女、工匠葬身火海。使這座世界名園化為一片廢墟。大火連燒3天3夜,成為世界文明史上罕見的暴行。

圓明園文物被掠奪的數量粗略統計約有150萬件,上至中國先秦時期的青銅禮器,下至唐、宋、元、明、清歷代的名人書畫和各種奇珍異寶。現僅存建築遺址,並建立圓明園遺址公園。

如果把認識停留在譴責搶掠和毀滅文化財富上,那就過於膚淺了。眾所周知,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是我國恥辱的一刻,當熊熊烈火將圓明園燒成灰燼時,我泱泱大國就已經被鐵板釘釘的釘在恥辱柱上了,但,為何是圓明園遭此毒手呢?

大清帝國如果應對得體,這類戰火可以及時熄滅,清政府可以獲得改革和發展的必要時間。不幸的是,它喪失了三次撲滅烈火的機會。為什麼戰火沒有在廣州熄滅?戰火是1856年10月在廣州點燃的。多數中外史家同意,這次戰爭的起因有四:

第一,英國謀求通過修改條約擴大對華貿易。

第二,廣州官紳延續十多年的反入城鬥爭,致使英國領事官員和商人不能和其他口岸一樣可以自由進入城區。

第三,亞羅號事件。

第四,廣西西林教案、天主教神父馬賴被殺等事件將法國拖入侵略軍行列。

這裡沒有必要一一重述眾所周知的事實。對此,應該著重指出:歸根到底,這是朝野上下封閉和無知造成的惡果。換句話說:災難來自無知和文明的差距。

《望廈條約》規定:「所有貿易及海面各款恐不無稍有變通之處,應俟十二年後,兩國派員公平酌辦。」《黃埔條約》亦規定:「若有應行更易章程條款之處……核計滿十二年之數,方可與中國再行籌議。」修改有關的通商條款,本屬平常外交事務,雙方在談判中博弈,結果取決於實力對比和交涉過程中的智慧,逃避無濟於事。

英國官員和商人要求進入廣州城一再被拒,透過當時和後來蓄意塗抹的「民族大義」油彩,實質是令人臉紅的封閉!用這一鬥爭的主要領導人梁廷楠的話來說就是:其他口岸夷人「出入城門,士民無敢以為言者……不知職貢諸國,非驗貢不得入……惟廣東民習見暹羅、越南,必隨貢物,乃入筵宴,易冠服而出,英夷無之,以為中外大防,正繫於此」梁廷枏:《夷氛聞記》,中華書局1985年北京版,第145頁。。也就是說,英夷不是來朝貢的,不夠格進入廣州城!亞羅號事件和馬賴神父被殺事件在宏觀歷史架構中本來是兩個不大的風浪,談判解決並不十分困難。

從1856年10月23日英軍進攻廣州,到1857年12月29日英法聯軍攻陷並佔領廣州,整整歷時一年零兩個月。這場打打停停的戰爭,有多次和平解決的機會,但都被兩廣總督葉名琛拒絕平等協商、一味拖延的蠢行耽誤了。1858年1月5日,這位總督大人終於成為俘虜,1859年4月10日客死孟加拉,這讓他沒有看到更大的屈辱降臨!

1858年2月11日,英法美俄四國公使聯合照會清政府,要求它3月底派出代表在上海談判。清政府又一次說「不」,拒派欽差到上海談判;要英法美回廣東找接替葉名琛的兩廣總督黃宗漢,俄國佬則到黑龍江去找黑龍江將軍奕山。唯一理由——這是天朝的固有規矩!這些洋人不願按照清政府的調子跳舞,4月9日至13日分別北上。5月20日,經過兩個多小時的激戰後,其佔領了大沽、白河口等地;26日,兵不血刃,進據天津。在武力脅逼下,5月28日訂立了喪失百萬平方公里土地的中俄《愛琿城和約》;6月13、18、26、27日,中俄、中美、中英、中法《天津條約》分別簽字。

平等、不平等的條款混在一起,總算了結了多年爭端。其約好一年後交換批准書,完成最後一道手續。

不料,二十來歲的咸豐皇帝耿耿於懷的是堅守華夷之辨,不讓蠻夷的公使駐紮北京,最好連北京的門檻都別讓他們踏進。於是,經過皇帝、怡親王和僧格林沁王爺多次密謀袁偉時:「現代化與中國教科書問題」,載《東方文化》雙月刊2002年第6期。,1859年6月25日,一場本該是儀式性的換約演變為血腥的衝突:僧格林沁所部官兵在大沽口擊沉英法炮艇3艘,重創3艘,擊斃、擊傷英法聯軍484人。接到「捷報」,咸豐皇帝立即宣布中英、中法《天津條約》作廢!

火燒圓明園無疑是歷史上最為惡劣的文化毀滅行動之一,直可與焚燒亞歷山大大帝圖書館及哥特部落踐踏羅馬相比肩。法國人當時就已指出,這就如同盧浮宮和法國國立圖書館同時被毀。而且,這一暴行是兩個國家所謂「教化」非歐洲世界的代表性行為。火燒圓明園充分說明了這一行動的偽善及其種族主義根基。在歐洲文明國家間,此類文化毀滅行為甚至在戰爭期間都是不可想像的,但中國顯然未被包括在這一道義原則之內。中國人沒有忘記這個教訓,它在今天仍記憶猶新。

一代名園圓明園的毀滅,既是西方侵略者野蠻摧殘人類文化的見證,也是文明古國落後了也會挨打的證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大風暴 的精彩文章:

三國五大極品美女排行,甄宓排名第二,大小喬落榜,第一是她
漢武帝在衛青死後,為何會如此著急打壓衛氏家族?

TAG:歷史大風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