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國風的前世今生

國風的前世今生

現代社會,越來越多的人,喜歡穿漢服,跳漢舞,化漢妝。他們將其稱之為國風之再造。「著我漢家衣裳,興我禮儀之邦。」這句話似乎已經成了所有喜愛傳統文化的朋友的口頭禪。由此也可見我們祖國的繁榮昌盛,經濟的發展已經達到了一定的階段。尤其是漢服與戲曲的結合,更是十分巧妙。人們欣賞著千年前的華夏之美,似乎也已經慢慢脫離了歐美風、日韓風的束縛,開始真正用心的改造自己民族的特色文化,甚是令人欣慰。

《詩經·國風》開篇之首便是《關雎》。「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在漢服的映襯之下,無數的少男少女又開始了這經典的一幕幕告白之行。這是美與愛的結合。「國風」,更多的人的理解是傳統風尚的復興,他們認為所有關於傳統文化的東西,都可以稱之為國風。這顯然是錯誤的。

「國風」一次首創於《詩經》。所謂的「風」是指古代先民的風土人情,

而「國」則是指周朝的都城「豐鎬」。大家最熟悉的就是「鎬京」,《詩經》載:「考卜維王,宅是鎬京。」「國風」和在一起便是周朝都城的民俗民風。而關雎的一幕就是發生在這裡,也就是如今的陝西省合陽縣洽川濕地。「國風」的前世便是如此。

而「國風」的今生,應當與「國學」相聯繫。何為「國學」?「一國之學」。中華上下五千年,名著典籍,浩如煙海。如此積澱下來的學說便是「國學」。「風」如今則應指風氣。一國之風氣,則應該從教育中體現,而不應該僅僅是穿漢服,跳漢舞,流連於這些表面的東西,我們在立志民族復興的過程中更應該從更深層次來了解我們的文化。

如此的「國風」才可經久不衰。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全球大搜羅 的精彩文章:

大概會是兩年來的好吃吃成團
胃竇炎吃什麼食物好?胃竇炎的飲食?

TAG:全球大搜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