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雜談520 於歡辱母案和張扣扣為母復仇案

雜談520 於歡辱母案和張扣扣為母復仇案

山東聊城於歡因母親被辱奮而殺人,山西漢中張扣扣因22年前母親被打死而復仇。不知怎麼回事,突然就想到這兩個案例。

在我的印象里,這些年的案件中,這兩個案例非常特殊。

特殊之一,引出滔天的輿論。

特殊之二,殺人者反而得到大多數人的同情。在正常社會中,這種現象非常罕見。

要分析原因,其實也簡單,就是觸及到了人倫。

如果要分析,人倫是人類文明進程中的基石。人類文明史上,歷史周期已經經過若干次輪迴演化。凡是和人倫衝突的那些體制、政權都被淘汰了。因為人倫和人性中最基本的要素相連。戰爭可能未必涉及到每一個人,政治可能未必涉及到每一個人,科學可能未必涉及到每一個人,但人倫一定能涉及到每一個人。因此所謂文明的前進,不過是對人倫更好的保護。這麼說起來有些大而空。但每當類似的事情出現,就會讓人感到是實實在在的。

但於歡和張扣扣兩者又完全不同。於歡的情況算絕望中的反擊。2017年2月17日,山東省聊城市中級法院一審以故意傷害罪判處於歡無期徒刑。同年6月23日,山東省高級人民法院對於歡故意傷害案二審公開宣判,以故意傷害罪改判於歡有期徒刑5年,維持原判附帶民事部分。前後差別如此之大,實際和滔天的輿論與一面倒的群眾支持關係很大。

案件二審主審法官、山東省高級人民法院吳靖解釋說,「作為受到社會如此關注的一個案件,我們怎樣通過二審的開庭審理,最大限度地還原整個案件的事實情節,並且在此基礎上通盤考慮天理、國法、人情,最終依法作出裁判。」案件審理過程中,司法與輿論良性互動。互聯網輿論場由此發出一種聲音:中國司法,不負江山不負卿。

張扣扣這起殺人案,是經過長期反覆思索、精心準備策劃之後的孤注一擲。如果不牽扯到22年前母親被殺,毫無疑問是惡性故意殺人案。然而實際上,無論如何強調法律,都改變不了對於張扣扣來說,殺人就是為母親復仇的事實。

而張母當年的死,的確有諸多疑點:包括(四人打一人)一個未成年少年被定罪;包括減刑過大(判七年實際坐牢三年);甚至是判決書上某些內容,都不合常理。另外關於民事賠償,也不合常理。

所有這一切都會在張扣扣心中埋下復仇的種子。那種子一天天發芽,但並不是在情緒中爆發,而是在理性中生根發芽。所以張扣扣選擇漫長的等待與準備,然後致命一擊。說真的,這是一種無法防備的憤怒。因為他會一直等待,直到絕佳的時機到來。

有句古話,天子之怒,浮屍百萬,流血千里。布衣之怒,流血五步,天下縞素。

如果要找類似的案例,可以參考民國施劍翹殺孫傳芳為父報仇。當然我這裡並不是從理性上說張扣扣的行為值得提倡和推崇。而是通過施劍翹的事兒,大致能理解張扣扣的心理動機。因為社會環境完全不同。那麼張扣扣的結局會如何?

儘管我個人從感情上同情張扣扣,但在當今社會體系下,張扣扣的行為不可能如於歡一樣被寬容,哪怕同樣輿論洶湧。

於歡二審被輕判,確實如吳靖法官所解釋,可以不認為是輿論影響司法。而張扣扣如果被輕判,相當於提倡私人復仇,相當於輿論影響司法,和法制精神背道而馳。但是從另外一個角度看,張扣扣的選擇確實激起了相當一部分人內心的共振。因此法律應該從另一個角度給輿論一個交代。這個交代的最低成本就是對當年案件進行複審,看看當年的司法判決究竟有沒有灰色地帶。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虛聲 的精彩文章:

雜談500,雪鄉導遊打人,坑
夏朝的霸權旁落與九尾狐有什麼關係?

TAG:虛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