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不被邀請的建議都是冒犯

不被邀請的建議都是冒犯

悅人無術不如悅己

不被邀請的建議都是冒犯

多年前,在醫院住院保胎。同病房幾個孕友中有一個和我年紀相仿,大家比較談得來。她的先生工作之餘經常來探望她,時常遇到我和她在一起聊天,一來二去和我也就熟悉了,有時候給他妻子帶點心時,也會給我帶一份。

後來我出院後,大家互留了聯繫方法,有時候我也會和那孕友一起交流下孕期感受。

有一回,接到她先生的電話,問候幾句後, 他便問我有沒有喝孕婦奶粉,我答有。他便和我吐槽,他妻子一直不肯喝孕婦奶粉,他擔心孩子營養不夠。我說因為孕期每個人反應不同,興許她對孕婦奶粉的味道不適應,可能喝不下。他說,換了幾種奶粉,她都不喝。然後,一再懇求我,希望我打個電話給他妻子,請我作為孕友的身份,勸勸她喝孕婦奶粉。我很為難,然而架不住她先生一再懇切地說著「拜託拜託」,只好答應下來。

那個電話,從我們平日很自然的孕期交流開始,然後因為我身負的使命,不得已將話題轉到孕婦奶粉上,她果然告訴我受不了那個奶粉的味道。我於是照著她先生的一套說辭,奉勸她為了孩子喝一點。她在電話那頭的語氣明顯開始降溫。

在電話進行過程中,我已經預感到,我和她的初生的友誼,大概也該落幕了。果不其然,後來我們除了偶爾過年群發的消息,彼此再沒有聯繫。

在打這個電話之前,其實我大概是已經有幾分預感的了吧。她丈夫求到我這麼個不相干的人面前來之前,只怕早已把能動用的七大姑八大姨都動用了一遍了。可是孕婦的身體反應真的各有特點,有些人真的受不了奶粉的味道,也非常正常,況且孕婦奶粉是不是那麼必要到底有多少價值,沒有這個奶粉,通過其他食物的攝入只怕養分也是足夠的了。

總之,那一回,我在我那位孕友的世界裡,充當了一個非常無趣而多餘的勸導者角色。回想起那個電話,我常常為我自己的不識趣感到搞笑。我,冒犯到了她,我可笑地充當起了另一個孕婦的導師。

在我們的一生中,總是會遇到很多次這樣的被冒犯的時刻。很多時候,我們不知不覺地充當著自以為是的他人的「導師」角色。

有一回,在孩子的培訓班外,有一個家長看到同班有家長帶著孩子匆匆而來,又遲到了幾分鐘,於是對著遲到的家長說我帶著孩子上培訓班從沒遲到過,然後傲嬌地開說如何做到不遲到的方法,諸如提前做好物品準備、提前設置鬧鐘、充分計算好路程並預留堵車時間之類,巴拉巴拉正歡暢,遲到的家長見她說個沒玩,冷冷開口說:我們前一堂課上到三點,這裡3點半開課,中間半個小時,要從羅湖趕到福田,這就是我們經常遲到的客觀理由。你說的這些,我都懂。

我們每個人都會有些自以為比旁人更高明的時刻,國人更頗有點好為人師的普遍心態:看到冷天別人穿得比自己單薄,便會忍不住出聲詢問「你不冷嗎」,表示關心之餘很有幾分對自己冷暖敏感著裝適宜的自矜;看到別人感冒,忍不住在關心他人病情同時開始推銷自己的健身經驗,教導對方如何提高體質,卻忘記了上月自己也剛剛發過燒;已婚者看到他人大齡單身,便要傳導幾句脫單真經,語重心長奉勸該找個人成家;有了娃的看到他人夫妻丁克,便要嘮叨生兒育女的樂趣和膝下無子的荒涼;自以為是時尚精,總想品評他人穿著;自覺人生經驗豐富,總想教人為人處世哲學;自忖是馬雲附體,紙上談兵評價著他人的創業嘗試……我們最容易忘記的是:不被邀請的建議都是冒犯。

於是乎,我們的朋友圈充斥著各類精英專家,公眾號里遍布著各路先哲導師……可是,真的有幾個人活得比他人高明。

其實生活真的很簡單,每個人成為自己想成為的自己,吸引喜歡你的那些人,和相互愉悅的人相處。至於那些道理,你喜歡的挑來聽,不喜歡的擱一邊。

春晚,再見王菲那英,隔著20年的光陰,她們依舊活得那麼自在,彼此的友情也依舊牢固。其實這二十年,她們各自經歷了多少跌宕,相互也反目過隔絕過,人生的劇本不可謂不複雜。據說因為那英反對王菲和謝霆鋒的戀情,導致彼此有了過激言論,最後漸行漸遠,但是她們最後在時光里彼此諒解,找到了合適的相處模式,不再去試圖指導對方,而學會相互接受彼此的本真。

不去對他人指手畫腳,是為對他人生命的敬重;不被旁人的指手畫腳左右,是為對自我人格的珍惜。

這些年,不單是娛樂圈流行賣人設,連朋友圈都有不少賣人設的,只是時間一久,人設坍塌都是早晚的事情。之前關注了很多公眾號,也加了很多群,慢慢地越來越精簡。在深圳結識了不少朋友,慢慢也越來越精簡。到最後,談得來,能久處不厭的,始終不過一小撮。

網路時代的社交,最愜意的地方在於:不想看到的朋友圈可以屏蔽,不喜歡的公號可以取關,不想交往的朋友可以拉黑……

只要簡單手指一動,不想要的社交就都可以隔離。

於是生活日漸化繁為簡。

這一路,我被多少人屏蔽了朋友圈,被多少人取關了公眾號,又被多少人從好友名單刪除……很多我並不知情,也許,也不需要知情。

我跌跌撞撞懵懵懂懂,誤會過人被人誤會過、傷害過人被人傷害過、愛過恨過也被人愛過恨過……大浪淘沙,總有些人留在生命里,成了歲月饋贈的金子。

不忘初心,方得始終。初心,其實並非天然存在,在我們出發之初,往往並未成型。我們一路行走,一路在發現著自己、發展著自己、創造著自己,走到最後,也許才真正找到這所謂的「初心」。

願我能在歲月的輾轉里,終究揉搓出一個日漸清晰的自我形象。而這一路行走中呈現的粗鄙、愚昧、醜陋、庸俗……能日漸褪卻。於是不浪費了歲月的打磨,不枉費了生命里來來去的過客為我上的一課課,不白費了經過的山水、翻過的書頁,不辜負了那些尷尬、傷悲、孤獨、疼痛……

歲月,記錄下我一路成長中的不堪形象,也終將見證我一路蛻變後的日漸清明。

END

文章原創版權所有,轉載請聯繫作者本人。

作者 涓子

圖片來源 網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不如悅己 的精彩文章:

TAG:不如悅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