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科技綜藝叫好不叫座,如何玩出新花樣?

科技綜藝叫好不叫座,如何玩出新花樣?

隨著互聯網的深入發展,技術革新為綜藝節目的製作帶來了新契機,越來越多的科技元素被運用到綜藝節目。從已經落幕的《我是未來》、《未來架構師》、《加油!向未來》、《極客智造》到正在熱播的《鐵甲雄心》、《極客出發》,再加上正在啟動的《這!就是鐵甲》《機器人爭霸》等,2018開年則迎來了一波泛科技的較量。

科技+演講、科技+懸念、科技+實驗、科技+造星、科技+教育……「科技+」正在成為電視節目不斷創新的富礦。

01

科技綜藝扎堆,機器人格鬥更是香餑餑

去年暑假,有一類全新的綜藝節目走進了人們的視線——科技綜藝,科技領域原本就是一片尚未開發的藍海,再加上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鼓勵電視上星綜合頻道在黃金時段增加公益、文化、科技、經濟類節目的播出數量和頻次」這一政策的大力扶持下,這類綜藝節目開始迎來了一個小爆發,但叫好不叫座的情況卻屢屢發生,各衛視科技類節目收視率簡直可以用一片慘淡來形容。

而2018年伊始,本以為勢頭已經過去,卻沒有想到又有大波科技綜藝襲來。根據各家電視、網路平台亮出的2018年新節目「預告片花」,不難得知,一批展現中國近年科技創新發展的節目非常矚目。

浙江衛視和創客星球聯合出品的《鐵甲雄心》是中國首檔機器人格鬥競技節目,出現了李連杰、黃健翔、吳大維等名人解說機器人格鬥的熱血場景,這讓不少熱衷機器人的「理工男」很興奮。而中央電視台財經頻道打造的《極客出發》匯聚了全球頂尖科技產品,也匯聚了全球的頂尖科創團隊,借鑒綜藝真人秀的拍攝方式,在各個領域展開一一對抗。

最新一期節目中,體操世界冠軍楊威體驗「機械外骨骼」,分分鐘化身鋼鐵俠。「機械外骨骼」是一種由鋼鐵框架構成並且可以穿戴的機器裝置。使用這個裝置能夠幫助體力勞動者減輕十到二十公斤的重量,也就是說在一定程度上防止疲勞作業。在節目現場,來自北京大學與哈佛大學的極客們戴上外骨骼一邊翻炒花生,一邊智力搶答,答對加一塊木炭,另外一隊則加一斤沙子作為懲罰。炒熟之後將由炒貨店專業人員檢查,合格的需要打包五十份,最先完成並按鈴者贏得挑戰。

這樣充滿想像力的挑戰,在娛樂中充分證明了科技創新的魅力。而網綜《這!就是鐵甲》也不甘示弱,榮耀集結了54支國際頂級格鬥機器人戰隊,打造一場機器人格鬥競技世界盃。但比較尷尬的是,目前為止已經有三個平台都看上了機器人格鬥賽這個香饃饃,從已經開播的《鐵甲雄心》,到已經官宣3月份正式播出的《這!就是鐵甲》、《機器人爭霸》,全都是以機器人格鬥為題材,一不小心就雷同也不是沒有可能,作為一片藍海,科技綜藝似乎終於迎來了爆發。

02

小眾垂直領域

科技綜藝只能叫好不叫座?

倘若關注科技領域,或者喜歡機器人的觀眾最近肯定都在追《鐵甲雄心》這檔綜藝節目,豆瓣評分8.1,官方表態這是全球最高規格機器人格鬥競技賽,都不是吹捧自己的,全是實打實的數據。但周一晚上21:40的尷尬播出時間,讓人明顯感受到衛視對它的不太重視。

畢竟科技綜藝「叫好不叫座」的情況太普遍了,對比同時期綜藝節目動輒突破1%的盛況來看,科技綜藝的收視率只能用「凄凄慘慘戚戚」來形容。因此金主爸爸不敢冒風險投錢,衛視自然不敢有大動作一舉把它放到黃金檔,只能藏在周一晚上靠口碑慢慢發酵。

對於不少科技綜藝製作人來說,收視低迷其實也是意料中的事情。究其原因,還是因為科技實在是一個太小眾的垂直領域了,不是那種可以大眾娛樂消費的東西。它專業又晦澀難懂,比如「AI、基因解碼、機器人」等,這些原理概念想要講的清楚講的明白,對於編導來說絕對是一個巨大的挑戰。

而且綜藝節目最大的落腳點還是在娛樂上,觀眾看綜藝主要目的大多是為了放鬆心情,不是想耗時間啃一本難以讀懂的專業巨著。更有業內人士直言,「泛娛樂大綜藝動不動就投入幾億元,請流量明星,如果把科技綜藝與這類節目直接比收視就有失公允了,況且目前科技綜藝仍然處在啟蒙階段,如果被收視率綁架,那再也沒人敢創新節目類型了。」

喧囂的熒屏開始揭示科學之美、展現科學精神固然可貴,但這一塊晦澀難啃的「骨頭」到底要如何才能變得通俗易懂,成為大眾茶餘飯後津津樂道的話題,需要思考的還有很多。

03

未來,科學綜藝需要更有溫度

增加娛樂性是各平台科技類節目組一直都在做的努力。

在結構上做嘗試,為了迎合一些觀眾對綜藝節目的欣賞喜好,科技類節目開始有意縮短理論時間,添加其他大眾感興趣,更有趣的內容進去。負責《加油!向未來》文案的果殼網主筆瘦駝及其團隊,每次都會準備很多資料甚至科學家的八卦,經過精簡後糅合在節目內容里。而作為一檔科普類綜藝,《極客智造》則選擇了在節目中加入喜劇元素,使得單期內容更加好玩,節目設定大開腦洞又包含了滿滿乾貨。

適當打出明星牌吸引流量,也是選擇之一。《加油!向未來》第一季曾邀請包括TFBOYS在內的偶像明星,引起青少年等適齡觀眾的關注。《加油!向未來2》中,明星則參與到科學實驗的實景驗證中。《鐵甲雄心》、《極客出發》等節目也統統選擇了這種方式。

除此之外,還有在形式上做嘗試,如果內容有點高深,不妨在燈光舞美上做加法,達到讓人驚嘆於科技炫酷的震驚感,所以近年來大熱的VR技術(虛擬現實技術)、AR技術(增強現實技術)頻繁出現在各科技綜藝中。比如《我是未來》就擁有滿屏黑科技,為了能夠更直觀地展示「基因技術對於人類的意義」,節目組通過虛擬現實技術,讓已經滅絕的猛獁象直接從屏幕中跨越出來,它的長聲嗥叫以及「踏」在舞台上的沉重步伐給現場嘉賓和觀眾帶來了極大的震撼。

不過節目最終還是要落腳到內容,尖端科技往往「高冷」,如何讓科學不那麼「高冷」,進而拉近與觀眾的距離,是不少科技節目製作人都在思考的問題。《少年愛迪生》就以青少年為主角,吸引了32個國家和地區的數千位懷著科學夢想的少年踴躍報名,將科技夢想融入孩子們的生活;《解碼科技史》則從大家耳熟能詳的科技小故事入手:砸中牛頓腦袋的蘋果,瓦特家燒開水的大壺……

雖然科技節目大熱有不少原因:國家對科技的扶持,熒屏對「泛娛樂化」的抑制,但其中最重要的還是人們對科技的興趣日漸濃厚。所以科技並不遙遠,科技和我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全球大搜羅 的精彩文章:

民間故事-天要下雨,娘要嫁人
愛國者葉門上空攔截M7,美專家:中國出口導彈並非無法防禦

TAG:全球大搜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