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錢幣博物館藏30多萬件,千年古幣價值連城,這些錢幣你見過么

錢幣博物館藏30多萬件,千年古幣價值連城,這些錢幣你見過么

在天安門廣場的西側,矗立著一座古樸典雅的建築,這便是中國錢幣博物館,30餘萬件的文物,記錄著數千年來中國的貨幣發展歷史。圖為距今千年的宋代「九疊篆書皇宋通寶」銅錢,斑駁的銅銹掩飾不住精美繁複的文字。

這種布幣,流行於以農業為主的古代中原地區,以農具「鏟」為原型,有的上方甚至還留有一個作為工具時裝柄的銎。

博物館中陳列刀幣的展櫃,會發現不同套系的刀幣有大有小,秀氣精緻的小刀普遍只有10餘厘米,而大刀則有20厘米左右,寬大厚重:他們分屬不同的國家,小刀是燕國、趙國的貨幣,大刀則是齊國的貨幣。

細看這枚齊國六字刀幣,它略大於日常用幣,其上6個大字的解讀至今仍然撲朔迷離,有人認為應讀作「齊建邦長大刀」,但也有人認為第2字應為「返」:一種表達的是建國的光榮,一種說的則是復國的感恩。

宋代錢幣的書法之美,一直為錢幣界人士津津樂道,圖上所展示的6枚錢幣,宋徽宗趙佶竟然分別使用了6種不同的字體,顯現出一種雅緻之美。

白銀在中國貨幣史上是一種重要的稱量貨幣,這件小小的「承安寶貨」銀錠,標有「一兩」字樣,使得白銀第一次有了面值,正式成為一種規範的制式貨幣。

宋代銀錠一般會在表面刻上總重量,稱量後用於大額交易。

模糊的字跡、毛糙的邊緣,無不在提醒著我們,這張經歷了近800年滄桑的元代中統元寶交鈔紙幣,能保存至今多麼不易,它是我國現存最早的官方正式印刷發行的紙幣實物。

歷經百餘年,從未被使用過的這枚大清金幣依舊金光燦燦,其上的龍紋仍然清晰如新,只不過它再也無法幫助光緒皇帝實現自己一統鑄幣大權的美夢,靜靜躺在展櫃里,無聲講述那些往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文明互鑒 的精彩文章:

中華五千年文明聖地,七十年考古發掘,良渚開啟申遺之路
於正新劇《鳳囚凰》開播,關曉彤飾演山陰公主。歷史上的劉楚玉究竟是啥樣?

TAG:文明互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