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回鄉筆記之日漸凋零的老一輩

回鄉筆記之日漸凋零的老一輩

《望雲山.羅洪人網》您關注的是最受歡迎本土公眾號

傳播:家鄉文化 | 風土人情 | 美文資訊 | 故鄉美景 |

路太遠

戀人

張鎬哲

00:00/

日漸凋零的老一輩

我始終記得回鄉採風時,坐在隆回縣岩口鎮河邊村老宅門口的蔣老。那時臨近年關,老人戴著一頂毛線帽,穿著厚厚的冬衣,雙手交叉伸進袖管,沾滿泥土的老布鞋踩在南方取暖用的烘籠上,一雙眼睛無神而空洞地望向宅前的田野。那麼巨大的有著久遠歷史的老宅,目前只有蔣老一人居住,他的孩子們都進城了,只有逢年過節才會回來看看。

在老家農村,甚至在當下整個的中國農村,像蔣老這樣的留守老人不在少數。伴隨著改革開放的進程,大量青壯年勞動力外出務工或做生意,有的已經在城鎮安家落戶,有的常年在外經商、打工,農村人口的老齡化已經成為很普遍的現象。今年上半年,我老家所在的那個村進行村幹部換屆選舉動員,村幹部在群里秀了一張全村與會黨員幹部的照片,幾乎全是清一色的六十歲以上的老年人。他們一個個頭髮斑白,臉上溝壑縱橫,寫滿歲月的印記,看後讓人心酸無比。無論我願不願意承認,我知道,在我記憶中那個充滿著歡歌笑語、和諧熱鬧的小山村已經成為永遠的記憶,一去不復返了。

農村老人的生存狀況,對當代的中國是一個現實而沉重的話題。

辛酸又辛勞的一代

現在六十歲以上的這一代農村老人,絕對是辛酸又辛勞的一代。他們出生在一窮二白的年代,經歷過三年最困難時期,經常吃不飽肚子;又被時代裹挾,捲入一場又一場政治運動,大躍進、大鍊鋼鐵、大鳴大放、文化大革命……無論是積极參与還是被動捲入者,除了給他們留下了一次次拷問人性的經歷,其它基本什麼都沒有留下;有的人曾嘗試通過讀書改變命運,可偏偏因為出身問題而被剝奪了求學的機會;有的人好不容易熬到高考了,卻又被罕見的政治運動中斷了前程;也有人嘗試離開家鄉,去外地從事手工業服務,如從事篾匠、磚匠、木匠等,但由於城鄉二元結構的森嚴壁壘,他們終究只能回到家鄉,人民公社時盯著那點工分和糧票,包產到戶後又聚焦在那點有限的土地資源上。他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面朝黃土,揮汗如雨。

勞動已經成為了他們的習慣,成為了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一些八十多歲的老人,本可以安享晚年,但卻總是閑不住,於是你常常看見白髮蒼蒼的老頭老太太,扛著鋤頭,挽著褲管,一雙赤腳田裡來土裡去,永遠不嫌累。不管是不是農忙時節,你已經很少能看到年輕人冒著酷暑下地幹活,貓著腰弓著身子與泥土親近的永遠是那些銀髮如霜的老人。他們與土地建立了很深的感情,你讓他不忙農事,把土地摞荒幾年,那比剜他的心還痛,他會罵你是「崽賣爺田不心疼」,是敗家子。

他們幾乎支撐著整個農村

就是這樣一個巨大的群體,他們卻幾乎支撐著現在的整個農村。

田土的勞作主要靠他們。他們終歸捨不得把土地荒廢,想方設法地讓這些有限的資源發揮著作用,至少能保證自己生活上的自給自足。

族群的大事主要靠他們。每回回農村我都發現,無論紅白喜事,現在忙活的都是一幫六十歲以上的老年人。以我父親為例,老人今年已經七十歲了。前兩年在老家,只要碰到村裡有人過世,老父親無一例外地會去幫忙,要麼做「總管」,要麼做「採買」。做事幫忙當然應該,我最心疼的是,父親經常一忙就要熬好幾個通宵,像我這個年齡都扛不住,何況一位快七十歲的老人。但是沒有辦法,每次我在電話中囑託讓他少參與一些,要注意休息,父親總是一句話,「我們不搞誰搞啊!」父親這句話的意思還有另一層含義,那就是在老家沿襲了若干年的民俗大多已經基本失傳了,現在的年輕人已經沒有耐心也沒有興趣去繼承那些極具體瑣碎的規矩禮儀,就算年輕人摻和他們也不懂。

後代的撫育主要靠他們。細心留意你會發現,現在農村的家庭結構普遍呈現一個「啞鈴」現象。就是兩頭強,中間弱。什麼意思?就是出於生活的需要,農村家庭的中堅力量大多會外出務工或經商,只有孩子與老人都留在農村老家;也有的是兒女沒有照顧孩子的能力,將孩童直接丟給爺爺奶奶撫養。於是照顧與撫育孩子的重擔就又落到了老人們的身上。且不從經濟方面去探討,光從兩輩人年齡與時代的差距上看,這種隔代的教育一方面給農村留守老人帶來沉重的負擔,另一方面也會導致留守兒童在教育與人格上的缺陷。

親情的維繫主要靠他們。城鎮化的推進使原本族居的家族生活模式發生了變化,有血緣關係的家庭與親人,開始向外圍發散、遷移。原來一大家子住在一起,現在隨著各自經濟條件的變化,有著親緣關係的族群之間、家庭之間、親人之間距離越來越遠。空間上的距離也帶來了感情上的距離,特別是農村出身的年輕一代,即便是互為堂兄弟或表姐妹,也有可能很少見面,因而親情關係淡薄。去年回老家,就發生一件匪夷所思的事,兩個從外地駕車趕回老家過年的年輕人因一點小糾紛在路上扭打一團,等各自叫來家裡的人手幫忙時,才發現兩人竟是同一個曾祖父的堂兄弟。正是由於有老人的留守,農村才依然是許多在外飄泊的遊子的根。真不敢想像,如果這一代老人沒有了,這些來自農村,卻在城裡長大的年輕人還會不會對農村充滿感情,家族還會不會有凝聚的力量。

融入時代難

人都會嚮往更好的生活條件與生活標準,然而當下留守農村的這一代老人,卻因為特殊的年代造就了他們特殊的人格與生活習慣,已經很難跟上時代,融入現代的生活方式。

這主要源於觀念上的根深蒂固。

首先表現在身份上的自卑感。眾所周知,隨著城鄉壁壘的打開,城市與農村的資源配置方式發生了重大的變化,以往是農村人嚮往城市的舒適,現在是城裡人嚮往農村的自由與生態;以往是農村人千方百計往城裡涌,現在是城裡人想方設法去鄉下玩。一個最明顯的例子就是,現在你稍有條件,在城裡落個戶口那是相當容易,但反過來,如果你想把城裡的戶口遷往農村,那絕對是難上加難了。然而,由於一生大部分時間在農村貧困的環境下度過,城鄉二元結構的壁壘固化導致現在的老一輩在觀念上給自己頑固地貼上了「農村人」的標籤,骨子裡總覺得自己低人一等,你怎麼跟他講「現在是城裡人羨慕農村人」都沒有用。

其次是對錢物的習慣性節約。勤儉節約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當然值得繼承,但偏偏這些老人們對錢財的節約有的已經到了固執的地步。我生活中見識過的一些老人,與過去的年代相比,其實生活條件已經大大改善。但在他們那裡,晚輩送的食物依舊跟過去一樣捨不得吃,直到快過保質期甚至過了保質期,卻又捨不得扔掉,還要硬撐著吃下去;無論晚輩孝敬多少錢,照樣是一身舊衣服,捨不得穿捨不得花,還像改革開放以前或早期那樣的標準生活,固守著他們那個時代的生活方式。顯然,這樣的觀念一旦與年輕人生活在一起,衝突也就成為了必然。教會孩子們節約理所當然,但如果硬要將孩子們的生活觀念與生活標準拽回過去那個時代,顯然已經不現實了。

第三是舊式家長作風積習難改。按傳統封建的家族生活方式,老人就是家庭的一家之主,是最權威的人。其實這並沒有錯。但問題是時代已經在前進,現在的年輕人一生下來就是開放的一代、電子的一代,甚至全球化的一代,他們個性自由奔放,思想獨立。與這個時代的年輕人對話,方法與方式就顯得尤其重要。但一些老人依舊是舊式的家長作風,依然用以往那個時代的眼光與標準來要求下一代,於是就造成代際間的衝突不斷,也釀成了不少悲劇。我曾聽說老家的一位婆婆強勢介入兒子的婚姻,就因兒媳婦與兒子伴了兩句嘴,婆婆就把兒媳婦的嫁妝扔出了家門,後面生生地把兒子與兒媳拆散離婚。還有一些老人,雖然跟孩子住進了城裡,卻總是習慣用老眼光看問題,對城裡的生活方式橫挑鼻子豎挑眼,結果把本來很好的親情搞得越來越寡淡。不懂得尊重,不能適時而又體面地退出孩子們的私人領域,是許多老年人普遍沒有深思的話題。

最後是接受新事物的能力變弱。現在的時代是一個飛速發展的時代,短短十多年間,電子產品就已經更新換代好幾波了。現有哪怕三四歲的孩子,都已經會視頻、遊戲,智能手機玩得溜溜轉。但老人們對這些日新月異的電子產品,卻整體上表現出無所適從,大多依然只能拿著老年手機接打電話之用。一方面接受新事物新觀念的能力變弱,另一方面,輕信、喜歡占些小便宜的特點也根深蒂固,照理說這也不是什麼大的毛病,問題是這些小毛病一旦到了城裡,卻容易導致巨大的損失。新聞中關於老年人上當受騙給騙子打錢、掏空積蓄買保健產品的例子比比皆是,以致於有人在一篇文章中發出這樣的呼籲:「對父母最大的孝敬,就是讓他們能跟得上這個時代。」

當然還有骨子裡的重男輕女等等。

對待死亡,與其說是淡然,不如說是無奈

還有一個無法迴避的事實,就是農村老人的醫療問題。現在農村出現一個兩極化的現象,一方面農村人口的總體壽命大大延長,平均年齡已經超過了80歲。在今天的中國農村,隨隨便便活到八十多歲已經是很正常的事,但另一方面,各種癌症、尿毒症、白血病等大病發生率一樣越來越高。這些年,我每年都會聽說老家有原來很熟悉的長輩因為得了什麼絕症而突然離世。而最讓人印象深刻的是老一輩面對生死表現出的那種淡然。

我清楚地記得我那位偉大的外婆在晚年得了肝腹水,晚輩們都非常悲傷,但老人卻反而置生死於度外,看得非常開,還經常跟村裡的老鄰居開玩笑說:「看咱倆誰走在前面。」我們勸她不要多想,老人家反而轉過來安慰我們說:「這有什麼,人反正有這麼一次的。」

還有一次,正好我在老家採風,鄰村一位老人也才六十多歲,據說是得了尿毒症,臉腫得跟個饅頭似的,按中醫的話說叫「臉如滿月」,說明已經到了極其嚴重的地步,但我還是看到他一個人堅持步行去衛生院打針,沒有任何的陪護,也絲毫看不出老人有一點擔心與害怕。但之後沒過幾天,聽說老人就走了。

這種表面的淡然背後,有的卻是深深的無奈。

那個時代生活與成長起來的老人們,大多對錢物看得很重,在生死與錢財的問題上,可以說既幼稚得可怕,又理性得可怕。為何這樣說?由於自己極其薄弱的經濟能力,許多老人在生命與錢財之間,往往會把錢財排在生命的前面。一旦知道自己患上了絕症,有的就會排斥就醫,或者果斷中止醫療。他們會在心裡把這筆賬算得很清楚,最大的顧慮就是怕花錢,怕因病致貧或因病返貧,或是怕拖累了孩子。許多老人就這樣在這種近乎殘酷的隱忍與自我犧牲中日漸凋零。

如何面對農村老齡化

每一代人都是家族與社會的建設者。沒有這批老人的默默奉獻,顯然沒有我們的今天。無論從家庭的角度還是社會的角度,如何讓他們安享晚年、老有所養、老有所樂、老有所醫?這是個人、家庭與社會必須共同面對的課題。雖然現在農村全面推行了新農保,農村60歲以上老人不用繳費就都可享受每月55--—75元不等的基礎養老金,但保障水平很低,與他們的養老開支相比可以說是杯水車薪。

怎麼辦?

我個人以為,必須加快完善農村老年服務體系。

要提倡與鼓勵在農村成立不同層次的老年協會,讓老年人有自己的組織,這樣既可以從文化與精神上使老年人找到「娘家」,找到寄託地,同時可以開展多種活動,這裡邊有很多文章可做;

要提倡與鼓勵在條件成熟的農村成立老年學校,一方面讓老年人在愛好與特長中找到自己的精神歸宿,放鬆身心,另一方面可以開設一些生活課程,引導老年人適應新的時代與新的生活,讓他們跟得上這個時代,學會如何與新時代的年輕人相處;

要提倡與鼓勵興辦農村養老福利機構,鼓勵民間開辦優質養老院,創新機制與服務,為有需要的老年人提供各種力所能及的服務;

要加大宣傳與獎勵力度,在農村營造孝老敬親的氛圍,讓孝老、敬老成為一種時尚。可以以村為單位開展年度的孝老愛親模範人物評選,既可以有十大孝子孝媳婦評選,也可以有十大最與時俱進的老人評選,以活動的方式營造農村新風尚;

要為鰥、寡、孤獨、殘、病的老人設立檔案,進行登記造冊,一方面政府要專向對這些老人表達關注與關心,提供免費的定期體檢醫療服務與定期活動機會,另一方面可以建立農村老年人志願者服務隊,引導社會公益組織進行一對一的救助,既注重物質上的幫扶,又提供心理與精神上的慰藉;

要推動大病醫保的異地結算。現在農村大病醫保大多只能報銷在本地指定醫院的發票,而有些病症,的確可能需要到省城甚至跨省治療才有效果。加速推進大病醫保的異地結算問題,不僅有利於社會每一個人,尤其將對老年人大病醫療的問題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老人是等不起的親情。廣大農村日漸凋零的老一輩,需要全社會的關心與關注。一句流行的話說得好:「父母在,人生尚有來處;父母去,人生只剩歸途。」讓我們珍惜與老人共處的時光,行動起來,去為農村的留守老人們做點什麼吧!

來源:香海園隨筆

作者:黑狼

責編:阿新(微信:lhrw2828)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小哥阿新 的精彩文章:

TAG:小哥阿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