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民國大師,清華畢業遭遇用工難,混個鐵飯碗竟靠走後門

民國大師,清華畢業遭遇用工難,混個鐵飯碗竟靠走後門

季羨林1933年畢業於清華大學,學的是西洋文學系,屬於文科。那個年頭,外語還不怎麼吃香,而在中小學中,外語也不是必修課。如此一來,季羨林所學的西洋文學系在當時就屬於雞肋專業了。

文科生找工作本來就不容易,在亂世中,文科生就更吃虧了。而季羨林的專業更是令他屢屢碰壁。然而,屋漏偏逢連夜雨,當時季羨林的叔父正好也下崗,一家人全指望季羨林找到工作,從而負擔起家計。所以,季羨林在自己的日記中不止一次寫道,一定要「不擇手段」地去搶一個飯碗。

民國大師,清華畢業遭遇用工難,混個鐵飯碗竟靠走後門

可就是如此,他的工作也仍然沒有著落。季羨林其實已經很不挑剔了,他覺得只要能有收入,不管工作好壞,先干著再說。可用季羨林自己的話說,他是一畢業就立刻「倒了霉」。一個堂堂的清華大學畢業生在民國那樣大學生稀缺的年頭都找不到工作,也確實夠倒霉的。所以,季羨林還在日記中寫道,自己當時真是「無地自容」。

就在他走投無路的時候,卻意外有了收穫。季羨林的母校—山東省立濟南高中向他發出邀請,讓他回母校教國文。對於這個邀請,季羨林有喜有憂,陷入了兩難。

喜的是,自己總算有了工作,還是鐵飯碗。而且,當時濟南高中的月薪是將近兩百元。兩百元是個什麼概念?當時,大學助教也就100元不到。很多人熬了幾十年、熬到了大學教授,也不過月薪兩三百元。而一般人家的保姆或人力車夫,一個月的收入也不超過十元。像茅盾、徐志摩這樣的大家熬到月入200元也挺不容易的,而季羨林一出校門就有這樣的待遇,絕對是令人羨慕嫉妒恨了。

民國大師,清華畢業遭遇用工難,混個鐵飯碗竟靠走後門

憂的是,季羨林學的是西洋文學,要他教與自己學的專業方向完全相反的中國文學,這能行得通嗎?他擔心自己教不了幾天就會被掃地出門,顏面全無。可最後,現實的困境還是讓他決定放手一搏。

進了高中教學以後,季羨林發現,教國文並不如自己想像的那麼困難。他雖然學的是西洋文學,可由於他平時經常寫散文給各大媒體投稿,不時地在各大刊物上發表文章。所以,季羨林這個西洋文學出身的學生在旁人眼中竟然成了作家。這麼一來,季羨林教起國文來,自然也就有了「權威性」。

當然,後來他也知道,其實自己以西洋文學這樣的專業能進濟南高中教國文,還是託了派系鬥爭的福。當時,校內派別林立,互相傾軋。校長為了壯大自己的實力,就找了原本畢業於濟南高中的一些大學畢業生回母校任教。這麼一來,這些畢業生是校長招進去的,自然要在日後的派系鬥爭中站在校長這一邊。

民國大師,清華畢業遭遇用工難,混個鐵飯碗竟靠走後門

當然,在這方面,季羨林既然是既得利益者,他也就沒什麼意見了。若非如此陰差陽錯,他恐怕還在職場上四處碰壁。後來,教了一段時間,剛好有出國留學的機會,季羨林就把握住機會,出國留學了,這才有了後來的國學大師。

有趣,有料,有深度

作者|郭華悅

來源|《百家講壇》雜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淘歷史 的精彩文章:

你真的不收下這枚會開花的字,作為情人節禮物嗎?
清朝人被欺負,想了個損招兒,洋人:太沒素質了,老百姓拍手叫好

TAG:淘歷史 |